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思考题1、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为什么要强调可比原理,有哪些可比原则?答: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就是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要比较就必须建立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因为各工程、项目方案会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
所以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要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如果不可比,要作可比性的修正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研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把握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从而保证工程方案经济效益结论正确、可靠。
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
2、概述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答:如下图所示,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反映劳动成果的指标、反映劳动耗费类的指标以及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其中,反映收益的指标有产量、质量、品种和利润等;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有投资、产品成本和时间指标等。
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效益类指标有:单项性的效益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流动资金周围次数、固定资金利用率等;综合性的效益指标有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以及若干动态指标等。
这些指标组成一套互相联系的系统化指标,作为评价技术经济效益的标准和依据。
3、何谓资金的时间价值,它与资金等值的概念有何不同?答: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等值是指在不同时期(时点)绝对值不等而价值相等的资金。
如果在同一投资系统中,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点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那么这两笔或多笔资金是"等值"的。
4、某企业拟从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该企业每年偿还能力为2万元,要在5年内全部还清贷款,问该企业现在可从银行贷款多少?反之,假如企业现在从银行一次贷款50万元,拟在5年内还清,问逐年等额偿还额应是多少?解:分析题目,这是一个等额分付的问题,前一问是已知A=2,i=0.06,n=5,求P,后一问是已知P=50,i=0.06,n=5,求A。
根据等额分付现值公式和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可得:5、某厂基建5年,每年初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8%,投产时一次偿还,问5年末共支付给银行本利和多少?6、某企业5年以后需10万元作为技术改造经费,若年利率为8%,每年存入相同数量的金额,则在年末存款时,每次应存入多少基金?当改为年初存款时,每次又应存入多少基金?7、某贷款金额1万元,年利率为8%,分5期于每年末等额偿还,求每期的偿付值?若在每年初偿还,每期偿付值又应是多少?8、某企业拟从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拟定一次贷款,分两期偿还。
贷款后第二年偿还10万元,第4年偿还20万元,问该企业现从银行可贷款多少万元?第三章思考题1、何谓投资收益率?何谓投资回收期?答: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效果系数,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
投资回收期又称返本期,是指项目投产生,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从建设年开始算起。
2、为加工某零件有两个设计方案,I方案为普通机床流水线,总投资为40万元,年经营费用为20万元/年;方案II为专用机床流水线,总投资为60万元,年经营费用为12万元/年,两方案年生产量相同,设基准投资回收期为5年,问何方案为优?3、什么情况下采用计算费用法来优选方案?为什么?答:当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时,用计算费用法可以将二元值变为一元值,即把投资与经营成本两个经济因素统一起来,从而大大简化了多方案的比较。
如果采用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则需要两两比较选优,计算繁琐,容易出错。
所以在多方案的比较中常用计算费用法。
要注意的是,计算费用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之间的收益相同。
4、何谓净现值?何谓内部收益率?试分析NPV>0,NPV=0和NPV<0的经济意义。
答:现值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为计算基准点来计算的价值,而净现值(NPV)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
当NPV>0时,即净现值大于零,表明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大于基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方案是可取的。
若NPV=0,则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正好等于基准收益率,说明方案的投资刚好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水平,则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一般也是可取的。
当NPV<0时,则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达不到基准收益水平,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一般不可取。
5、某水库建设费用为4050万元,运行维修费用为每年50万元,年收益分别为:发电100万元,供水90万元,养鱼70万元,旅游40万元,假设基准收益率为5%,使用寿命为50年,试计算项目净现值,并判断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6、拟建一容器厂,新建投资为5000万元,预计寿命期10年中每年可得净收益800万元,第10年末残值可得2000万元,试问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多少?7、简述年值(金)比较法。
答:年值(金)法比较法是把所有现金流量化为与期等额的年值或年费用。
用以评价方案的经济效益。
包括年值法、年费用比较法和年旨用现值比较法等。
(1)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
公式为:AW=NPV(A/P,i,n)其中NPV是净现值,(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
(2)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
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3)年费用现值比较法:当相互比较的技术方案投资额、投资时间、年经营费用和服务期限均不相同时可用此法来选优。
就是先计算各方案的等额年费用,然后将等额年费用换算为各自方案的总费用现值,并进行比较,取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为优。
8、为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任务,有两个工艺方案可供选择,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选择最优方案(i=8%)。
数据表9、有三种生产方式可供选择,即手工生产、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其数据如下:手工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2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50元;机械化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8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20元;自动化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14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10元;试求不同产量时,生产方式的选择。
10、何谓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有哪些步骤?举例说明。
答: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现值、年值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研究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1)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2) 计算目标值∙3) 选取不确定因素∙4) 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5) 找出敏感因素∙6) 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结果采取措施11、简述概率分析的决策方法。
答:概率分析又叫风险分析,是一种利用概率值定量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
概率分析方法是在已知概率情况下,通过计算期望值和标准差(或均方差)可以表示其特征。
概率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
其步骤为:∙(1) 画决策树。
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
概率枝末稍用Δ表示。
∙(2) 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
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3) 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第四章思考题1. 对工程项目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经济上是否有利、建设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的综合效果。
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有以下作用:∙(1) 作为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依据。
∙(2) 作为资金筹措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3) 作为向当地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
∙(4) 作为建设项目与有关部门、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的依据。
∙(5) 作为科研试验和设备制造的依据。
∙(6) 作为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及与外商正式谈判和签订合同的依据。
∙(7) 作为企业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职工培训等工作安排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1) 市场调查∙(2) 企业生产规模∙(3) 技术选择∙(4) 厂址选择∙(5) 投资估算和总成本费用估算∙(6) 经济评价2.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是什么?答: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和每一阶段的任务:可行性研究主要在投资前时期进行。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及评价报告和决策。
3. 什么是市场调查?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有哪些常用的调查方法?答:市场调查是通过普查、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为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的大小和性质,有利于工程项目设想的产生,克服盲目性,加强自觉性,使产品适销对路,决定产品的销售量而实施的调查行为。
内容:(1)调查国内需求量;(2)调查国内供应量;(3)调查国外需求量;(4)调查国外供应量。
4. 什么是市场预测?有何作用?一般要经过哪些程序?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答:市场预测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得到的市场经济信息资料,经过定性的经验分析或定量的计算,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及其发展趋势。
市场预测的作用(概括为发展依据、计划依据和决策基础)∙(1) 为企业生产规模及其发展任务、新的工程项目的设立提供依据。
∙(2) 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3)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基础。
市场预测的程序:∙(1) 明确预测目标∙(2) 搜集分析资料∙(3) 选择预测方法∙(4) 建立预测模型∙(5) 评价修正结果市场预测的方法:一类是定性的方法包括专家座谈法、销售人员综合意见、特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一类是定量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