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电梯方向)专业
《电梯安装与维护》整体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电梯安装与维护》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电梯方向)的主干课程。
培养对象为高职高专电梯类专业学生,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梯的安装维修技术及动手实践能力,达到毕业即可上岗就业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文化知识来支持学生在
后续工作中的发展。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在学生的电梯相关专业能力的培养中起主要作用,同时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电梯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
《电梯安装与维护》先行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与电气识图、电工电子技术、电梯原理与构造。
后续专业课程有:电梯监测与质量管理、电梯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
《电梯安装与维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续课程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运用和训练,也为后续课程的综合运用提供技能支持,它们共同构成电梯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主线,从而实现电梯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电梯的安装与维护成为新兴行业。
天津是我国北方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之一,拥有奥迪斯,日立等大行电梯生产制造维保单位,电梯行业的发展显示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在《电梯安装与维护》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邀请到了来自企业专家、高校教师和教研组教师共同研讨,通过市场调研和区域人才需求分析后,确定了我院电梯安装与维护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梯行业是机电一体化的科技产品,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实现技能的提升,弥补电梯行业师傅带徒弟的现状。
(一)课程设计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总体设计要求,课程的教学设计始终立足电梯市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为要求,密切结合电梯安装、电梯维护、电梯管理等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以电梯安装的八大系统为体现,突出电梯安装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本着“准确和形象”的原则,教学重点突出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体现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我们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遵循的原
则为: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特点构建课程体系。
采取多方合作的实训方式:校内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在实践过程中聘请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亲自指导学生实践。
教学过程中打破原只有教师按书讲授的方式,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将课程分割十二大项目,项目的完成也就是模拟实际现场的工作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培养,同时能保证在校期间完成岗前培训任务。
(三)考评方式的改革。
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该课程的性质为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
我们设计十二个项目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分上下两学期完成。
此十二个项目均为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典型项目。
课程总评成绩=实践项目考核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
实践环节根据十二个项目的平均成绩来确定。
三、课程特色
(一)强化从业资格考核,与行业接轨。
电梯行业是特种设备行业,需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完成上岗证机械安装与维修部分的考核内容。
(二)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工学结合。
校内实训基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我院目前最大的实训基地,设施设备齐全,拥有电梯机械安装与调试实训基地,电梯群控实训基地,电梯模拟安装软件实训室,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
(三)教学方法多样。
凡是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方法,每一位老师都尽可能创新并使用,比如:教学做一体、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
(四)注重人人参与,团队配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是依据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国家标准、校内实训器材确定的。
(一)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特点组织教学内容。
表1 生产实际过程设定的课程项目
(二)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导向组织安排教学。
按照电梯安装实际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
实训项目主要由12大模块构成:图纸识读,脚手架安装作业,放样作业,导轨安装,机房设备安装,层门安装,轿厢安装,对重安装,曳引绳安装,井道设备安装,电气安装,电梯调试。
我们将十二个实训项目以不同的任务展现给学生,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共同完成。
1、实施“双证书”教育。
根据国家相关岗位职业标准,我们将课程内容与国家电梯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电梯安全管理证》、《电梯电气安装证》、
《电梯电气维修证》、《电梯机械安装证》、《电梯机械维修证》,便于实现高职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双证”教育,达到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完美结合。
2、依据电梯安装维保岗位职业能力发展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电梯安装与维护》课程总课时为192学时,理论教学96
学时,实训教学96学时,实训教学占整个教学时间比例为50%。
实训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所选教材:《电梯安装与调试技术》,余宁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梯安装与维护》的单元设计、教学习题、实训指导书均由课程组教师独立编写,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其中实训教学以实训项目为线索,依据相关职业建设标准,以培养学生实践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注重教学做合一。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运用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模块系化法、案例分析法、示范教学法、比赛竞争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工作任务与教学方法的有机匹配。
(一)项目系化法
将每一训练项目系分,每一处安装细节都规定详细的安装标
准,实施安全。
(二)案例分析法。
《电梯安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联系实际,针对每一项目选取实际案例,强化学生认识。
(三)示范教学法。
要求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在言行举止、动作规范、操作程序、讲解技能等环节都有示范教学能力,教学结合,再反复练习检验。
使教师的身份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向教练这一角色转变。
(四)比赛竞争法。
组织学生在训练项目完成后进行比赛,激励学生兴趣,为后续技能大赛等活动做准备。
(五)角色扮演法。
在课程教学中,由学生扮演不同的工作对象,比如施工队员,检验队员,验收队员等,使学生体验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特点,与未来职业岗位接轨。
六、实践条件
学院积极开展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新模式已成为专业特色。
(一)校内实训条件
(二)校外实训条件
与日立楼宇签订订单协议,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工作岗位。
天津华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天津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人员培训考试中心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