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献枢《国际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第六章 国家领土【圣才出品】

王献枢《国际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第六章 国家领土【圣才出品】


宣布以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所取得的土地不予承认,那么,国家就有权恢复或收复被侵占的领
土。
3.领土主权的限制
(1)一般限制
一般限制是指国际法对国家领土主权规定的,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般性限制。
(2)特殊限制
特殊限制是指依条约对特定国家的领土主权所施加的、仅适用于该特定国家的限制。国
际上限制领土主权的方式有:
5 / 17
圣才电子书

③制定边界文件。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边境制度
边境是指边界线两边一定宽度的区域。边境制度主要内容有:
四、边界和边境制度 1.边界及其划定 (1)边界的概念 边界亦称国界。是指分隔一国领陆与他国领陆,分隔国家管辖范围的海域与公海,以及 国家领空与外层空间、他国领空,也分隔一国底土与他国底土的界限。 (2)边界的划定 ①边界的形成 边界不是自然地存在于一个国家领土与他国领土之间,而通常是依据历史事实或有关国 家签订的条约加以确定的。 ②划界方法 相邻国家之间签订的边界条约是划分边界线的法律依据。 (3)划界程序 边界划定应通过谈判并依一定程序进行,通常包括三个程序: ①签订边界条约; ②划界;
4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共管,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领土共同行使主权。 ②租借,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领土的一部分租借给他国,并在租借规定期限内用于பைடு நூலகம்约 所规定的目的。 ③势力范围,是指“那一部地域之为占有邻近地的国家所保留以待将来占取者。” ④国际地役,是指“为了他国的利益,根据条约,对一国领土所加的具有永久性质的特 殊限制。”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六章 国家领土
6.1 复习笔记
一、概说 1.领土的概念 国家领土是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在国际法上,领土是构成国家的要素 之一。 2.领土的构成 (1)领陆 它是指一国疆界以内的陆地。一国的领陆或是大陆,或是由大陆加上岛屿或群岛组成。 (2)领水 它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下,位于陆地疆界以内或与其陆地疆界连接的一定宽度的 水域,包括内水和领海。 (3)领空 它是指一国领陆和领水之上的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一定高度的空间。 (4)底土 它是领陆和领水的底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3.领土主权 (1)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排他性。领土主权包括国家对 领土的所有权和管辖权(或统治权)两个方面。 (2)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的重要标志,是从国家主权原则产生出来的。
1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二、河流、运河与湖泊 1.河流 (1)国内河流。国内河流是指从其发源地到河口全部流经一个国家境内的河流。国内 河流完全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除另有条约的规定外,任何外国船舶都没有在内河航行的权 利。 (2)界河。界河是指分隔两个国家的国界河流。 (3)多国河流。多国河流是指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领土的河流。对于多国河流, 各沿岸国对本国境内的河段行使管辖,并享有排他主权。 (4)国际河流。国际河流是指流经数国的领土而通往海洋,并根据国际条约规定对一 切国家商船开放的河流。 2.运河 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河流。内陆运河属于沿岸国领土的一部分,适用内河航行规则。 (1)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全长 172.5 公里,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是欧洲通往印度洋 和远东最短捷和最重要的国际水道。 (2)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境内,全长 81.3 公里,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十分 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享有“世界桥梁”和“美洲十字路口”的称誉。 3.湖泊(包括内海) 如果湖和内海的四面为一国的陆地领土所包围,那么该湖是该国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 它有绝对的、排他的权利,可以自由使用和管理而不对别国开放;如果湖或内海被两个或两
全民投票的领土变更方式必须是当地居民意愿真正自由的表达。
(2)民族自决
民族自决是指一个民族从殖民国家或宗主国脱离出来成立独立国家或加入其他国家而
发生的领土变更。
(3)交换领土
交换领土是指相邻国家之间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依据平等和自愿的原则,在协议的基
础上交换一部分领土。
(4)收复失地
收复失地是指一个国家为恢复其历史性权利而收复先前被别国侵占的领土。既然国际法
3 / 17
圣才电子书

(5)征服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征服是指一国用武力占领他国一部分或全部领土,进而加以吞并取得该领土的主权。
2.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变更方式
(1)全民投票
全民投票又称全民公决,是指由某一领土上的居民自主地参加投票来决定领土的归属。
2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个以上的国家的陆地领土所包围,除国际协议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以湖或内海的中心为界, 分别属各沿岸国所有和管辖。
关于通航至公海而为几个国家领土包围的国际湖泊的法律地位,在实践中由沿岸国的协 议或国际条约来确定。国际湖泊一般都对一切国家的商船开放。
三、领土的变更 1.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 (1)先占 ①先占亦称占领,是指一国的占有行为,通过这一行为该国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他国 主权之下的土地,使之成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并对其行使主权。 ②一个国家通过先占取得领土主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a.占领的客体是无主土地,即只限于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或曾经一度属于一个国 家所有后来被抛弃掉的土地。 b.占领必须是真正的占领,即有效的占领。 (2)时效 国际法上的时效制度,是指一国“在足够长的一个时期内对于一块土地连续地和不受干 扰地行使主权,以致在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造成一种一般信念,认为事物现状是符合国际秩序 的,因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 (3)添附 添附是指因自然和人为作用而使国家的领土得到扩大。 (4)割让 割让是指一国根据条约把部分领土移转给另一个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