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创建高效课堂
实施方案
创立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白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小学)
为了落实上级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推进教学改革, 创立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
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小学部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学生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的理念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以”学教结合, 以学定教”为主导思想,以” 导、学、评、练”为教学模式, 以自主、高效课堂建构为价值追求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回归的过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目标:
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 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构建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 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 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 摒弃少慢差的串讲串问的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三阶段四环节” ,是我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新模式具有三个阶段: ”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巩固训练”。
四个
教学环节是:(1) ”导”就是学生先学, 或者老师发导学稿( 前置性作业), 学生回家学, 或在课上小组内自学、互学、讨论。
(2) ” 学”就是学生竞争展示”导”的初步成果。
(3) ”评”就是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
(4) ”练”就是经过课堂练习, 辅导答疑, 反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实施新模式要求”先学后教, 当堂达标”。
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0 分钟左右,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2、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一般在8 分钟左右。
是”兵教兵” 阶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各小组进行板演、讲解10 分钟左右, 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及培养学
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进行知识反馈大约7 分钟左右,这7 分钟起查缺补漏, 对学困生进行进一步的互学互教阶段。
3、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带着学生发现知识,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教师经过让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完成作业, 在实践中构建起了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五、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1、把教学过程改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现主体回归。
2、关注差异, 关照差生, 从最后一名抓起,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 重点是学困生。
3、坚持四清制度, 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
清” , 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 ”适时温故知新, 巩固提高” , 加强检查、验收。
4、三六年级全面实施新的教学模式。
学生课桌以小组为
单位。
教室增设黑板, 上课时多利用黑板教学。
教师上课必须有导学案。
安排前置性作业。
六、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步骤。
(一)组织学习阶段( 3 月---4 月)
1、对教师加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感的教育, 使这些教师认识到新教学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重要性, 发展模式, 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 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2、成立创立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
创立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及相关制度、规定
3、大量搜集杜郎口及山东乐陵小学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材料印发给任课教师, 并让老师到临近已经开展的比较好的学校学习先进经验, 让她们汲取有效地营养。
研究高效课堂的特征,确定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策略。
3、组织教师学习, 讨论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完全理解领会新模式教学的操作要领, 每一个环节的内涵。
4、要求教师各自深挖教材, 熟悉教材, 集体研讨备课, 独立完成学案, 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找准重难点, 精密设计教学过程, 及新的教学模式备写教案。
集体备课组把每节课的知识转化成问题, 再将问题细化为习题发给学生让其预习。
(二)实验研究阶段
本实验研究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实验班从 5 月---8 月, 组织教师分学科开展创立高效
课堂研讨活动。
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模式、策略和方法。
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 确立各学科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
倡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
随笔, 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反思能力。
第二步: 9 月-- 6 月总结前一段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名课带动
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 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
学方法和策略,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上好常规课。
2 打造精品课。
3 强化校本研修。
第四步:总结阶段,汇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集>。
并展
示课
改教学效果。
七、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
1、加大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力度。
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 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每个组 6 人左右, 每个组设组长名,小组学习实行任务驱动,竞争展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加大学生练习方式的调控力度。
让学生掌握和推行练习的
基本方式, 要求每堂课学生的练习不少于十分钟, 学生参与面不少
于100%,当堂达标率为90%以上, 达到”以训练为主线, 以思维为主攻, 以发展为主旨”的目标。
3、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 充分地让学生展示。
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
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
4 、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亦可在课中自学,自学目标要明确, 任务要具体。
5 、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
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单元检验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八、保障措施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改革, 为教改实验提供组织保障
2、在课堂改革过程中, 学校提供财力、物力保障
3、重新制定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4、对承担实验任务
, 在教学改革实施中表现突出的实验教师予
以表彰。
九、领导机构
组长: 孙友刚副组长: 沙金玲
组员: 黄霞刘洪云刘焕艳崔孝珍李萍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