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班论文参考题目宪法:1、宪法与民主2、宪法与依法治国3、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4、宪法与人权保护5、论主权在民6、论三权分立7、论民主集中制8、论宪法的作用法理学:1、民主与法治2、法治与法制3、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4、法律意识对法(律)治建设的作用5、法律与人权6、法律与市场经济7、法律的价值8、法律推理与法治9、法律解释的意义、价值10、法律监督11、法律与正义12、司法公正13、司法独立14、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15、法的本质16、法与国家17、法治现代化18、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19、法律的借鉴与移植20、法的作用民商经济法一.民法总论1、对民法典草案的几点意见2、关于我国民法典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3、论民法中的诚信原则4、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5、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6、胎儿民事权益探析7、论监护8、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关系9、监护权变更的民事法律效果10、论宣告死亡制度11、论法人的成立条件12、论法人的权利能力13、论非法人团体的法律地位14.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民法中的法律地位15.基金会的非营利性与控管结构16.浅谈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地位与事业单位改革17.从民法通则和合伙企业法看我国合伙的分类18.律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地位与控管结构之比较19.浅谈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20.论合伙人资格的认定21.论合伙的法律地位22.论合伙的入伙与退伙23、论合伙的财产责任24.浅论拟定民法典中之法人分类25.论民法典制定中的法人制度的完善26.论法律行为之无效与无效合同27.论可撤销法律行为与可撤销合同28.论民事法律行为的发展和完善29.效力待定行为与可撤销行为之间的区别30.论委托代理31.论无权代理32.论代理关系中的连带责任33.论表见代理34.论表见代理与无权代理、有权代理的关系35.大陆法系民法中的时效制度36.论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异同37.论诉讼时效的起算38.论我国民法时效利益之抛弃39.论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建立二.物权法1.论物权2.论物权的效力3.论物权的客体4.论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5.论所有权6.论所有权的权能7.论物权请求权8.评析物权行为理论9.用益物权的种类及逐一评述10.论用益物权11.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行为请求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2.论我国物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3.论占有14.论占有的效力15.论共有16.论善意取得17.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赃物的归属18.论居住权19.论相邻权20.论地役权21.论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22.论土地承包经营权23.人保与物保的效力关系24.论抵押权的特征25.论抵押权的不可分性26.论动产质押27.论权利质押动产抵押制度研究28.抵押登记生效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优劣辨析三.债法1.论合同自愿原则2、论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应用3..论合同的成立4..论合同的生效要件5..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6..论商业广告的法律性质7..论电子合同的成立8..论格式条款9..论格式条款的效力10..、论附条件的合同11.、论效力待定的合同12.、论无效合同13.、论可撤销的合同14.、论合同漏洞的补充论合同的转让15.论合同的变更16.论合同的终止17.论合同的解除18.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和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区别19.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20、论违约金21.论同时履行抗辩权22.论先履行抗辩权23.论不安抗辩权24.论缔约过失责任25.缔约过失责任与合同责任的联系与区别、26、论债权人的代位权27.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28.试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29.合同法中的预期利益之赔偿制度――从一个案例谈起30.论债权人的撤销权31.论合同的保全32.论提存33、论货物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34、论货物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35、论赠与合同36、论买卖不破租赁37、论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结构38、论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中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39、论委托合同与行纪合同的区别40、论合同解释41、论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42、房屋抵押贷款相关法律问题研究.43。
.论连带保证中的保证人责任44.论不可抗力45,.无因管理的类型. .46。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与竟合.47。
论附负担的赠与四.侵权法1.侵权行为归则原则的法律适用.2.民法典与侵权行为法3..因果关系的法律与实证分析4.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5.侵权民事责任与不当得利民事责任之间的比较6..论医疗事故侵权责任中的过错.7..论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8..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9.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10..论隐私权的保护.11.名人隐私权保护的界限12.我国上市公司的名誉权保护与舆论监管之平衡13.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之界定14.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15.新闻监督与名誉权侵权五、婚姻继承法1.论法定财产继承份额.2.夫妻财产制及其实践..3.无效婚姻及其认定.4.亲子鉴定的相关法律问题.5.遗嘱的成立与有效条件6.论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问题六.知识产权法1.论知识产权的私权性2.论知识产权与在先权利的法律冲突与解决3.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4.论知识产权利用中的法律问题5.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6.论私有协议与知识产权滥用7.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滥用8.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9.论自然人作者与法人作者的界定及著作权保护10.著作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协调11.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12.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13.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14.论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及域名权的法律冲突与解决15.论原产地名称的法律保护16.论新技术对专利权客体制度的影响17.论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18.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19.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作者的著作权保护20.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七. 商法1、论论股东权的性质和内容2、论股东的出资形式3.论公司设立的法律效力4.论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5.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评价及完善6.论公司章程与公司法在公司治理中的适用2.论公司分立7.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8.论公司董事滥用职权的限制措施9..论董事与公司的关系10. 从现行公司法之修改看公司治理中的国家管制与私法自治的边.11.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制度12.、论一人公司的风险规制7.职工持股的法律障碍及解决对策8.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实施9.论公司收购的法律形式及其规制10.论公司的社会责任11.论公司制度中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12.论公司法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13. 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14. 控股公司中大股东的信义义务15.公司法中股东权益受损的救济机制16.论对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的保护17.谈股东代位诉讼权16.18.论公司合并的法律后果19.论保险合同中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义务20.论票据权利及其保护21. 论票据法的修改八.经济法1、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论经济立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3、论外商投资企业立法的修改与完善4、论中央银行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论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6、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7 论产品质量责任的归责原则8.论会计法的修改与完善9、论审计法的修改与完善10、论WTO下的中国反倾销立法11、论反垄断立法12.、论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13. 论证券发行制度的改革14.、论信息披露制度15. 、论证券交易16 论证券市场的监管17.、论产品质量责任18. 