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管理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管理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电大管理思想史期末复习考试考点归纳总结名词解释1.行会: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各自的行业结成的联盟,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

2.群体:群体的含义非常广泛,可以理解为后来的家庭、组织、工厂和国家。

其基本特征是:由人组成;有共同的基本目标;内部有组织,并且这个组织是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客观存在的。

3.群氓假设:①社会由一群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②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4.大工业:所谓大工业,首先必须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制度或生产组织方式。

这种组织的建立影响着整个经济制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制度。

5.经济人:又称理性人,是指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人是个人利益的追求者。

6.工资规律:大卫·李嘉图提出,在资本和管理技术关系上存在所谓的工资规律,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这是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

并且工资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反比。

7.市场伦理:由亚当·斯密提出,是资本主义精神来源之一。

认为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能。

8.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9.甘特图:甘特图,是通过对生产日期和产量图示来控制计划和生产进行的一种日平衡图。

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

从图上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和进展情况,还可以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和调整。

10.职能工长制: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来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

职能工长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工人的全部作业过程来指导工人干活的具有特殊素质的管理者。

11.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欲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而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

这就是与作业研究原理相对应的时间研究原理。

12.差别工资制:通过对工时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标准制度,制定的定额是由管理部门完成的,并以科学为基础,从而改变过去以估计和经验为依据的方法。

采用该工资制度后,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

超额后按照高的工资率,以示鼓励。

13.作业研究原理:该原理包括: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

通过将每次操作分解为动作,并把动作分解为动素,然后在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据此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

14、制度权利:权利是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力量。

由职位和地位而产生的权利即制度权利。

15、个人权利:与个人的智慧、学识、经验、道德品质和领导能力有关的权利为个人权利。

16.行为科学(狭义) :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17.行为科学(广义):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以及低等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18、正式组织:指的是企业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所规定的组织成员中正式的相互关系和组织体系,其中包括:组织结构、方针政策、规划方案、规章制度等。

19、X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性观。

这种观点对人性的假设是:人是好逸恶劳的;人生而不求上进,宁愿听命于他人;人生而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人习惯保守;只有少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大类,这五大类需要是相互作用的,按照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第一级:生理上的需要。

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须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第二级:安全上的需要。

包括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

第三级: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包括和亲朋间的良好关系、友爱及帮助。

第四级: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

包括自尊心、能力、知识、成就、地位等的需要。

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一个人实现理想、自我创造和发展的需要。

21.霍桑实验:在20世纪20年代,为深入研究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解决劳资纠纷和罢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

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和群体试验。

22.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的评价。

23.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首先提出的。

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因素。

满意因素可以使人得到满足,是适合人成长的心理因素,它属于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指缺乏这些因素时容易产生消极和不满的情绪,又称为保健因素。

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该满足激励因素,改善保健因素,以提高人的积极性。

24.非正式组织:指组织中没有经过正式的上级或一些相关的程序而建立起来的,以感情联系为主要沟通方式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和体系。

25.保健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因素。

不满意因素是指缺乏这些因素时容易产生不满和消极的情绪,即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包括金钱、监督、地位、个人生活、安全、工作环境、政策和人际关系等。

26.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

该方法以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以横轴表示对事的关心程度,并将它们划分为9格,作为关心的标尺。

其基本思路是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极端的方式,应该避免这种情况,追求组织目标和个人追求的最有效结合。

27.Y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性观。

认为人并非生性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在适当的鼓励下,不但能够并且渴望承担责任;只要管理适当,个人与组织的目标是可以统一的;一般的人都具有相当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8.行为科学:所谓行为科学,是利用许多科学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29. 复杂人假说:该假说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变动性很大。

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与别人不能合群,可能在非正式组织中能满足其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出力决定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和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30.激励因素: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首先提出的。

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因素。

满意因素可以使人得到满足,是适合人成长的心理因素,它属于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赞赏、责任感、上进心等。

31.俱乐部式管理:管理的重点在对人的关心上,企业充满轻松友好的气氛,不大关心生产任务的一种管理方式。

32.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可能性估价,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

33.新三论:新三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理论。

34.数量管理科学学派:又称为数量学派。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决策等职能活动的合乎逻辑的过程,作出最优的解答,达到企业的目的。

35.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的思维推理,科学分析计算的方法,在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加以分析比较,进而选出一种最优的方案。

36.踌躇选择:为了实现决策的合理性,对替换手段将会产生的结果,以及对这种结果进行选择等,都需要花费时间加以考虑,这就是踌躇,然后在进行选择,即为踌躇选择。

37.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38.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

是继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该学派主张把管理看作一个过程,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主要代表人物有法约尔等。

39.目标管理:是管理经验学派为适应实践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

是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40.权变学派:又称为因地制宜学派或权变管理。

该学派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认为在企业的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41.EDI:又称为电子数据交换。

是一种电子化商业贸易方式。

通俗的讲,EDI就是标准化的商业文件在计算机之间从应用到应用的传送和处理。

42.MIS:是英文管理信息系统的缩写。

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相结合,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递的人机信息系统。

43.客户关系管理:是指通过管理客户信息资源,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与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密切关系的动态过程和经营策略。

44.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够持续发展的组织。

45.PDCA循环:PDCA循环是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是:①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②D(DO) ——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③C(CHECK)——检查,就是总结计划执行的结果。

④A (ACTION)——行动(或处理)。

46.战略弹性:战略弹性:是企业依据公司本身的知识能力,为应付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而具有的应变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由人员、程序、产品和综合的系统所构成。

47.企业再造:是指“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考虑并彻底改革”,也就是说“从头改变,重新设计”48.朱兰质量环:朱兰质量环指产品质量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

49.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表现为企业成员的集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同一的行为准则、习惯的沉淀、职业的习惯、一定的道德规范与文化素质。

50.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源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