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签字):审核(签字):********************有限公司2017年11月11日目录评估报告编制说明............................................................... 1评估目的...................................................................... 2评估原则...................................................................... 3评估组织...................................................................... 4评估过程 (3)5风险评估范围.................................................................. 6危险源辨识....................................................................6.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2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3生产工艺过程危险因素辨识................................................6.4设备、装置危险因素辨识..................................................6.5储运过程危险因素辨识....................................................6.6 定量风险计算............................................................6.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7评估结果......................................................................7.1 物质类别评估结果........................................................7.2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评估结果..........................................7.3“两重点一重大”评估结果................................................. 8风险控制措施..................................................................评估报告编制说明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公司各类事故带来的灾难,我公司特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

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评估目的为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确保安全作业,由公司风险评价小组进行风险评估。

2评估原则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3评估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部等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表1风险评价小组名单4评估过程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2、收集分析资料、现场勘察3、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4、评估汇总交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5风险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主要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主要包括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工艺装置和储存设施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统的风险金性别是和分析。

6危险源辨识6.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略)6.2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略)6.3生产工艺过程危险因素辨识(略)6.4设备、装置危险因素辨识(略)6.5储运过程危险因素辨识1、罐组储存过程表6.5-1 罐区储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2、丙类仓库储存过程1)若库房的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房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漏雨进水,阳光直射,使危险化学品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若由于仓库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知识,或因储存场地缺少,而任意将性质相互抵触的危险物品混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若危险化学品容器的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会因泄漏而引起火灾事故,还可能因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而导致中毒事故。

4)有些危险化学品如长期不用,废置在仓库中,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因变质而引起事故。

5)若在储存过程中对着火源控制不严,如汽车排气管的火星、库房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的烟头等;或由于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撞击火花和太阳能、化学能,若电气设备不防爆或防爆等级不够,装卸作业使用铁质工具撞击打火,都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6)若在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采取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在仓库内改装打包,封焊修理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

7)若仓库建筑条件差,不适应所储存物品的要求,又未采取隔热降温措施,使物品受热;因仓储养护管理不善,仓库漏雨进水,使危险化学品受潮;盛装的容器破损,使物品接触空气等,均可能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

8)如果仓库未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14)进行防火分区,一旦发生火灾,将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附1.6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辨识1)毒害生产性毒物在密封状态下不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该评价项目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生产性毒物污染释放暴露源,这就可能对作业人员健康构成威胁。

这是一种慢性积累中毒,发现症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很难根治。

评价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产性毒物污染释放暴露源主要有:(1)原料输送、储存、加料过程;(2)容器破裂、燃烧爆炸引起的毒害物泄漏、扩散;(3)设备维修过程等。

生产性毒物通过下列3种主要途径吸收进入人体:(1)呼吸道。

这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途径。

毒物经呼吸道吸收后,可不经肝脏转化解毒即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中,分布于全身。

(2)皮肤。

有些生产性毒物可通过无损伤的皮肤及皮脂腺进入人体。

毒物经皮肤吸收后,可不经肝脏转化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3)消化道。

在生产环境中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的不多见。

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的毒物,大多经肝脏转化、解毒后才进入血液循环。

当生产性毒物进入到人体后,可能会产生的作用有: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带毒状态;其他职业病;致突变、致癌、致畸;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等。

2)噪声企业噪声主要来源于泵等机械设备。

长期接触强烈的噪声,会对作业人员的听觉造成损伤,并对神经、心脏、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使作业人员烦燥不安,或因听力、语言受到干扰,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国家标准GBZ2.2-2007规定,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和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均为85dB(A)。

3)高温、高湿评价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温介质、高温设备及管道等生产性热源,加之企业所处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所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温、高湿危害。

高温、高湿环境会引起作业中毒,会加速毒物的吸收,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会加速材料的腐蚀。

高温环境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可使材料、设备强度下降。

同时生产过程中涉及使用冷冻盐水,如发生冷冻盐水泄漏,则可能造成人员的低温灼伤。

6.6 定量风险计算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可接受风险标准》)要求,采用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安全评价与风险风险分析系统软件(定量风险评价版)对本项目进行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模拟计算。

本报告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选取的装置异丁烯埋地储罐按照调整后方案进行。

1、个人风险1)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个人风险是指假设个体100%处于某一危险场所且无保护,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

系统根据预设的个人风险标准,采用个人风险等值线填充的形式来进行模拟分析。

标准名称:表6.6-1 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2)本项目个人风险值计算根据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安全评价与风险风险分析系统软件(定量风险评价版)进行计算,本项目个人风险结果如下:图中:蓝色线:3×10-6/年3)结论从上图可知:本项目3?10-6/年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内无《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规定的高敏感场所(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重要目标(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西北方向有商品房等特殊高密度场所(人数≥100人)。

2、社会风险1)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社会风险是指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每年)的死亡人数,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标准名称:中国据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安全评价与风险风险分析系统软件(定量风险评价版)进行计算,本项目社会风险结果如下:其中虚线部分代表社会风险标准曲线,介于两条虚线之间的区域为“尽可能降低区”,上方的区域为“不可接受区”,下方的区域为“可接受区”,实线表示该区域的实际社会风险分布情况。

若社会风险曲线落在不可接受区,除特殊情况外,该风险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

若落在可接受区,风险处于很低的水平,该风险是可以被接受的,无需采取安全改进措施。

若落在尽可能降低区,则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风险,即对各种风险处理措施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决定是否采取这些措施。

通过定量风险评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产生的社会风险应满足图中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要求。

2)本项目社会风险值计算根据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安全评价与风险风险分析系统软件(定量风险评价版)进行计算,本项目社会风险结果如下:3)结论从上图可知,本项目风险一部分处于可接受区域,一部分处于尽可能降低区域内,说明本项目可能会对社会公众造成一定风险,应予以合理的控制,尽量降低风险,采用各种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方案进行弥补,有效的降低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