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白石画家介绍

齐白石画家介绍

• 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 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 一。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 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 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 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 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 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 自述》等。 Nhomakorabea术特点与主张
•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 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 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 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 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 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 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 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 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 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 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 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 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 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这前青还想水有准质白 就,蛙原和而画确创石 是都的成想游、地造老 “有卵生像动画表了人 听一变活,,中现如以 取段成现从旁有了此诗 蛙谈的实中边诗诗优人 声情,。就是”中美的 一说自由会山的的的素 片爱然画感石高内意养 ”的就面受。境涵境、 。日想上到唤界,,画 子起那一起。达把家 ,青几种生,到诗的 它蛙只艺活只了情天 们;蝌术积画中画才 不青蚪美累几国意、 停蛙,,,只画融文 鸣在蝌将展蝌“为人 叫交蚪画开蚪诗一的 ,配是面联逆中体气 ,
《蛙声十里出山泉》源于老舍先生给齐老人的求 画信的影印件。这封信解开了一个大谜团,老舍 先生写这封信时,用了两种笔和两种颜色,一种 是毛笔写的,另一种是红墨水钢笔写的,这种混 搭形式,为这封信的价值做了最好的提示,成了 揭开一个大谜团的钥匙。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 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 原来的流行说法是齐白石老人接到老舍先生送来 的诗句后,用了三天三夜去思量如何实现老舍先 生的设想,即将它变成具体的画面,用简略的笔 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 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 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 耍,但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 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 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 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 蛙声一片的效果。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 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 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 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 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 石涛。尤工虾蟹、蝉、蝶、鱼、 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 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 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 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 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 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 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 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 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

人物生平
• 齐白石出身贫寒,做过农活。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1878年 改学雕花木工,于1888年起始学画,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王仲言、 罗真吾、罗醒吾、陈伏根、谭子荃、胡立三等7人。 • 组织了龙山诗社。因年龄最长被推为会长,时常相聚作诗,人称“龙 山七子”。他的诗不以用典和声律见长,而以抒写性情、歌吟自然取 胜。与此同时,他跟胡自倬等学书法,以何绍基一体为主,兼写钟鼎 篆隶。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 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 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1899年,经张仲飏介绍拜湘潭著 名诗人王湘绮为师。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 吟馆、茹家冲寄萍堂。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 1896年又始学篆刻,以丁龙泓、黄小松两家刀法入手改学赵之谦体。 五十五岁避乱北上,56岁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 等相过从。1900年,用卖画得来的钱,典住星斗塘附近的梅公祠,新 盖一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这正是两个世纪的交接时期,齐白石的诗 画篆刻渐渐成名,逐步由一名雕花木匠、民间画师成为一名具有士大 夫文人修养的艺术家。
借山吟馆诗草
• 他渐由工笔转向大写意,书法亦由写何绍基转而临《爨龙颜碑》,刻 印亦由学丁龙泓、黄小松转仿赵之谦了。如他在自述中所总结的,远 游成为他“改变作风的一个大枢纽”。1910年,齐白石把游历得来的 山水画稿。 • 重画一遍编成《借山图卷》,共计52幅,后又画成《石门二十四景 图》。直至1916年,一直住在家里,想安心过日子、卖画。但连年兵 乱,齐白石便应樊樊山之约到了北京,以卖画为生。从此与陈师曾、 凌文渊、王梦白、陈半丁、姚茫父、林纾、林风眠、贺履之、胡佩衡 等北京画家相交,其中尤与陈师曾相厚。当时齐白石的画近于朱耷冷 逸的一路,不被北京人所欢迎,陈师曾劝他自出新意,于是齐白石开 始“衰年变法”。1922年,陈师曾赴日本,携齐白石作品展览出售, 此乃首次将齐白石介绍到国外。1927年,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请齐 白石任中国画教授。翌年,《借山吟馆诗草》印行。1933年,《白石 诗草》印成,书中选的俱是《借山吟馆诗草》所不曾选入的诗作。至 此年,已3次拓印谱,至1934年始自称“三百石印富翁”。1936年游四 川重庆、内江、成都、青城、峨眉,并与神交多年而未曾见面的黄宾 虹、金松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