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镜及检查(讲课) PPT

胃镜及检查(讲课) PPT


• 检查前准备:
– 禁食8小时; –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 – 麻醉; – 镇静剂; – 口服祛泡剂:二甲基硅油; – 检查胃镜及配件; – 胃镜润滑胶浆。
咽喉部局部麻醉
1.喷雾法 2.口含法 3.麻醉糊剂吞服法 镇静或全身麻醉
对精神紧张、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则需进行 适度镇静,甚至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检查,对无配合能 力的小儿也需在全身麻醉下实施价检查或治疗。常用 普鲁泊福(异丙酚),必须由麻醉师来施行。 方法:1.人工静脉推注法
周边无充血、水肿,可再生上皮及粘膜集中象。
S2期:亦叫白色痕期,此时溃疡部位形成白色瘢痕,粘膜集 中象明显。
恶性溃疡:
溃疡2
• 深、大而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底部深而不平, 触之硬脆,易出血,活检可鉴别。
肿瘤1
分为良性及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胃息肉
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胃多发息 肉
山田Ⅰ型:呈丘状。 山田Ⅱ型:呈半球状。 山田Ⅲ型:有亚蒂。 山田Ⅳ型:有蒂。
2)纤维内镜: 1957年—1983年 3)电子内镜: 1983年—至今 4)胶囊内镜: 2000年-至今
纤维内镜是以单纤维组成的纤维束作为导光和 导像的元件的。其工作原理是从光源内发出强 光,经导光束照亮消化道内腔,图像由物镜导 向束传递到目镜后进行观察。
电子内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荷耦合器件CCD代 替纤维内镜的导像束,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并在监视器上进行观察,其优点是图像清晰、 便于储存。
肿瘤2
早期胃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病变2—3cm。形 态上分为:
突起型(Ⅰ):高出粘膜5mm。
早 期 胃 癌
肿瘤3
表浅型(Ⅱ): 表浅隆起(Ⅱa) 表浅平坦(Ⅱb) 1) 表浅凹陷(Ⅱc)
各种胃癌
早期胃癌
异物1
食管 鸡骨
残胃 线头
胃窦部 铁丝
胃大弯 筷子
中度曲张
食管中下段可见突出于食
充血、水肿。
A2期:溃疡表面坏死,覆盖的苔变,周边仍有明显的充血
、水肿。
(2)愈合期包括:
Hl期:溃疡表面无坏死,白苔消失或变得很薄,仍有糜烂,
溃疡周围充血、水肿减轻或基本消失,并可见再生的上皮。
H2期:糜烂消失,溃疡周边轻充血或充血、肿消失,可见
明显的再上皮及轻度的粘膜集。
(3)瘢痕期:
S1期:亦称红色瘢痕期,此时溃疡已愈合,行成红色瘫痕,
胃镜及检查
内镜(endoscopy)是指利用先进的光学设 备对体腔内器官进行检查和疾病诊断治 疗的一种方法。
消化道内镜分为:上消化道内镜:食管、 胃、十二指肠镜,下消化道内镜:小肠 镜、结肠镜。
特殊内镜:超声内镜、经口胆管镜、经 口胰管镜、放大内镜
内镜的发展
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硬式内镜:早期硬式内镜 1805年—1932 年 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光纤维问世
管腔的静脉,灰蓝色,呈
扭曲蛇形、结节状或串珠 样隆起, 为食管静脉曲张。
炎症1
1) 浅表性胃炎:粘膜充血、水肿,以红为主, 可有点或小片状糜烂,表面有白色粘液附着。
炎症2
2)萎缩性胃炎:粘膜发白,变薄,皱襞变浅,见粘 膜下血管网,部分有粘膜粗糙或颗粒状增生(不典 型增生或肠化),粘膜活检有助于诊断。
疣状胃炎
轻度糜烂性胃炎
轻度充血性胃炎 (西瓜胃)
炎症3
3)肥厚性炎症: 粘膜肥厚、水 肿,皱襞粗大 ,充气不能展 平,颜色深红 (似牛肉色) ,常伴糜烂, 亦有呈结节状 或铺路石样。
胃底、体交界皱襞增粗型胃炎
霉菌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炎2(Barrett食管)
溃疡1
良性溃疡:
• 圆形、椭圆形或线形,浅表或凹陷,底有苔(白、黄 、黑),周边整齐、肿胀。
• 分期有:活动期(A),愈合期(H),疤痕期(S)。
A1
s2
H1
胃、十二指肠溃疡分期
(1)活动期:
A1期:溃疡表面坏死,覆盖较的白苔或黄白谷,周边明显
2. 靶控输注TCI
检查方法: 循腔进镜 动作轻柔 避免暴力 仔细观察 不留盲区 必要时活检。
正常食管
正常贲门
黏膜淡红色、浅黄色 或淡黄白色,有比较 明显的毛细血管网。
淡红色的食管黏膜与 橘红色的胃黏膜形成 明显的分界线,构成 齿状线。
正常胃底
正常胃体
黏膜皱襞排列杂乱, 有少量澄清的胃液聚 集集于胃底。
– 上消化道出血。 – 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疑有粘膜病变或肿瘤者。 – 需随访观察的病变。 – 药物治疗前后的观察或手术后随访。 1) 需作内镜治疗的患者(异物、出血、狭窄扩张、
息肉摘除等)。
– 严重的心肺疾病( 高 血 压 、 心律失常、心 衰、心梗、呼吸功能不全、哮喘发作)。
– 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参考国际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结合我 国常见胃病、诊治消化不良的特点以及 我国患者的就医系统,内镜检查是诊断 消化不良的主要手段。
诊断
直接观察内脏的病变 摄影、录象 病理检查
治疗
止血治疗 手术切除
适应症广泛,凡疑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疾 病而诊断不清者,均可进行检查,具体适应症 有:
– 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上腹部疼痛、不 适、饱胀、食欲下降而原因不明。
–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
– 上消化道急性穿孔期。
– 严重咽喉疾病,腐蚀性食管炎、胃炎,主 动脉瘤,严重的颈胸、脊柱畸形。
– 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暂缓检查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1、标准体位:通常取左侧卧位,轻度屈膝, 头稍后仰,使咽喉部与食管几乎成直线,嘱病 人轻轻咬住口圈,解开领带、衬衣上纽扣及腰 带。右手握住弯盘,此种体位插入胃镜与通过 贲门、幽门均较方便。2、平卧位:适用于昏 迷、气管切开、脊柱畸形等无法作左侧卧位者, 在平卧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内镜误插入气管内。 3、右侧卧位:在内脏反位时,为便于观察胃 部标记,可取右侧卧位插入观察。
黏膜皱襞较粗而多, 状如脑回。
正常胃角
正常胃窦和幽门
光滑的弧形缘。其一方 为胃体腔,另一方为胃 窦腔。
胃窦黏膜光润平滑。 幽门呈圆形,常处于 收缩关闭状态,也可 呈松弛开放状态。
炎症70—80%,溃疡10—20%,肿瘤3—5%, 息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畸形、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憩室、异物、寄 生虫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