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改变,在爱的掌声中——《掌声》第一课时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掌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相关爱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身患残疾而自卑、忧郁的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体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

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研读“掌声”的内涵,体会“爱”的表达方式为主线。

引导学生在读中受到“爱”的情感熏陶,得到思想的升华,学会关爱、同情他人。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麻、症、疾、姿、势”等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以及准确读以下词语:掌声、文静、愿意、姿势等。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从小学会关心、爱护朋友和亲人。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质疑掌声,激发阅读之趣味。

1、师生问好。

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大家能够叫我李老师。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语文课,你们欢迎我吗?(欢迎)2、欢迎要有所表示的啊,你们要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对我的欢迎呢?(生鼓掌)3、嗯,从你们的掌声中听出了欢迎,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我很开心。

不过,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我的心里有点紧张,能再次用动作鼓励一下我吗?(生再次鼓掌)你们鼓励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自信。

是啊,掌声多么神奇啊,它不但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还能给人以自信,它还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9课《掌声》。

出示课件。

4、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提示“掌”“声”的写法。

)指名读题,提示后鼻音。

生齐读课题。

5、质疑课题。

带着从课题提出的问题学习课文,是提升阅读的水平的好办法。

围绕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质疑)(教师相机梳理、板书:谁在鼓掌?给谁鼓掌?掌声带来了什么变化?)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开始和同学们亲切交谈,自然切入了今天的话题,不但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又创设了美好的意境,营造了学习氛围。

接着,揭题质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这样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着力体现自主与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读书的目的性,使他们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

]二、初识掌声,感知英子之变化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词语: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刚调来的、姿势、情况、慢吞吞、镇定、情绪、讲述、鼓励、忧郁、犹豫在学生认读时要注意提示:“小儿麻痹症”的意思、“落”“调”读音及“慢吞吞”的变调、“忧郁”与“犹豫”词义辨析。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你知道吗?(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病的一般是6个月到3岁大的婴儿,她会引起肌肉瘫痪,导致走路一瘸一拐)(2)了解大意:瞧,小小的字词拦路虎,被我们打败了。

接下来我们请5名同学读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谁的掌声?给谁的掌声?掌声带来了什么变化?在学生读书时,教师要认真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板书“英子”、“同学”、“忧郁”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不再忧郁,微笑着面对生活。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采用自由读、领读等方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字词,掌握认读方法。

然后回归整体,依次读文,边读边思考课前所提问题,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作铺垫,同时也初步感知英子的巨大变化,继续保持阅读探究之兴趣。

)三、品读掌声,感悟掌声之温暖1、掌声,难道真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写了同学们几次鼓掌?从这两次掌声中你体会到什么?(①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②故事读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品读第一次掌声,感悟“鼓励与敬佩”①品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把“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送给站在讲台上的英子?(交流时注意:A、提示学生联系“她很文静……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早早地……最后一个……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轮到英子的时候,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体会英子内心的自卑与痛苦。

B、感情朗读,读出英子内心的自卑与痛苦,读出对英子的同情与理解。

)预设课堂交流:A抓住“默默地”领会英子的孤单,忧郁,激起同情心。

(默默地,大屏幕把生字变红)默默什么意思啊?(不声不响)她跟人说话吗?跟人聊天吗?(不)是啊,她就这样把自己与别人隔离开了,把自己关在了孤独的角落。

当大家谈笑风生时,她总是:生接---(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当大家在操场游戏时,她总是:生接---(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还有哪些时候她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呢,能说说吗?如果你是英子你这时的心情怎样?(伤心、难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从你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一个忧郁,孤单的孩子,真让人怜爱)还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英子的忧郁?B抓住“早早的、最后一个”体会英子的孤单,忧郁(早早的、最后一个,大屏幕把字体变红)她为什么要早早地来到教室还要最后一个离开呢?她怕什么?(怕别人看见她的走路姿势。

