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蒸煮挤压膨化食品
挤压过程中物料成分的变化 物料在挤压机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反 应使最终产品在质构、组成、表现等理化特性及营养 上发生很大变化。目前,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尤其 是在生产快餐、早餐食品、固态饮料及小食品等行业 上应用较广泛。根据挤压特性,就食品中的三大营养 素一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在挤压过程中的变 化做一简单阐述。
食品挤压膨化的工艺流程:
原料→混合→ 调理→挤压蒸煮、膨化、切割→焙烤或油炸→冷却→调味→ 称重、包装
将各种不同配比的原料预先充分混合均匀,然后送入挤 压机,在挤压机中加人适量水,一般控制总水量为15% 左右。挤压机螺杆转速为200~350转/分,温度为 120~160℃,机内最高工作压力为0.8~1兆帕,食品在 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为10~20秒钟。食品经模孔后因水 蒸汽迅速外逸而使食品体积急剧膨胀,此时食品中的水 分可下降到8%一10%。为便于贮存并获得较好的风味 质构,需经烘焙、油炸等处理使水分降低到3%以下。 为获得不同风味的膨化食品,还需进行调味处理,然后 在较低的空气湿度下,使膨化调味后的产品经传送带冷 却以除去部分水分(目前一般成品冷却包装车间都有空 调设备)再立即进行包装。
(二)淀粉
挤压作用能促使淀粉分子内a-1,4苷键断裂而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及麦芽糊精等低分子量产物,致使挤压后产物淀粉含量下降,但挤压对淀粉的主要 作用是促使其分子间氢键断裂而糊化。淀粉在挤压过程中糊化度的大小受挤压温度、 物料水分、剪切力、螺杆结构及在挤压机内的滞留时间、模头形状等因素影响。 淀粉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之分,它们在挤压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就膨 化度而言,总的趋势是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则膨化度降低,据有关报道说50% 直链淀粉与50%支链淀粉混合挤压可得到最佳的膨化效果。另外,来源不同的淀粉 其挤压效果也存在差异,小麦、玉米、大米中的谷物淀粉具有较好的膨化效果,块 茎淀粉不仅具有很好的膨化性能,而且又具有十分好的粘结能力。
第二章 蒸煮挤压膨化食品
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膨化食品的概念与种类 理解挤压膨化加工的原理 了解挤压过程中各成分的变化 掌握挤膨化食品的加工工艺
膨化食品的概念与种类
概念 膨化食品(Expanded Food或Puffed Food)是是指利用油炸、 挤压、沙炒、焙烤 微波等技术作为熟化工艺,使熟化后的物 料有体积明显增加现象的食品。
按膨化加工的工艺条件对膨化方法进行分类
一类是利用高温,如油炸、热空气、微波膨化等。另一类是利用温度和 压力的共同作用,如挤压膨化、低温真空油炸等。 由于挤压膨化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的操作生产,产量大而稳定,现已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挤压膨化(Extrusion Puffng):一般食品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定向地 通过一个模板,连续成型地制成食品的方法,被称为“挤压”。挤压食 品有膨化和非膨化两种。
(四)糖
糖具有亲水性,在挤压过程中将调控物料的水分活度,从而影响淀粉糊化。挤 压的高温、高剪切作用使糖分解产生羧基化合物,从而同物料中的蛋白质、游离氨 基酸或肽发生美拉德反应,影响产品的颜色。另外,在挤压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糖 能提高物料在模口出口时的膨化效果。因此,在挤压食品中糖除了起提供能量作用 外,主要是作为一种风味剂、甜味剂、质构调节剂、水分活度与产品着色调控剂而 被应用,通常使用的糖有蔗糖、糊精、果糖、淀粉糖浆、果汁、糖蜜、木糖和糖醇 等。
挤压膨化食品加工
挤压食品的加工工艺主要靠挤压机来完成。 挤压成型的定义:物料经过预处理(粉碎、调湿、预热、混合等) 后,在螺杆的强行输送和推动下,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小孔(模具), 从而形成一定形状和组织状态的产品。 食品挤压膨化的机理:膨化食品的加工原料主要是含淀粉较多的谷 物粉、薯粉或生淀粉等。这些原料由许多排列紧密的胶束组成,胶束间 的间隙很小,在水中加热后因部分溶解空隙增大而使体积膨胀。当物料 通过供料装置进人套筒后,利用螺杆对物料的强制输送,通过压延效应 及加热产生的高温、高压、使物料在挤压筒中被挤压、混合、剪切、混 炼、熔融、杀菌和熟化等一系列复杂的连续处理,胶束即被完全破坏形 成单分子,淀粉糊化,在高温和高压下其晶体结构被破坏,此时物料中 的水分仍处于液体状态。当物料从压力室被挤压到大气压力下后,物料 中的超沸点水分因瞬间的蒸发而产生膨胀力,物料中的溶胶淀粉也瞬间 膨化,这样物料体积也突然被膨化增大而形成了酥松的食品结构。 食品挤压膨化的定义:挤压膨化食品是指将原料经粉碎、混合、调 湿,送入螺旋挤压机,物料在挤压机中经高温蒸煮并通过特殊设计的模 孔而制得的膨化成型的食品。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还需将挤压膨化后的食品再经过烘焙或油炸等处 理以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延长食品的保藏期,并使食品获得良好的风 味和质构;同时还可降低对挤压机的要求、延长挤压机的寿命、降低生 产成本。
挤压过程中的脂肪
