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学考选考科目历史考试说明

浙江省学考选考科目历史考试说明

二、考核目标、要求与等级
(一)知识考核要求 知识考核要求分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其含义如下: a一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 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一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 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一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一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 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二)能力考核要求 能力考核要求分为四个方面十二类,分别表述如下: 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C
史影响
专题
考试内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 (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的原因、经过 (3)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 建立的异同 ▲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b b C
b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
C
史意义
C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1.美苏争锋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
(2)“德国分裂”、“朝鲜战
争”、“古巴导弹危机”
b
(3)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后同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九(下)、▲2.新兴力量的崛起
当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b
今世界政(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民主政治的扩展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考试要

必考
加 试
C b
b b C
b C
b b C
b C
C C
C
b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b
(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C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d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八、解放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b
0 二 时间与标志
b
世 次 (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b
纪 世 (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
的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界 大 战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 发及其影响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
其意义
▲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 C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 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 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 省在我省的异地高考学生。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 ·历史》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 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 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 历史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b b bC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 五、现 隆会议
C b
代中 ▲2.外交关系的突破
国的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h
外 (2)中美关系正常化
b
关系 (3)中日邦交正常化
b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b
人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C
类的阳光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大道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b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C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 第 条件
C
(9)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
b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b
(11)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C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围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四、现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C
代中 (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b b C
— ▲2.旷日持久的战争
次 (1)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
b
世 (2)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b
界 (3)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
C
大 ▲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战 (1)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b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b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王位继承法》 七、近代 (5)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西 ▲2.美国1787年宪法 方民主政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治的确立 (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与发展 (3)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品质考核要求 品质考核要求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核要求,具体分述 如下: (1)深刻理解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 人文意识: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具 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 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 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b
治格局的▲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趋势
(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 成及其具体表现 (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 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
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
C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
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

C
(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
C
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
b
主要内容
(3)德国、日本的投降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影响
(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 行
b
(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
必修1
专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b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b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古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代中 (2)唐朝三省六部制 国的政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治 (4)元朝行省制度 制度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
三、近 ▲3.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b b C C
b b
b
b b C b C
b b b b C
代中 (1)五四运动
C
国的民 (2)中国共产党“一大”
b
主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
革命 (4)国民革命
b
(5)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
(6)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b
(7)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b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b b b b d
(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
C d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C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
(4)清朝的边疆政策
C
专题
考试内容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 二、近 要内容及其危害 代中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国维护 ▲2.中同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国 (1)黄海海战 家主权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的 (3)左宗棠收复新疆 斗争 ▲3.伟大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2.辛亥革命 (1)中同同盟会的成立 (2)武昌起义的爆发 (3)中华民国的建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
国的政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