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实物商品的整体一般是由工业商品、农业商品、消费品构成的。
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
3、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
4、商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科学实验、现场实验、技术指标分析、社会调查、对比分析。
5、商品学在其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技术商品学、经济商品学。
6、在表现形式上,商品质量由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附加质量构成。
7、人们对商品质量要求重点关注的是商品的适用性、卫生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经济性、美观性和信息性等。
8、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运输、装卸、储存、销售服务。
9、PDCA管理循环包括计划(Play)、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
10、按所检验商品的相对数量不同,检验可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和免于检验。
11、随机抽样法是目前被广泛产用的且众所公认最为合理的抽样方法。
12、检验商品品质的方法很多,通常分为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两大类。
13、商品质量分级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有百分法、限定记分法和限定缺陷法三种。
14、生乳是指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
产犊后7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作为生乳。
15、灭菌乳是指以牛乳(或羊乳)或复原乳为主料,不添加或添加辅料,经灭菌制成的液态产品,它包括超高温和保持灭菌乳两大类。
16、发酵乳是指以生牛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制成的PH降低的产品17、奶油(黄油)是指以乳和(或)稀奶油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不小于80%产品。
18、根据我国茶叶加工分为初、精致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将茶叶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部分,其中毛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
19、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方法各不同,但基本工序相同,即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
20、茶多酚与茶叶得色、香、味有直接关系,它是决定茶汤滋味和颜色的主要成分,是茶叶质量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21、茶汤的苦味是由咖啡碱产生的,他在生理上能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兴奋,强心利尿,并有助于消除疲劳。
22、根据原料的来源不同,纺织纤维可分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机纤维。
23、合成纤维五大纶是指条轮、锦纶、腈纶、丙纶、氨纶。
24、棉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
25、在化纤中,合成短纤维称为纶,纤维素短纤维称为纤。
26、在商业习惯上,常将织物商品分为机织物、针织物、其他织品三大类。
27、织物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准备、织造、整理三道工序。
28、服装质量的具体要求包括适应性、审美性、舒适性、卫生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
29、服装按用途和功能可分为工作服装、生活服装、运动服装。
30、日用工业品是指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使用也需要的工业品。
俗称日用百货31、一般情况下,日用工业品商品的主要成分包括金属成分、无机化合物成分、有机成分。
32、对塑料制品的品种鉴别方法有感官鉴别法和燃烧鉴别法。
33、塑料制品是由以树脂为主要原料生成的塑料粉或颗粒,经过成形,有的还经过修饰装配等加工而制成的日用工业品。
34、塑料按其受热加工性能不同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35、合成洗洁剂的感官质量指标主要有色泽和气味、稳定性、流动性、吸潮结块性等。
36、我国洗衣粉为PH为9.5~11.0,碱性较强,适于洗条棉麻,对羊毛、丝绸等织物则不宜。
37、餐具洗洁剂指专门用于洗洁碗碟和水果蔬菜的合成洗洁剂,属于轻役型,为液态洗洁剂,碱性小,泡沫多,使用方便,各种成分的无毒安全性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及有关卫生法规的规定。
38、洗衣粉标准中又分为有鳞和无磷两类,其中无磷适用于禁磷地区使用。
二、选择题:1、对商品进行分类时()是最重要的。
C、明确分类的商品集合体所包括的范围2、选择商品分类标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A、满足分类的目的和要求B、对商品进行科学定义 E、能囊括分类的全部商品3、能用于商品编码的符号有()A、字母 B、数字 C、字母和数字 D、条形符号构成的图形4、商品目录的种类很多,可分为()。
B、国家标准目录C、部门商品目录D、企业(单位)商品目录5、HS编码制度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类。
C、216、HS编码子目号第4位与第5位数字间有一个圆点,其前面的4为数字表示该商品的()。
B、品目号7、商品质量监督根据其主题的不同有()。
C、38、商品质量认证申请、审批有四个程序:①检查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②审查批准商品质量认证;③产品检验;④企业申请。
其正确的顺序为()。
A、④①②③9、国家对商品的质量监督属于()监督。
A、技术性10、以下选项中,内容最为完整全面、集中了各项认证体制的优点、被成为典型的质量认证制度的是()。
B、工厂抽样检验11、鲜活食品进行储存时对呼吸作用的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A、保持有氧呼吸12、控制和调节仓库温、湿度的主要方法有()。
