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随钻地层压力检测

随钻地层压力检测

第五节 随钻地层压力检测“正常”的地层流体压力大致等于流体液柱中的静水压力。

地层流体压力有时比静水压力高,有时比静水压力低。

两种“不正常”的压力条件都能引起钻井事故,而工业生产中最为关心的是异常高压,有时称之为地质压力。

一、 基本概念1、静水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静水压力是指单位液体重量与静液柱垂直高度的乘积。

与液柱的直径和形状无关。

静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10d H P h ⨯= 式中 P h -静水压力,kg/cm 2d -钻井液重量,g/cm 3H -垂直深度,m2、帕斯卡定律(Pascal ’s Law)帕斯卡定律阐述了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水压力大小相等。

通过流体可以传递任何施加的压力,而不随距离的变化而降低。

根据帕斯卡定律,静水压力在液柱中给定的深度上,作用于任何方向上。

3、静水压力梯度(Hydrostatic Pressure Gradient )静水压力梯度是指每单位深度上静水压力的变化量。

这个值描述了液体中压力的变化,表示为单位深度上所受到的压力。

其计量单位是kgF/cm 2/m 。

录井人员常用体积密度(g/cm3)来描述静水压力梯度,以便于同钻井液密度相对比。

静水压力梯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10V h PGP H P H == 式中 H PG -静水压力梯度,kg/cm 2/mP h -静水压力,kgf/cm 2P v -单位体积质量,g/cm 3H -实际垂直深度,m 。

应用体积密度(g/cm 3)时,静水压力梯度H G 的计算公式如下:V h G P L P H ==10式中 H G -静水压力梯度,g/cm 34、地层孔隙压力(Pore Pressure )地层孔隙压力是指作用在岩石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

对于现场计算,孔隙压力与流体液柱的密度及垂直深度有关。

对于正常压力系统的地层,给定深度的真实孔隙压力等于液柱压力与流体流动的压力损失及温度效应的总和。

计算孔隙压力的公式为: 10H d P f F ⨯=式中 P F -孔隙压力,kg/cm 2d f -流体密度,g/cm 3H -真实垂直深度,m5、地层孔隙压力梯度(Pore Pressure Gradient )地层孔隙压力梯度是指单位深度上地层孔隙压力的变化量。

计算公式如下:HP P F FG = 式中 P FG -孔隙压力梯度,kg F/cm 2孔隙压力梯度等于或接近于静水压力梯度时称为正常孔隙压力梯度;低于静水压力梯度时称为低压异常孔隙压力梯度,简称低压异常;高于静水压力梯度时称为超压孔隙压力梯度,简称超压。

后两种孔隙压力梯度都称为异常孔隙压力梯度。

同一地区,在不同的深度,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孔隙压力梯度。

孔隙压力的上限通常等于上覆岩层的压力。

6、上覆岩层应力(Overburden Stress)上覆岩层应力是指覆盖在该地层以上的地层基质(岩石骨架)和孔隙中流体的总重量所造成的压力。

在石油领域中,上覆地层应力的数值可用与钻井液密度等效的压力或压力梯度表示。

上覆岩层应力的计算公式为:10H S b ⨯=ρ 式中 S -上覆岩层应力,kg/cm 2;ρb -区间平均体积密度,g/cm 3;H -深度,m 。

岩石的体积密度与岩石骨架的密度、岩石孔隙流体的密度以及岩石孔隙度有关。

下面是有代表性的各种岩石、矿物和流体的体积密度:m f b d ρφφρ)1(-+⨯=式中 ρb -体积密度,g/cm 3;φ-孔隙度,%;ρm -岩石骨架密度,g/cm 3;d f -孔隙流体密度,g/cm 3;7、上覆岩层压力梯度(Overburden Pressure Gradient)上覆岩层压力梯度是指单位高度上的上覆岩层应力。

其计算公式为:∑∑=LS P OBG 式中 POBG-上覆岩层压力梯度,kgf/cm 2/m ;S -上覆岩层压力,kgf/cm 2;L -某段地层的厚度,m 。

8、基岩应力当一个固态的物体受到压力时,在其中某一点上测得的压力可能在不同的方向上并不相同。

基岩应力这个术语就是用来描述固体物质的压力分布的。

基岩应力的集中可以形成地层压力异常,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岩石破裂压力。

岩层的破裂压力又决定了油井的套管程序和允许使用的最大钻井液密度。

因此,基岩应力是在分析地层压力异常成因及参数分析计算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9、正常地层压力(Normal Formation Pressure)正常地层压力是由所在地层以上的所有流体所施加给该地层的压力。

上覆岩层压力全部由岩石骨架所承担,地层流体仅承载上覆孔隙液体的压力。

因为水是岩石中普遍存在的流体,一个给定深度的正常地层压力是地层水密度的函数。

地层水密度主要与地层水矿化度有关。

10、异常地层压力(Abnormal Formation Pressure )和压力异常(Pressure Anomalies )异常地层压力(Abnormal Formation Pressure)是指地层流体压力大于或小于计算所得的静水压力。

压力异常(Pressure Anormalies)是指任何地层流体液柱高度或密度与井眼中的流体液柱的差异所作用的结果。

从技术上讲:压力异常是“正常”地层流体压力,它与异常地层压力对井眼的效应是相同的。

对于任何异常地层流体高压,部分上覆地层载荷已经从岩石骨架转移到了地层流体中。

如果钻井液的压力低于地层流体压力,就会发生流体溢出,直到压力平衡为止。

这种流体溢出就是通常所说的井涌(KICK )。

11、当量钻井液循环密度(ECD-Equivalent Circulation Density )当量钻井液循环密度(ECD )是相当于井底循环压力(BHCP)的钻井液密度。

