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专业概述及课程设置介绍

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专业概述及课程设置介绍

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专业概述及课程设置介绍逸夫馆读者工作部王桂云2008年12月主要内容▪本科专业人数、学位点情况▪重点学科、有否省级以上实验室、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专业教师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校省国家级重点课程情况▪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专业发展方向、就业方向经济学院1、本科专业年级人数、学位点情况(方向)经济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00余人,研究生5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1000余人。

设有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办学)、农林经济管理六个本科专业,以及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农林经济管理四个硕士点,江苏省苏中发展研究院、扬州大学经济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挂靠该院。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先进。

其中劳动经济学是江苏省属院校唯一的硕士点授予单位。

2、重点学科情况、有否省级以上实验室、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经济学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农业经济管理为校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为校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为校级品牌专业。

◆另拥有国际贸易实验室、证券期货交易实验室和语音综合实验室以及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3、校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农业经济管理4、专业教师情况全院专业教师近8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博士5人,硕士31人。

学院坚持“市场化”、“实践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注重吸收现代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和方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大硕、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力度;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加强对外交流为抓手,努力提高学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5、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校、省国家级重点课程情况▪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经济法等。

▪校极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校级品牌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

▪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税务管理、经济法学等为学校“九五”以来学校重点课程。

以下具体介绍各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培养方向金融学▪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五、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国际商务(中澳合作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办学,旨在借鉴澳方有益的教育理念,引进澳方先进的原版教材,由中澳双方共同实施双语教学。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培养熟悉国际市场,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通晓国际商务规则与惯例,能胜任跨国公司、涉外商务部门、外向型企业集团及外资企业商务活动的具有跨国文化教育背景的国际商务管理人才。

▪三、主干学科: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组织与管理商务决策分析会计营销原理商法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商务实践跨文化管理跨文化能力。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中方)商学学士(澳方)财政学(税收)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收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税务管理国际税收学国有资产管理地方财政学▪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和相关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经济管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政策分析、理论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相关农业科学基本知识,重点掌握项目评估、计算机应用和市场调研等基本方法,全面具备政策分析、理论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基本技能。

▪三、主干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原理与农村经济社会统计企业经营管理投资项目评估外国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专题农业政策学▪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广,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动态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技能;能在涉外经济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操作、企业经营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双)国际商法(双)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外贸英语函电▪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国际贸易综合试验等。

▪七、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专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专业设计形式: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需求情况:学院拥有专业类中外文期刊350余种,图书几千余册(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已经全部搬迁到逸夫图书馆)。

主要需求为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纸质文献、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文献需求需求比例通过与读者的交流大约各为1/3。

专业发展方向、就业方向为了使学生能适应人才就业渠道多元化的需要,学院除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外,努力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按照完全学分制的要求,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打通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确定了若干门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使学生就业时专业选择面更广和更宽。

经济部门、管理部门和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

管理学院一、本科年级人数、学位点情况(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700余人,继续教育学员3000余人。

现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八个本科专业。

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两个硕士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两个专业学位点及“技术经济及管理”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

二、重点学科情况、有否省级以上实验室、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拥有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三个校级重点学科;扬州大学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拥有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建有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室以及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三、专业教师情况扬州大学管理学院是在原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和原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

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0人,并聘请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并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担任兼职教授。

努力在教学风格、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培养等方面形成特色,向教学研究型学院的方向迈进。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管理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出贡献。

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校、省国家级重点课程情况▪专业基础课:管理学院的公共专业基础课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商务英语等。

▪重点课程:财务管理、会计学课程群、工商行政管理等为“九五”以来重点课程;管理学为学校精品课程;工商管理、会计学为为校级品牌课程。

以下具体介绍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培养方向工商管理专业▪学制:四年▪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面宽,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管理分析、预测、规划和实际管理操作的管理专门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