)走路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很平常的事,可对英子来讲却?(很困难)为什么啊?(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英子正是因为不想大家看到她走路那一瘸一拐的样子所以才?(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所以才?(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C 抓住“总是”她这样早早地来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默默地坐着,是一天两天吗?(不是)是一个月两个月?(不是)你怎么看出来的?(总是、又总是,大屏幕变红字体)残疾的心理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会感到?她会感到?(自卑、难过)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把她的这种自卑、难过读出来?(生读)你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理。

D当轮到英子讲故事时,面对同学们齐刷刷的目光,英子是如何表现的?(立刻低下了头)这真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啊,怕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害怕会被大家嘲笑。

所以轮到英子的时候()是啊,一贯刻意躲着同学们目光的英子害怕什么偏偏来什么。

她到底该怎么办呢?她是怎样做的?②出示品读(犹豫了,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犹豫什么意思啊?(拿不定主意)你从后面的哪个词体会到了犹豫的意思?(慢吞吞)看着这些词语,有什么问题想问英子吗?英子,你在犹豫些什么?(到底要不要上去)她内心想上去吗?(不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慢吞吞、眼圈红红的)那就别上去了,为什么她还要犹豫呢?(因为是老师的布置的任务)所以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低着头,眼圈红红的,她一摇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

顷刻间,整个教室显得异常安静,我们似乎能够听到英子急促的心跳。

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此刻对英子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

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一秒过去了,两秒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终于,英子终于站定了……你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我看到英子走的很艰难,我看到英子脸红红的,快哭出来了,我看到英子很害怕的样子。

)4、“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很紧张,忐忑不安。

)此时,她最需要的是什么?(鼓励。

)5、出示:师导读: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英子,你别害怕,我们大家支持你!”)(“英子,你真勇敢,你战胜了自己,终于能站在大家的面前,不再躲在角落里了。

”)引言:是啊,同学们充满鼓励与敬佩的热烈掌声,(板书:鼓励与敬佩)让毫无思想准备的英子百感交集,在掌声中,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逐步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3、品读第二次掌声,感悟“鼓励与赞扬”①故事读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又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英子?(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第一次的掌声背后是肯定和鼓励,这个次的掌声背后又是什么?板书:(鼓励与赞扬)7、是呀,故事讲完了,面对同学们再一次给予的掌声,英子也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千言万语在英子的喉咙哽咽着,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感激,于是,她向大家(生接着读)──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这个个鞠躬表达了英子对同学怎样的感情?(感激)感激同学们对她的关爱,信任和鼓励。

8、此时的“一摇一晃”的和刚走上讲台时“一摇一晃”的还一样吗?(不一样,刚走上讲台时的英子很自卑,现在自信了。

)9、掌声鼓起了英子的勇气,掌声唤醒了英子的自信,作为残疾人的英子,也仅仅行走不方便而已,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更为出色。

掌声也使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听,故事讲完了,(学生接着读: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0、读得真好,这掌声表达了同学们怎样感情?(爱)在掌声下板书爱心简笔画,中间画箭头,表示掌声传达爱。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探寻两次掌声的内涵为主线,教师创设多种情境带领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品读,抓关键词,及描写英子内心变化的词句。

从而走近英子,感受其忧郁、孤独;走近同学们,感受其爱心及对英子的鼓励与赞扬。

从而领悟到掌声所传递的温暖,理解掌声是同学们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四、美读掌声,传诵同学之真情1、过渡:孩子们,通过细读课文的1—3自然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英子的忧郁、勇敢、才华及对同学们的感激,更感受到英子同学们的善良与爱心,他们用掌声鼓励英子勇敢地站起来,他们用掌声表达对英子才华的敬佩及对同学的友爱之情。

孩子们,爱是什么?爱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就是一个(甜甜的微笑)爱就是一句(友善真诚的话)爱还是什么呢?相信大家的心中早有答案。

同学们,就让我们把浓浓的爱意融入到我们最深情地朗读中去吧。

请大家一齐再把课文1—3自然段美美再地读一读。

2、课堂小结:孩子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掌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通过细读课文,体会到掌声中蕴含着的深情厚谊。

掌声给英子以后的生活带来的什么变化?这篇课文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