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PPT
建筑物处于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之中,受到 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
为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耐久年限,在建 筑构造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尽量利用其有利因素,避免或减轻不利因素 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抵御能力。根据影响 程度,采取相应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 素有: (见图)
这条途径包括以下建筑类型:
(1)砌块建筑 (2)大板建筑 (3)框架轻板建筑 (4)盒子结构
2、发展工具式模板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 体系
这条途径的承重墙、板采用大块模板、台 模、滑升模板、隧道模等现场浇注,而一些非 承重构件仍采用预制方法。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所需生产基地一次性 投资比全装配少,适应性大,节省运输费用, 结构整体性好。
1、使用范围
(1)寒冷地区各类建筑
(2)非寒冷地区有空调要求的建筑,如宾 馆、实验室、医疗用房等都要考虑保温措施 。
2、热工分区(5个) (1)严寒地区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 地区,如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应加强建筑物的防寒措施,不 考虑夏季防热。
(2)寒冷地区
楼梯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 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应具有防火、防滑、 耐磨等功能。
①、承重作用 屋顶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 承受作用其上的荷载及自重,并将这些荷载 传给墙或柱。
②、围护作用 屋顶是水平围护构件,抵御 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建筑的侵袭;
要求:
屋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还 应具有隔声、防水、保温、隔热、节能、不 渗漏等要求。
上左图:综合防热措施示意 上右图:通风防热示意 下左图:材料隔热示意
图8 防热措施
表12-1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值
一)、噪声的危害与传播 1、噪声的危害 2、噪声的传播途径
(1)通过围护构件的缝隙直接传声 空气传声
(2)通过围护构件的震动传声 (3)结构传声------固体传声或撞击传声
这个地区的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暖,一 般不考虑夏季防热。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又将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细 分为7个大区,20个小区,明确各区域的不 同要求。
3、建筑保温设计的目的
(1)保证建筑物保温质量和合理使用投资; (2)保证建筑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 (3)节约能源、降低采暖、空调设备的投资; (4)减少使用时的维持费用。
这个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 季保温。
(4)夏热冬暖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最热月平均温 度为25~29℃。如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地区 和海南省。
这个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 不考虑冬季保温。
(5)温和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3℃,最热月平均温 度为18~23℃。如云南全省和四川、贵州的 部分、错动,突然释放大
量能量,就表现为地震。
(2)地震波
岩层断裂错动,突然释放大量能量并
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就是地震波
。
(3)震源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4)震中
震源正上方地面称为震中。
(5)震级
地震的强烈程度称为震级,一般称里氏 震级,它取决于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二)、围护构件隔声的途径
(1)对空气传声的隔绝 根据空气传声的传透特点,围护构件的隔 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 增加构件重量 ② 采用带空气层的双层构件 ③ 采用多层组合构件
(2)对固体传声的隔绝 改善构件隔绝撞击声的能力可以从:
① 设置弹性面层 ② 设置弹性夹层 ③ 采用带空气层的双层结构
1、定义:
基础。
②、围护作用 因素对建筑的侵袭;
抵御自然界各种
③、分隔作用
外墙分隔建筑物
内外空间,内墙分隔建筑内部空间,避免各
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
根据墙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分别要 求它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保温、 防热、节能、隔声、防潮、防水、防火等 功能。
(2)柱 为扩大空间,提高空间
的灵活性,也为了结构需要,有时以柱代 墙,起承重作用。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 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应 能抵御土层中地下水、冰冻、化学腐蚀等各 种有害因素的作用。
2、墙和柱:
(1)墙
墙是建筑物的竖向承重和围护构件。
①、承重作用
承受屋顶、楼层、
楼梯等构件传来得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
2.大型性建筑
建筑规模大,数量少,单栋建筑体量大 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体育馆、航空港、 大会堂等
什么是建筑构造?
你认为学建筑构造对你将来有什么 帮助?