在相同条件下,挤压食品与其他类型的食品相比往往具有较大的货 架期,其原因与挤压加工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原因一:原料一般经过挤压加工之后,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生长抑 制因子被破坏,脂肪氧化酶和脂肪水解酶也被破坏。挤压过程是一个高 温高压的过程,对产品起到了很好的杀菌作用。 原因二:挤压产品的水分含量一般较低 原因三:由于脂肪在挤压过程中能够与淀粉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物,而这 些复合物又能降低挤压产品在保存时的氧化现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起 到了延长产品货架期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在挤压过程中,原料中绝大多数脂肪与淀粉、蛋白 质形成了复合物,降低了挤出物中游离脂肪的含量。例如玉米经挤压之 后,游离脂肪的含量由3.11%下降到0.98%。 研究人员利用挤压机研究了原料经挤压之后,脂肪复合物形成的情 况。所用的挤压原料中含有70%淀粉、9%蛋白质和5%脂肪。对挤压后 的样品,分别测定其膨化率和糊化率以及脂肪的变化。实验所采用的螺 杆转速为700转/分,进料速率为158克/分。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原 料中大约有2/3的游离脂肪在挤压过程中变为复合体。实验中发现复合 体生成量与挤压温度有直接关系,在较低的温度下(100℃以下),随挤 压温度的升高,复合体生成量略有增多,但在高温下(100℃以上),随 着温度升高,复合体生成量反而有较明显的下降。
食用铝超标的膨化食品,铝会在人体内 不断的累积,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干 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功能,严重者 可能痴呆。摄入过高的铝,还可能导致 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流失,抑制骨生成, 发生骨软化症。正因为铝对人体的严重 危害,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铝 的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0.1克。
挤压膨化技术
膨化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 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 的结构变性,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 的过程。以膨化工艺过程生产的食品称之为膨化食品。
目前膨化食品的种类 挤压(加油炸)膨化 油炸膨化 焙烤型膨化(焙烤膨化、沙炒膨化、微波膨化) 其它膨化(正在研究的超声膨化等) (发展方向:挤压非油炸膨化)
膨化食品图片
食品膨化剂的原理
膨化(Puffing)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 压效应原理,是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 迅速升温气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 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的结 构变性,从而使之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 征,定型的多孔物质的过程。 膨化食品(Puffing Food)是指以膨化工艺 过程生产的食品
Hale Waihona Puke (三)亲水胶体阿拉伯胶、果胶、琼脂、卡拉胶、海藻酸钠、瓜儿胶、槐豆胶为食品中常用的 亲水胶体,它们经挤压后其成胶能力将普遍下降。在挤压过程中其亲水特性还将影 响常规的挤压条件,降低挤压产品的水分蒸发速率及冷冻速率,提高产品的质构性 能。对于一个特定的产品,在选择亲水胶体时,胶体的粘稠性、成胶性、乳化性、 水化速率、分散性、口感、操作条件、粒径大小及原料来源等因素均得慎重考虑。
按膨化加工的工艺过程对膨化方法进行分类
直接膨化法:又称一次膨化法,是指把原料放入加工设备(目前主要是 膨化设 备)中,通过加热、加压再降温减压而使原料膨化。 间接膨化法:又称二次膨化法,就是先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制成半熟的食 品毛坯,再把这种坯料通过微波、焙烤、油炸、炒制等方法进行第二次 加工,得到的酥脆的膨化食品。
含铝膨松剂 是食品膨化剂危害的主要来源. 食品膨化剂中主要的成分是往往含有钾明 矾和铵明矾 .生产者之所以青睐含铝膨发剂 ,是因为它们通常“价廉物美”、膨发效 果好、气孔细腻,而且明矾用得越多,膨 发效果就越好,消费者也就越爱吃。如今 消费者就是上帝,口感就是产品的生命线 ,生产厂家也顾不得什么铝超标的问题了 。
挤压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食品中的主要组成成分,通常在食品中占70% 或70% 以上,因此是影响挤压食品特性的主要因素。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量 大小、结构及理化性质差异常可分为纤维、淀粉、亲水胶体及糖四类, 它们在挤压过程中的变化作用各不相同。
(一)纤维
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它们在食品中通常充当填充剂。由于 用于挤压的纤维原料及挤压采用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不同,对挤压过程中纤维数量 的变化文献报道差异较大。有的对荞麦与大麦的挤压研究,有的对小麦和小麦麩 的研究,挤压后的纤维质量较低;而有的分别对全麦粉及大麦粉的挤压研究结果 正好同上述相反;但也有研究认为全麦粉在挤压过程中其总纤维质量不发生变化。 但对挤压过程中纤维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均表明纤维经挤压后其可溶 性膳食纤维的量相对增加,一般增加量在3%左右,这是挤压过程中的高温、高压、 高剪切作用促使纤维分子间价键断裂,分子裂解及分子极性变化所致。由于可溶 性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因此采用挤压手段开发膳食性纤维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铝对人体的危害
Al第三周期,第ⅢA族 银白色金属,密度 2.7g.cm-1 m.p.660.4 °C b.p.2467 °C。质地较软,有良好 的导电 导热性能,地壳中含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