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9版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用来泛指文章辞藻。
B.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句数、字数、平仄、节奏等,“沁园春”“水调歌头”“丑奴儿”“卜算子”都是词牌名。
C.《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神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作。
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卢布、三打祝家庄、三气周瑜等。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现实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B.读一些只需“不求甚解”的书,你用“熟读精思”的方法,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C.爱家超市的“人参果”,不到一天就被一扫而空。
D.在我们关注现实后,才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收视率与日俱增。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的理想的高中。
D.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二、基础知识综合4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史铁生在双腿瘫huàn后,脾气报怒无常而母亲憔悴的脸上经常现出央求的神色,那是一种痛爱;散步时,母亲的想法和儿子的意见有分qí,我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委屈儿子,那是一份孝顺;“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那是一种依赖……(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瘫huàn_____ 憔悴______ 分qí_____(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词,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3)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运用的修辞有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千古说韩愈》,回答文后小题。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
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
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
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
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
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
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
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
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5 . 试分析“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 .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韩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7 . 作者为什么说韩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8 . 文章结尾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自尊周海亮那是一段令他刻骨铭心的日子。
他失去工作,身无分文。
他认为城市里,纵是一条狗也比他活得幸福。
因为狗可以乞讨,他不能。
因为狗没有尊严,他有。
他开始捡垃圾。
纸箱、啤酒瓶、香烟壳、食品包装袋……所有能够换成钱的东西,他都捡。
在夜里,他将头深深探进臭气熏天的垃圾箱,他泪流满面。
在夜里,他像一条落魄的狗。
也只能在夜里,因为他不敢将自己暴露在别人的视线中。
每天都有收获。
其中一个垃圾箱,更是一个富饶的“宝藏”。
那里面有成箱的空易拉罐、成捆的旧杂志、坏掉的铝盆铁锅、奇形怪状的玻璃瓶……每天晚上,这些东西会在垃圾箱里静静地等着他。
第二天,它们就会变成馒头和咸菜,让他有力气在这个城市里继续奔走。
后来他发现一个问题,似乎,这些东西是有人故意放在那里的。
它们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出现,它们摆放整齐,就像夜市上精心摆置的小摊。
夜里他偷偷观察,果然见到一个男人将一包“垃圾”规规矩矩地放好,然后躲到远处,静静等待。
他知道男人在等他。
他感激那个男人,可是他有被伤害的感觉。
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想放弃那些东西,强烈的饥饿感又让他一次次将那些东西捡回来,然后变成馒头、咸菜……他暗想,假如他将来发达了,一定要回来好好感谢这个男人。
他会成百成千倍地偿还,他相信他完全可以做到。
后来他真的发达了,资产足以买下一条街。
他想到了报恩。
他回到当初租住的小区,他见到了男人。
他知道,现在的男人,生活得并不容易。
似乎那个家至少二十年没有装修,地板翘起了角,水龙头“嘀嗒嘀嗒”地滴着水。
老式的家用电器,老式的厨房用具,老式的沙发和桌椅,男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十几年以前。
不必自我介绍,男人一眼将他认出,简单聊了几句,便聊到了从前。
他说:“我知道那些东西是您故意放进垃圾箱的。
我知道当初您在顾及我的自尊。
”“是的,我在顾及你的自尊。
”男人说,“那时我生活得尚好,可以送你一点多余的东西。
我知道它们虽不值钱,但也许可以帮你撑过那段日子。
”“您的确帮我撑过了那段日子。
”他说,“如果没有您的暗中相助,我也许早就回到了乡下。
那么现在,我就不再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乡下的羊倌……”“我在报纸上见过你。
”男人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有钱。
”他笑笑,说:“这些年,我过得并不容易。
您知道,白手起家,这有多难……”“你不是白手起家。
”男人说,“我知道那个花瓶即使在当时,也最少值十万。
”“花瓶?”他感到疑惑。
“是啊。
”男人说,“你离开的前一天,我在给你收拾废品的时候,将那个花瓶也装进塑料袋,放进垃圾箱。
那时我并不知道一个花瓶能值那么多钱,否则我也不会把它当成废品……”“可是我没有捡到花瓶……”“你捡到了。
”男人说,“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元朝的花瓶,值很多钱……”“可是我真的没有捡到花瓶。
”他说,“如果捡到了,如果我知道它很值钱,我会还给您的……”“你不会。
”“我会。
”“那你为什么第二天就搬走?”“因为我找到了工作……我要住集体宿舍。
”“那你怎么会发达了?”“两年以后我与朋友合伙,赚了点钱。
然后我开始单飞,资产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是因为你卖了花瓶,才有了本钱……”“根本没有花瓶……”“谁信?你白手起家,这么短的时间就腰缠万贯,谁信?你卖掉了那个元朝的花瓶……”他久久地盯着男人,内心慢慢地涌出一丝丝凉意。
很显然男人说谎了。
他记得很清楚,那天,男人放进垃圾箱里的那个塑料袋里,根本没有花瓶。
他绝不会漏掉。
那段时间,每一天,他都将那个臭哄哄的垃圾箱翻个底朝天。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在那里安静地坐了一会儿。
然后起身离开,放下他带来的很大一笔钱,这笔钱,远远超过那个花瓶的价值。
他告辞,离开。
走到门口,他扭头,看着呆立在那里的男人,认真地对他说:“你的确伤害了我的自尊。
却不是以前,而是现在。
”——摘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改动。
9 . 梳理情节,根据文意填写内容。
→得到帮助→→受到伤害10 . 按要求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似乎那个家至少二十年没有装修,地板翘起了角,水龙头“嘀嗒嘀嗒”地滴着水。
老式的家用电器,老式的厨房用具,老式的沙发和桌椅,男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十几年以前。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他低下头,不再说话。
他在那里安静地坐了一会儿,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