一般民用建筑是由基 础、墙和柱、楼层和 地层、楼梯、屋顶和 门窗等六大基本构件 组成的,如图所示。
这些构件各处于不同 部位,发挥着各自的 作用。
左图:单一材料构件 右图:组合构件 图4 保温构件
图5 建筑受潮受水示意
图12-6 热桥现象与处理
7、建筑设计中保温的设计要求
(1)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向阳地段,尽量争 取主要房间有较多日照。
(2)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之比 (体型系数)应尽可能地小。平、立面不宜出 现过多的凹凸面。
(3)室温要求相近的房间宜集中布置。
(1)楼层
①、承重作用
楼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承受作用其上的 家具、设备、人体、隔墙等荷载及楼板自重,并将 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②、支撑作用
楼层还对墙或柱起的水平支撑作用,增加其强 度和稳定性。
③、分隔作用 楼层是竖向分隔构件,起分层作用。
要求:
楼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上下空间的使用特点,还应具有隔 声、防水、保温、隔热、面层耐磨等要求。
b、采用浅色外饰面或采取淋水、蓄水屋 面,如图12-8所示。
(2)设置遮阳措施
设置遮阳措施,尤其是西墙遮阳,提高围 护构件的隔热性能。
(3)设置有通风间层的围护构件
设置有通风间层的围护构件,即可以起到 隔热作用,又可以散热。
在围护构件中增设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也有 利于隔热。
利用表层材料的颜色和光滑度能对太阳辐射 起反射作用,对防热、降温有一定的效果。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 是建筑平面、剖面、立面设计的继续 和深入。
建筑构造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 能要求,通过构造技术手段,提供合 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学习建筑构造,要求掌握构造原理,充 分考虑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正 确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提出合理的 构造方案和构造措施,从而最大限度 地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抵 御自然界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延长 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4、热量散失的途径
通过外围护构件散热。
5、提高保温性能的措施
通过提高外围护构件的热阻。
热阻越大,通
过围护构件传出的
热量越少,说明围
护构件的保温性能
好;
反之,热阻越 小,保温性能就越 差,热量损失就越 多,
6、提高热阻的措施
(1)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 (2)合理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图4 (3)防止因蒸汽渗透出现冷凝水;图5 (4)避免出现“热桥”;图6 (5)防止冷风渗透。
(7)热桥部分(主要传热渠道)通过保温验 算,并作出适当的保温处理。
(三)、建筑防热
1、作用
避免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高辐射 造成室内过热。
室内过热的原因
2、防热的措施
(1)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a、采取合理的总体布局、选择良好的 朝向、尽可能争取有利的通风条件、防止夕晒、 绿化周围环境、减少太阳辐射和地面反射等。
缺点是:耗用工期比全装配长。
这条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大模板建筑 (2)滑模建筑 (3)升板建筑
谢谢
2、建筑能耗
建筑能耗系指建筑使用能耗,其中 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 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
3、减少能耗的措施:
(1)选择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主要 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设计有利于节能的平面和体型; (3)改善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 (4)改进门窗设计; (5)重视日照调节与自然通风。
(2)地层
①、承重作用
地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承受作用其上的 家具、设备、人体、隔墙等荷载及楼板自重,并将这 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②、分隔作用 地层是地层与土壤的分隔构件
③、其他 提供敷设管线的空间
要求:
地层要求坚固、耐久、防水、保温、隔热、面层 耐磨等要求。
4、楼梯:
楼梯是多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构件,供 上下楼层和疏散人流之用。
(8)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 作为一个地区防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防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减轻建筑物在地震时的破坏,避免人 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3、防震设计的原则:
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4、防震设计的设计要点: (1)宜选择对建筑物防震有利的建设场地; (2)建筑体型和立面处理力求匀称; (3)建筑平面布置力求规整; (4)加强结构的整体刚度; (5)处理好细部构造。
建筑构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它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 筑设备和建筑施工等有关知识。
只有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好这些相关知 识,才能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什么是建筑? 你心目中的建筑行业是什么样的?
一、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二、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三、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四、按施工方法分类 五、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一)、工业化建筑的概念
1974年联合国经济事务部对建筑工业
化的含义作了如下解释,即:在建筑上应用
现代工业的组织和生产方法,用机械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