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绪论植物(Plant):在生物界中,营固着生活、具有细胞壁、自养的生物。

形态多样性:大小各异,形态多样。

结构多样性: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简单-复杂。

寿命多样性:短命植物、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木本植物。

营养多样性:自养:绿色植物;异养:非绿色植物:寄生、腐生生态多样性:陆生、水生;沙生、盐生、冻原植物。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界的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生物科学,包括形态结构的发展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类群的进化与分类、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或系统植物学:根据植物的特征和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演化顺序,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级类群的进化系统的科学。

植物分类的方法: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分类物种:分类学基本单位,指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并具有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

变型:形态特征变异相对较小的类型,如花色不同、花重瓣、单瓣的变异、叶片有无色斑等。

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来的,具有独特的经济性状,并达到一定数量。

植物形态学:研究植物的个体构造、发育及系统发育中形态建成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及开发的科学。

分子植物学:研究植物材料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的科学。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是建立在植物分类学、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孢粉学、细胞学、遗传学、植物化学、生态学和古植物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向日葵菊科一年生植物,原产北美,是重要的油料植物。

桔梗是桔梗科多年生植物叶对生。

大花草分布于苏门答腊,大花草科寄生植物。

天麻.,兰科腐生植物,其根状茎入药,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疼的作用,用以治疗高血压病、头疼、眩晕、肢体麻木、神经衰弱和小儿惊风等。

第一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生活周期:从种子开始,当种子成熟后,在适应的外界条件下萌发成幼苗,再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当植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顶芽或侧芽分化形成花芽,再进一步形成花、果实和种子。

器官: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由数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植物体的组成单位。

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根的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保护作用。

分泌粘滑胶质,减少阻力;平衡石(淀粉粒);外损内补。

分生区(生长锥、生长点):保持分裂能力。

伸长区:细胞长轴方向伸长,是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的过渡区。

成熟区(根毛区):根毛,前死后生。

共生关系:有些微生物甚至进入植物根内,与植物共同生活。

这些微生物从根的组织内取得可供它们生活的营养物质,而植物也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获得它所需要的物质。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建立起互相有利的关系。

根瘤:根瘤菌侵入根内形成的共生体。

根的生理功能:固着吸收输导贮存第二章茎:是连接叶和根的轴状结构,起源于种子幼胚的胚芽和胚轴,侧枝起源于叶腋的芽。

茎的形态特征:圆柱形、三棱形、四棱形和扁平形。

芽的概念:芽是幼态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包括茎尖分生组织及其外围的附属物,将来可能发育成枝和芽。

第三章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制造有机养料的营养器官。

叶脉:是贯穿于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和外围的机械组织,是叶内的输导组织和支持结构。

脉序类型:网状脉序羽状脉序掌状脉序平行脉序直出平行脉侧出平行脉叉状脉序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叶镶嵌:相邻两个节上的叶子决不会重叠,总是利用叶柄的长短变化和以一定的角度彼此相互错开排列,使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排列而不会重叠。

A、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B、使茎上的负载平衡。

异型叶性:由于生态条件的原因,使得同一植株上出现不同形状的叶子的现象。

落叶:落叶是植物减少水分蒸腾、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离层:靠近叶柄基部的某些细胞进行分裂,产生数层小型细胞,其胞间层黏液化并解体,细胞呈游离状态。

保护层:离层下面的细胞壁及胞间隙形成木栓质。

叶的生理功能: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3、吸收和分泌功能4、其他功能:繁殖、攀援、贮藏、保护、食虫。

第四章花:是一种不分枝且节间短缩的,适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是由花原基发育而来的,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生殖细胞,和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

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标志。

花柄(pedicel):花梗,是花着生的小枝,将花展布在一定的空间位置,是花与茎相连的通道。

花托(receptacle):是花柄顶端的膨大部分,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部位。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两被花、单被花、无被花)花萼:是花的最外一轮变态叶,由若干萼片组成。

(离生萼,合生萼(萼筒与萼裂片),距,副萼,宿存萼)功能:多为绿色,保护花蕾和幼果,进行光合作用。

色彩鲜艳,引诱昆虫传粉。

变态为冠毛,有助于果实和种子的散布。

花冠:位于花萼上方或内方,有颜色,由若干花瓣组成。

功能:保护作用,有些还助于花粉传送等。

结构:由薄壁细胞组成,无叶绿体,但有色素花色:有色体——黄,橙或橙红花青素——红,蓝或紫二者都有——绚丽多彩二者都无——白色花瓣在花芽内卷叠排列的方式:镊合状排列:花瓣边缘彼此相接近,但不叠盖。

旋转状排列:一片边缘盖于相邻一片边缘之外,依次回旋叠盖。

覆瓦状排列:一片或两片完全在外或在内。

雄蕊群(androecium) :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由多数或一定数的雄蕊组成,位于花冠的内侧,一般直接生在花托上。

雄蕊(stamen):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丝—细长,顶端和花药相连花药—产生花粉雌蕊:一个或多个心皮两侧边缘向内卷合或边缘互相联合而形成雌蕊。

