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民用建筑构造概述习题+袁国枢

第一单元-民用建筑构造概述习题+袁国枢

第一单元民用建筑构造概述一、单选题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单位是( )。

A、kgB、hC、mD、mm2、在构造上,基础必须断开的是();A、施工缝B、伸缩缝C、沉降缝D、防震缝3、中高层住宅的层数范围是:()A、 5~7层B、6~8层C、7~9层D、8~10层4、基本模数的数值是:()A、 60 mmB、100 mmC、125 mmD、300 mm5、地下室按使用功能分为普通地下室和();A、基础地下室B、设备地下室C、人防地下室D、消防地下室6、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是()以上;A、 25年B、50年C、100年D、150年7、建筑物六个基本组成部分中,不承重的是();A、基础B、楼梯C、屋顶D、门窗8、( )是外墙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外墙上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A、泛水B、踢脚板C、排水坡D、勒脚9、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划分的依据是房屋主体结构的();A.燃烧性能和阻燃时间B.阻燃性能和耐火极限C.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D.燃烧极限和耐火性能10、下面既属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的是()。

A、墙B、基础C、楼梯D、门窗11、外墙外侧墙脚处的排水斜坡构造称为()。

A、勒脚B、散水C、踢脚D、墙裙12、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称为()。

A、砖混结构B、钢结构C、钢筋混凝土结构D、框架结构13、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的耐久年限为()年。

A、50~100B、25~50C、70~50D、15~2514.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托儿所B.宾馆C.公寓D.疗养院15.( )属于高层住宅。

A.≥9层的住宅B.≥11层的住宅C.≥8层的住宅D.≥10层的住宅16.某综合大楼共29层,建筑高度为92.7m,则其为()。

A.多层建筑B.(高)高层建筑C.中高层建筑D.超高层建筑17.二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

A.15年以下B.25-50年C.50-100年D.100年以上18.一级建筑的耐久年限在()以上。

A.70年B.100年C.50年D.15年19.二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

A.重要建筑B.临时性建筑C.一般性建筑D.次要建筑20.建筑高度超过()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A.50mB.60mC.90mD.100m21.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单层的主体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A.20B.22C.24D.2822.沉降缝与伸缩缝在构造上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是()。

A.沉降缝在基础上也要设缝,伸缩缝不需在基础上设缝B.伸缩缝在基础上也要设缝,沉降缝不需在基础上设缝C.沉降缝在基础、墙体上要设缝,伸缩缝在墙体、楼板上设缝D.伸缩缝在基础、墙体上要设缝,沉降缝在墙体、楼板上设缝23.沉降缝的基础必须要()。

A.整浇B.断开C.搭接D.连续24.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 )。

A.砖混结构B.钢结构C.钢筋砼结构D.框架结构25.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建筑总高度大于()时为超高层建筑。

A. 16m,20层B. 16m,40层C. 24m,100 层D. 24m,100m26.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 50~l00B. 80~150C. 25~50D. 15~2527.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

A.临时性结构B.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C.普通房屋和构筑物D.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28.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多层建筑,其房间隔墙需采用耐火极限()以上的()。

A. 0. 5小时,难燃烧体B. 1小时,难燃烧体C. 0. 5小时,非燃烧体D. 1小时,非燃烧体29.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属于建筑物。

A. 住宅、堤坝等B. 学校、电塔等C. 工厂、水塔等 C. 工厂、展览馆等30. 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 建筑功能B.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C. 建筑形象D. 建筑经济31、根据《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我国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

A、1000mmB、100mmC、10mmD、300mm32、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

①构件是否失去支持能力②构件是否被破坏③构件是否失去完整性④构件是否失去隔火作用⑤构件是否燃烧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33、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高层建筑的以下构件中哪一种的耐火极限要求最高?A.柱B.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和住宅单元之间的墙C.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D.房间隔墙34、伸缩缝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的。

A、荷载过大B、地基不均匀沉降C、地震D、温度变化35.温度缝又称伸缩缝,是将建筑物( )断开。

Ⅰ.地基基础Ⅱ.墙体Ⅲ.楼板Ⅳ.楼梯Ⅴ.屋顶A.ⅠⅡⅢB.ⅠⅢⅤC.ⅡⅢⅣD.ⅡⅢⅤ36、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

