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1分×15空=15分)
1.商品学是以商品客体为研究对象,以_________中心内容,研究___________的科学。
2.商品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_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阶段。
3.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有简化、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4.表示_________标志。
5.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IEC是___________的简称。
6.以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作为分类标志,可分为________包装和_______包装。
7.EAN条码又称________条码;UPC条码又称________条码。
二、不定项选择题(2分×5题=10分)
1.标志是()
A.电子元器件专用合格认证标志
B. 电工产品专用安全认证标志
C. 环境标志
D. 生态标志
2. 鞋分成雨鞋、凉鞋、运动鞋等时,是按()作为其分类标志的。
A. 原材料
B.生产加工方法
C.用途
D.主要成分
3. 包装标志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A.文字标志
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C.收发货标志
D.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E.图形标志
4.包装标志按内容和作用,可分为()
A.文字标志
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C.收发货标志
D.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E.图形标志
5.爆炸品标志的颜色是()
A.上白下红印红色
B.上红下白印红色
C.上红下白印黑色
D.上白下红印黑色
三、判断题(2分×5题=10分)
1.()分期付款是一种支付方式,不是商品附加物。
2.()商品社会属性(除商品价值之外)构成了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基础。
3.()霉腐变质性属于商品的化学属性。
4.()商品自然属性构成了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5.()通过调节密封环境中气体的成分来达到防霉腐和保鲜的方法是气相防霉腐法。
四、名词解释(4分×5题=20分)
1.商品
2. 全面商品质量
3. 商品条形码
4. 商品包装
5. 商品储存
五、简答题(5分×6题=30分)
1. 商品有哪些基本特征?
2. 简述商品质量监督的类型和形式。
3. 简述商品分类的原则。
4. 哪些商品不能全数检验而只能抽样检验?
5. 简述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
6. 如何防治商品腐蚀?
六、论述题(15分)
为什么说集装箱的出现和发展,是包装方法和运输方式的一场革命?
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1分×15空=15分)
1.商品质量商品使用价值
2. 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
3. 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
4. 安全认证
5. 国际电工委员会
6. 运输销售
7. 国际物品通用产品
二、不定项选择题(2分×5题=10分)
1.A
2.C
3.AE
4.BCD
5. D
三、判断题(2分×5题=10分)
1、( X )
2、(√)
3、( X )
4、(√)
5、( X )
四、名词解释(4分×5题=20分)
1.商品:商品是指用来交换(1分),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需要(2分)的劳动产品。
2. 全面商品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评价商品使用价值优劣程度的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分)、商品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商品满足明确需求和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综合(2分)。
3. 商品条形码:又叫条码,是由一组宽窄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平行线条及其相应的字符,(2分)并依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条空图形(2分)。
4. 商品包装:商品包装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2分),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1分);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分)
5. 商品储存:是指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暂时滞留的存放(4分)
五、简答题(5分×6题=30分)
1.答:劳动的产物(1分);具有使用价值(1分);必须经过交换(1分);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2分)
2.答:我国的商品质量监督有国家质量监督、社会质量监督和用户质量监督三种(2分);商品质量监督的形式大致可分为抽查型质量监督、评价型质量监督、仲裁型质量监督三种形式(3分)。
3.答:首先,要能够满足分类的目的和要求,即为了方便和适用,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的选购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分);其次,要能够划分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商品,同时还留有补充不断出现的新产品的余地。
(2分);再次,要能够从本质上表现出各类商品之间明显区别(1分)。
4.答:凡属破坏性试验或经检验后可能使商品体受到损害项目的商品,不能全检(2分);对不易分成单位体的连续商品,不可能全检(1分);凡属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检验项目即或不带破坏性,也不能全检,因为经济上不合算,检测结果不见得可靠(2分)。
5.答:计划阶段,包括找题订题、找因、找主因、找定计划(2分);执行阶段(1分);检查阶段(1分);处理阶段,包括标准化巩固成果、遗留问题转下循环。
(1分)
6.答:(1)对制品进行表面处理。
如抛光、钝化、涂油、喷漆、搪瓷、电镀等,以增强商品自身的耐腐性能。
(2)干燥空气封存。
采用密封袋盛装商品,并在袋内放入适量烘干的硅胶等干燥剂,以吸收水分。
(3)干燥除氧封存。
即采用干燥剂、去氧剂,隔离易致腐蚀的水汽和氧气。
(4)使用气相防锈剂。
六、论述题(15分)
答:集装箱是集合包装最主要的形式,是指具有固定规格和足够强度,能装入若干件货物或散装货的专用于周转的大型容器。
由于集装箱作为容器,本身具备许多传统包装不具备的特点。
如:
(1)材质坚固耐久,强度大,能多次重复利用;(1分)
(2)作为一个坚固的包装容器,中途转运时内装货物不必换装;(2分)(3)装卸搬运时作为一个整体,利用特殊工具能大幅度提高装卸与搬运的速度;(2分)
(4)容器大,具有1立方米以上,且整齐划一,便于货物装卸和堆码,有也有利于充分利用车、船、货场等的容积。
(2分)
集装箱的出现对运输的意义:
(1)集装箱结构牢固结实,密封性好,能够保证运输商品的运输安全;(2分)
(2)能节省商品的包装费用,简化理货手续,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2分)
(3)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联运,实现“门对门”运输,提高装卸速度,加快了运输工具的周转,减少了商品在运输环节的滞留;(2分)(4)能够实现装卸的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实现运输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因此集装箱的出现和发展被称为商品包装方法和运输方式的一场革命。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