井底循环压力等于钻井液的静水压力加上以实际钻井液流速在环空中损失的压力(ΔPann )。

12、压差(Differential Pressure )压差(ΔP )是井底计算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差值。

即F BHC P P P -=∆式中 ΔP -压差,kgf/cm2;P BHC -计算井底压力,kgf/cm2;P F -地层压力,kgf/cm2。

ΔP 是在现场钻井活动中与其它许多活动有关的重要参数之一。

如果ΔP 是负值(P F >P BHC ),可能会产生如下结果:①来自地层的油气侵入井眼。

②钻速(ROP )加快。

③非渗透岩层坍塌。

④渗透性岩层发生井涌。

⑤软岩层出现井眼跨塌。

如果ΔP 的值接近于零(P F =P BHC ),可能会产生如下结果:①岩屑中有较好的气体显示。

②由于循环暂停和钻杆的运动,钻井液柱压力下降,出现起下钻气体显示。

如果ΔP 是正值(P F <P BHC ),可能会产生如下结果:①钻速(ROP )降低。

②由于钻井液对地层的冲洗,渗透层的气体显示较差。

③由于钻井液对地层的冲洗,电测响应差。

④使钻井中的固体物质注入地层孔隙中,储层被破坏。

⑤可能从地层已有的裂缝中发生井漏。

在大多数钻井条件下,ΔP必须大于零。

这样做虽然会导致钻速小于最优钻速,但可以使钻进过程中井涌发生的可能性变得最小。

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较小的正压力差,可以补偿起下钻时的抽汲压力降。

13、地层破裂压力(Formation Fracture Resistance)地层破裂压力或地层抗破裂压力,是将地层压裂所需要的液柱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是石油工业上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

油井开采中常常故意压裂储层岩石以增加低渗层的产量。

但是,钻井过程中发生的地层岩石被压裂破碎却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甚至可以使油井报废。

当钻穿异常高压带时,钻井人员必须提高钻井液的密度以平衡地层流体压力。

可是,钻井液的循环压力却不能大于井眼中最弱的岩层的破裂压力。

对应于不同的深度,把一口设计井的所有的破裂压力值绘成一幅曲线图,用来描述破裂压力梯度。

破裂压力梯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下技术套管的深度,确定控制井涌时的最大环空压力,实施增产措施时,控制人工破碎储层的压力。

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给定的裸眼井中,最软的岩层往往是位于最后一层套管鞋下面的第一个渗透层。

如果钻井液压力大于破裂压力,该岩层就会发生井漏。

井漏的发生又可能导致在漏失层的下部负压差的出现,可能引发井涌或井喷。

因此,就限定了有一个极限的深度,即在没有下入另一层套管的情况下,在异常压力带可以钻达的最大深度。

14、泄漏试验(Leak-Off Test)地层泄漏试验是在现场确定裸眼井段允许使用的最大钻井液密度的一种试验方法。

在新下入套管位置以下钻入几米,由钻井施工人员进行测试。

如果在这之下没有更高渗透率的岩层存在,这部位就是最软的部位。

测试的结果,转换成相应的钻井液密度,从而确定该层位在不发生井漏的情况下允许使用的最大的钻井液密度。

作业公司通常仅在一个新区的最先打的几口井才作泄漏试验。

这项测试应当在下入套管的坚硬地层以下的第一个孔隙地层里进行。

测试包括在地面关井,然后加压,至到钻井液开始注入地层。

典型的漏失测试包括如下步骤:(1)下套管固井后,下钻循环,试压,再钻穿套管鞋,钻入套管鞋下面新的地层最少3米。

(2)起钻到套管鞋。

(3)使钻头位于套管鞋深度,停泵,使钻井液静止,关闭方钻杆旋塞及防喷器(环空及钻杆防喷器心子)。

(4)使用固井设备从节流管线缓慢地向井眼环空注入钻井液。

注钻井液过程中注意压力的变化以及注入钻井液的体积。

(5)在钻井液开始挤入地层之前,压力的增加基本上是呈线性的。

开始脱离线性变化那一点的压力就是漏失压力。

(6)继续注入钻井液后压力曲线变得平缓,至到压力不再增加。

在压力不变的那点上,就开始向地层孔隙和裂缝中注入钻井液。

出现这种现象的那点的压力就是注入压力。

(7)到达注入压力点,立即停泵,关闭节流管线,注视压力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关闭压力将下降,到达一个略高于漏失压力的平衡点。

该平衡点上的压力叫做放压压力。

应监控测试过程中注入的钻井液的量以及放压以后回收的钻井液量;损失部分或全部钻井液意味着地层的漏失或固井失效。

(8)维持放压压力几分钟以确保没有岩层破裂发生。

(9)如果放压压力保持不变,打开节流阀排出剩余压力,钻井可继续进行。

测试结果可能很难解释。

偶尔,软地层可能完全漏失,操作者必须进行处理才能继续钻进。

记住,井漏发生处是整个垂直井深中最弱的点(常常位于套管鞋下),不一定是井底。

漏失压力确定了漏失点的井底压力,据此可以确定所允许使用的最大钻井液密度(ECD )。

图3-24 地层泄漏试验压力演变图漏失井底压力:LOT BH P H d P +⨯=10式中 P BH -井底压力,kgf/cm 2;d -钻井液密度,g/cm 3;H -垂直深度,m ;P LOT -漏失压力,kgf/cm 2。

最大允许使用的钻井液密度(dmax ):HP d BH 10max ⨯=泄漏试验有可能会引起地层完全破裂,因此,有时使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即所谓的地层完整性测试(Formation Integrity Test )或者叫地层注入测试(FIT -Formation Intake Test )来代替地层泄漏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