雌蕊群: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位于花中央或花托顶部。

雌蕊:由一个或多个心皮组成。

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子房: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最主要的部分。

(由子房壁胎座(子房内着生胚珠的部位)胚珠组成)胎座类型: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顶生或悬垂胎座花序:是指花在花序轴上有规律地排列方式。

无限花序:主轴在开花时间可以继续生长,开花顺序基部向上方或边缘向中央。

总状花序:花轴单一,较长,自上而下着生有柄的花朵,花柄等长,开花顺序由基部而顶端。

有限花序:花轴顶花先开,限制花轴继续生长,各花开放顺序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也称聚伞花序。

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或正常的精细胞,但雌蕊发育正常,这种植物,称为雄性不育。

许多农作物上都能产生雄性不育,这样的植物在作物育种上称为不育系。

在杂交育种上有重要的作用。

胚珠的组成:胚珠是子房中的重要结构,因其受精后形成种子。

成熟的胚珠由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和合点等5部分组成。

成熟胚囊的结构:卵细胞(是一个高度极性的细胞,其细胞壁通常近珠孔端的最厚,接近合点端的逐渐变薄,形成具蜂窝状细胞壁或不具细胞壁。

细胞中有一个大液泡,位于近珠孔一端。

核大,位于近合点端。

卵细胞与两个助细胞成三角形排列,并与两侧的助细胞有胞间连丝相连。

)助细胞(结构也较复杂。

细胞器丰富,代谢活跃,核位于中央或偏向珠孔端。

近珠孔端的细胞壁较厚,而且向内形成不规则的片状或指状突起,致使质膜表面积扩大,这种突起叫做丝状器(filiform apparatus)。

助细胞的寿命通常较短,一般在受精作用完成后就解体消失。

助细胞可能有多方面的作用:①可从珠心吸收营养物质并转运到胚囊中:②可合成和分泌向化性物质,引导花粉管向胚囊定向生长;③在受精时,是花粉管进入胚囊的场所。

)3.反足细胞(其数目变化最大,许多植物的反足细胞是3个,但在禾本科等植物中,反足细胞常继续分裂成为一群细胞,多的可达300个。

反足细胞通常是单核的,也有双核或多核的。

细胞的代谢活跃,但寿命通常短暂,往往在胚囊成熟时即消失或残存痕迹,也有存在时间较长的,如禾本科植物。

反足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母体的营养物质并运到胚囊。

)4.中央细胞(是胚囊中最大的细胞,高度液泡化,具2个极核,受精之前或在受精过程中,两极核间发生融合形成一个次生核。

中央细胞的壁变异很大,与卵细胞接触处无壁,与反足细胞接触处有壁。

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细胞器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代谢活跃,通过胞间连丝与卵细胞、助细胞、反足细胞相连.)开花:当雄蕊的花粉粒和雌蕊的胚囊(或两者之一)达到成熟时,原来由花被紧包着的花就打开,露出雄蕊和雌蕊,这一现象称为开花。

传粉:成熟花粉粒从花粉囊散出,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是有性生殖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传粉,就不可能完成受精作用。

自花传粉:成熟的花粉从花粉囊中散出后,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self-pollination)。

如水稻、小麦、豆类、柑桔、桃、番茄等都是自花传粉植物。

异花传粉(cross-pollination):是指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或不同植株另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如玉米、油菜、苹果等。

在果树栽培中,不同品种间的传粉,以及农作物栽培上,不同植株间的传粉,也叫做异花传粉。

对自花传粉的适应:①花必须是两性花而且雌雄蕊位置较近,利于花粉落到珠头上。

②花粉囊和胚囊必须同时成熟。

③柱头与花粉必须亲和,对花粉粒的萌发没有障碍。

B.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①单性花(unisexual flower):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

如胡桃、蓖麻、菠菜、桑等。

②雌雄蕊异熟(dichogamy):两性花,雌雄蕊不同时成熟。

雄蕊先熟—玉米、梨、苹果等;雌蕊先熟—油菜、菾菜等。

③雌雄蕊异长(heterogony):一种植物产生2-3种两性花,其雌雄蕊长度互不相同。

二型花柱(dimorphic style)植物,如荞麦、报春花等;三型花柱(trimorphic)植物,如千屈菜属植物。

④雌雄蕊异位(herkogamy):两性花,雌雄蕊空间排列不同。

石竹科植物雌蕊高于雄蕊;百合科嘉兰属植物雌蕊花柱基部直角状向外折伸。

⑤自花不孕(self-sterility):花粉粒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或即使能萌发,但花粉管生长缓慢而不能到达子房受精。

花粉粒不能萌发,如向日葵、荞麦等;花粉管生长缓慢,如玉米、番茄等;花粉粒对自花柱头有毒害作用,如某些兰科植物。

异花传粉的媒介:1.风媒:依靠风力为媒介的传粉方式称风媒,其花称风媒花,被子植物中约有十分之一是风媒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板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