A、密封B、通风E、吸潮13、在一昼夜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A、12—14时,零时前后 C、12—14时,凌晨日出前14、商品发生溶化是因为它具有()性能。
B、吸湿性和水溶性15、仓库中的湿度管理主要是指()的控制和调节。
A、饱和湿度B、相对湿度C、绝对湿度D、露点16、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是()。
B、具有营养价值C、具有较好的色、香、味D、具有较好的外观形状E、符合卫生要求17、下列食品中,()属于碱性食品。
D、豆制品18、下列选项中,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组是()。
A 、维生素A 、D 、E、K19、下列选项中属于葡萄酒的是()。
A、白兰地20、低度酒的酒精度是()。
B 、20°以下21、黄酒属于()。
B、中度酒22、中浓度的啤酒为11—12,是指()。
A、原麦汁浓度23、以下选项中,综合性能最为优良的合成纤维是()。
C、涤纶24、强度最大的天然纤维是()。
B、麻纤维25、具有天然卷曲的纤维是()。
B、羊毛26、公制号数越大,纱线越(),英制支数越大,纱线越()。
B、细A、粗27、棉纱的细度用()表示。
D、公制支数28、以下选项中,属于针织品的是()。
C、毛巾29、以下选项中,属于纺织品组织结构合理性的内容的是()。
A、织物的紧度、密度、幅度、匹长等30、洗条方法中水洗的图形符号是()C、31、175/88A体型属于()体型A、标准32、以下选项中,属于高分子的商品有(),他们中含有的合成树脂、橡胶痉、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都是高分子有机成分。
A、塑料制品 B、橡胶制品 C、皮革制品33、以下选项中,属于低分子有机成分的商品有()A、肥皂 B、合成洗条剂 C、石油产品34、下列塑料制品中有毒,不宜用来制作食品包装或餐具等的是()C、聚氯乙烯35、下列塑料制品中,强度和硬度较好的是()C、聚氯乙烯36、对塑料日用品的基本要求有()B、无毒卫生 D、具有较好的外观形状37、外观是水晶,透明度高,色彩鲜艳,有韧性敲击时声音发闷,用柔软物摩擦制品表面产生水果香味,并且康破碎能力是普通玻璃的10倍的塑料制品是()D、有机玻璃38、按污垢洗洁难易程度不同,合成洗洁剂可分为重垢型洗洁剂和轻诟性洗洁剂两种重垢型洗洁剂是指产品中含有()可用来除去难易脱落的污垢。
B、大量的多种助剂39、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的大小直接影响其用途,一般轻役型洗洁剂的PH应接近中性,重役型洗洁剂的PH可达()C、9~10.540、肥皂的水溶液呈()对蛋白质纤维有损伤,使用时应注意只能用手洗洁棉麻及化纤维制品,不宜洗洁丝毛制品。
A、碱性41、洗衣皂的外观质量要求有()A、色泽B、外观D、气味三、名词解释:现代商品整体概念:指的是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
P6商品分类: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志,按照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的原则,将某集合总体科学、系统第逐次划分成若干概括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部分,知道划分成最小单元的一种方法。
(P15)商品条形码:指的是由国际编码协会(ENA)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的标识代码的条码,包括ENA商品条码(ENA—13商品条码和ENA---8商品条码)和UPC商品条码(UPC—A商品条码和UPC---E商品条码)。
P19商品质量:商品适于其用途所需的各种特性的综合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是生产商品质量的反映。
(P31)商品质量管理:指的是以保证商品应有的质量为中心内容,运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对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使用户得到满意的商品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P39商品质量法规:指有关商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令、规定、条例的总称。
P39商品标准:对商品质量和有关质量的各个方面所规定的典范或准则,他是平价商品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P44商品标准化:指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制定、发布以及实施商品标准的活动。
P54国际标准:由国际权威机构或组织制定的,并为国际所承认和通用的标准。
P46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Y又称自愿性标准,具有指导生产和流通的作用,也要积极加以推行,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P45)商品检验:商品交易的一方或中立、公正的第三方,借助于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有关的标准、合同、信用证、法律等规定对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等进行检验,并作出合格与否,验收与否的决定的一系列活动。
(P59)第三方检验: 又称公证检验、法定检验。
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
P61商品抽样:也称取样、采样或拣样,是按照技术标准或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和工具,从整批商品中随机采集一小部分在质量特性上都能代表整批商品的样品的过程。
P61商品品级:对同一品种商品按其达到质量指标的程度所确定的等级。
P69商品质量监督: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商品质量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
P74商品质量认证:又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
P78商品包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P84)商品包装标志:为了便于商品的流通、销售、选购和使用,用某种特定的文字或图形在商品包装上制定的特定记好或说明。
P87商品储存:商品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暂时停泊和存放过程。
P100商品运输:指借助于各种运输工具实现产品有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空间位置的转移。
P105商品养护:根据库存商品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对商品进行有效保养与维护,以保持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