A、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材料B、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材料C、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标准D、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标准37、房屋一般由()等几部分组成。

A、基础、楼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B、地基、楼板、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C、基础、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D、基础、地基、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38.下面对沉降缝的描述正确的是():Ⅰ、基础不断开Ⅱ、缝两侧设置墙体Ⅲ、缝宽一般比伸缩缝大,比抗震缝小Ⅳ、自基础至屋顶沿结构全部断开A.ⅠⅡⅢB.ⅠⅢⅤC.ⅡⅢⅣD.ⅢⅣ39.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50~100 B. 80~150C. 25~50D.15~2540.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属于建筑物。

A. 住宅、堤坝等B. 学校、电塔等C. 工厂、水塔等 C. 工厂、展览馆等41. 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 建筑功能B.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C. 建筑形象D. 建筑的经济性4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高层建筑()(2006年一建考试题)A 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B.12层及12层以上或高度超过36mC.14层及14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2mD.16层及16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8m43.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2006年一建考试题)A.4、5、6和7B.5、6、7和8C.6、7、8和9D.7、8、9和1044.普通房屋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年。

(2007年一建考试题)A.10 B.25 C.50 D.10045.我国房屋抗震设计的地震烈度,采用的是()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2010年一建考试题)A.6 B.8 C.10 D.1246.在建筑结构中,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全部断开的变形缝是()(2010年一建考试题)A.伸缩缝B.沉降缝C.防震缝D.温度缝47.下列常见建筑结构体系中,适用房屋建筑高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是()(2010年一建考试题)A.框架 B.剪力墙 C.框架—剪力墙 D.筒体48. 房屋建筑筒中筒结构的内筒,一般由()组成。

A. 电梯间和设备间B. 楼梯间和卫生间C. 设备间和卫生间D. 电梯间和楼梯间49.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墙和柱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属于()体系建筑。

A. 混合结构B. 框架结构C. 剪刀墙D. 桁架结构50.耐久等级的指标是()A.建筑功能 B.抗震等级 C.使用年限 D.结构类型51.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构件位置极其()的基准线。

A.标志尺寸 B.构造尺寸 C.实际尺寸 D.尺寸数字52.以下关于定位轴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纵向轴线用字母表示,顺序是从上到下。

B. 横向轴线用数字表示,顺序是从左到右。

C. 字母I、O、Z不能用做轴线编号。

D. “2-1”表示2区的1号轴线。

53.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 )。

A.10~30mm B.20~40mm C.10~40mm D.20~30mm 二、多选题1.按照燃烧性能可以把建筑构件(材料)分为( )。

A.非燃烧体B.难燃烧体C.燃烧体D.易燃烧体E.防火体2.变形缝包括()。

A.温度缝B.分仓缝C.沉降缝D.防震缝E.施工缝3.属于沉降缝设置原则的有:( )。

A.建筑物的中部B.横墙对位的部位C.同一建筑相邻部分高差或荷载差异较大时D.同一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E.同一建筑的施工时期间隔较长时4. 建筑物的耐火程度取决于建筑物的()。

(2004年一建考试题)A. 可燃烧性B. 屈服极限C. 闪点D. 强度极限E. 耐火极限三、综合题1、上图按建筑的使用性质最可能属于()A 农业建筑B 工业建筑C 民用建筑2、本工程按照承重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应该属于()A 木结构B 砖混结构C 钢筋混凝土结构D 其他结构3、一楼的层高是()A 2.4mB 3mC 2400㎜D 3000㎜4、一楼房间的净高是()A 2.4mB 3mC 2.6mD 2m5、本工程的建筑总高度至少是()A 9mB 10.5mC 10.95mD 3m6、本工程按照建筑的层数分类属于()A 低层B 多层C 中高层D 高层7、本工程室内地坪的建筑标高是()A 3mB 6mC 9mD 0.000m8、民用建筑构造的组成中以下哪个在本图中没有体现()A 地基B 基础C 墙体D 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