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1.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
(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
(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
3.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
4.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
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
(2)适应现象
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
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
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
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
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
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
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
觉得苹果是酸的)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
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
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
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
③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其它
感觉会给予补偿(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听
觉特别好)
5.知觉的规律(或称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如:“人脸双关图”每个人对一幅图的解读不同,是因为知觉的选择不同)
(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该事物的全面知觉(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一辆汽车的知觉)
(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如:一面红旗,在白天与晚上明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依旧会知觉旗是红色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评价方向)
(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例:在知觉斑点图形时,如果有人用语言提示一下、哪怕只讲一个“狗”,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是狗的侧影图)
6.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知觉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
(2)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
(3)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