论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19、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一、劳动法1、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交叉的处理2、论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3、工会性质与职责的再认识4、事实劳动关系中如何维权的探讨5、劳动者维权的途径与策略6、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难点与出路7、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订立研究8、关于保障劳动者人权问题的探讨9、浅析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10、论WTO时代的劳动立法11、浅议试用期内劳资双方的应然权利12、关于下岗职工劳动权利保护的法律思考1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探究14、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15、简析《劳动合同法(草案)》16、对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纳入《劳动合同法》的思考17、论劳动合同终止后的商业秘密保护18、论我国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19、劳动者辞职权相关问题探析20、对工时制度的理解与适用21、浅议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22、论女职工的特殊保护23、论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24、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25、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法律思考26、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27、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之我见28、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思考29、浅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30、加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察职能势在必行二、社会保障法1、论社会保障法的本质和理念2、论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对象和特征3、我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和保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4、外国社会保障立法的特点与启示5、关于如何扩大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思考6、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7、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8、如何建立和完善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制9、我国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10、失业保险制度亟需完善的若干问题11、试论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思路12、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探究13、完善工伤保险体系,实现事故预防、工伤赔偿和康复一体化14、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15、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16、试论社会救助的法定程序17、论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18、简析我国老年人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9、论发展中国福利彩票事业的积极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20、扶持民间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21、构建新世纪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22、我国优抚安置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3、论解决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的途径24、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思考25、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增值与风险防范26、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问题研究27、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理想选择28、现阶段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29、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30、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论行政主体2.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3.论行政听证程序4.论一事不再罚原则5.国家补偿制度研究6.行政处罚研究7.行政强制执行制度8.行政奖励研究9.行政许可研究10.行政相对人研究11.行政诉讼举证责任12.行政合理性原则13.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14.行政合同15.国家赔偿法的完善16.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17.行政裁决行为18.行政不作为19.行政判决类型20.社会团体法律制度21.信息公开制度研究22.行政判决的执行23.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的衔接24.行政复议的程序25.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26.行政法院制度27.行政法体系建构28.电子政务研究29.行政争议解决机制30.行政指导国际公法1、人权视野下的权利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析2、国家政府在实现联合国新千年目标中的责任和义务评述3、论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国际法根据4、试论国际合作的晚近发展5、国际司法合作与打击跨国犯罪6、国际视角中的可持续发展观7、试论联合国主持下通过的宣言的法律效力8、评双重归罪原则9、论国际法中的少数人概念与对民族自决权的限制10、试论国际法是法11、试论国际法的效力根据——自然法的观点12、试论国际法效力根据——实在法的观点13、试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14、试论国家的国际法主体地位15、国家主权原则16、论不干涉内政原则17、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18、论国际法的渊源19、台湾在国际法上的地位20、试论国家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21、论领海中的无害通过权22、论用于国际航行海峡的概念23、试论大陆架划界原则之公平原则24、试论大陆架划界原则之国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原则25、试论等距离划界原则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26、试论过境通行制度27、试论公海自由原则28、试论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中的管辖权29、论专属经济区的飞行自由权30、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1、试论国家承认的效力32、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33、恶债继承问题34、政治犯不予引渡原则35、论领空主权原则36、试论或引渡或起诉原则在打击非法劫持航空器犯罪中的作用37、试论外空自由原则38、试论外国人待遇之国际最低标准39、试论外交保护的条件40、国际法上的庇护对象41、域外庇护问题与实践42、试论人权的不可剥夺性43、论人固有的生命权44、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不得克减权利的意义45、试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家责任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国家责任的区别46、试论国家在保护人权中的责任47、试论人权的国际监督和保护机制48、试论国际法上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49、论使馆馆舍的不可侵犯性50、论使馆馆舍和外交人员特权与豁免的根据51、条约的主体52、条约的保留与实践53、涉及死刑的保留54、条约保留的有效性55、试论条约的有权解释56、条约必须遵守原则57、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方式58、联合国在保护和促进人权中的作用59、试论安理会的双重否决权60、试论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61、试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产生的背景和意义62、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国际私法1.对国际私法的范围与调整对象的探讨2.论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3.论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问题4.对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探讨5.国际私法中的反致制度研究6.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及其方法7.论冲突法的价值8.论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9.论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10.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私法的影响11.论法人在国际私法中的主体资格12.产品责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13.一般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新发现14.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15.跨国破产法律问题研究16.离婚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17.涉外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18.网络对传统国际私法的挑战19.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20.区际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21.论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的立法改革与完善22.论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制度23.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冲突问题研究刑法学刑法总则:1犯罪构成问题2正当防卫问题3犯罪的停止形态4共同犯罪问题5刑罚执行问题刑法分则:1公共安全方面2侵犯财产方面3危害市场经济秩序方面4人身权利方面5危害社会秩序方面6反腐败方面可以从以上列举的方面入手,论述对这些法律规定的认识或者立法上的不足或者司法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