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Word版

“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Word版

农业“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一、判断题(共20题,每题1.5分)1、根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2、《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中对乡镇人民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未做任何规定。

(×)3、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安全状况改善且符合相关标准后,也不得做相关调整。

(×)4、农业投入品经营者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或者伪造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相应罚款。

(√)5、开展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时,应当收取相应的检测分析费用。

(×)6、农产品生产者在使用完各类农业投入品后,不得随意丢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7、农产品批发经营者应当建立农产品购销台账,如实记载农产品的名称、来源、销售去向、销售数量等内容。

农产品购销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8、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专(兼)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与交易量和交易种类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并对进场交易的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

(√)9、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有关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未建立或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的,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10、农产品批发市场未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检检测的,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责令改正,并处相应罚款。

(√)11、《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所称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耕地环境等构成的满足农作物安全和持续产出的能力。

(√)1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耕地质量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控告。

(√)13、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组织耕地使用者维护田间基础设施,改善耕作条件。

(√)1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变动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基础设施和永久性标志。

确需变动的,应当经设立监测点的耕地质量工作机构同意,所需费用由提出变动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

(√)16、对在耕地质量建设、保护以及相关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

(√)17、有些新开发、复垦和整理耕地项目无需安排相应资金用于地力建设。

(×)18、耕地使用者不得使用依法应当登记而未登记的肥料、农药,防止对耕地造成污染。

(√)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以及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耕地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时,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拒绝。

(×)20、向耕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并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不追究刑事责任。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第1-15题为单选题,第16-20题为多选题)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应当按照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检测。

(C)A、一B、二C、三D、四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提出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建议,经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报批准并公布。

(D)A、市级人民政府B、省级农业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民政府3、《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规定:应当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长调节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A)A、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4、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记载内容包括:( D )A、农业投入品名称、进货来源、进货日期、进货数量B、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准文号C、销售日期、销售去向、销售数量、销售人员D、以上选项都是。

5、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 B)A、一B、二C、三D、四6、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农产品生产中所禁止的?( D)A、将人用药品作为兽药使用B、使用农药进行捕捞、捕猎C、收获、屠宰、捕捞未达到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的农产品D、在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生产非禁止生产的农产品7、农产品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 A )A、二B、三C、四D、五8、按照《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规定,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时,被抽查者拒绝接受抽查的,农业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B )A 、按照不合格产品判定B 、对其农产品禁止销售C 、直接销毁其农产品D 、对其农产品无害化处理9、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有关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 后,方可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 A )A 、计量认证和考核合格B 、计量认证和能力验证C 、考核合格和实验室认可D 、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和耕地质量状况,编制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中长期规划,报 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 C )A 、 省级B 、上一级C 、 本级D 、中央11、耕地灌溉用水应当符合国家 质量标准。

( B )A 、工业用水B 、农业用水C 、生活用水D 、渔业用水12、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应当设立 标志。

( A )A 、永久性B 、临时性C 、 阶段性D 、长期性13、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每 年组织开展一次全省耕地质量详查,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建立耕地质量档案。

( B )A 、 三B 、五C 、 十D 、十五14、损毁周边耕地耕作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修复;逾期未修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修复,修复费用由当事人承担,并处以 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 B )A 、一千B 、二千C 、五千D 、八千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向本级人民政府和 农业、环境保护、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结果报告以及建设与保护建议。

( B)A 、省级B 、上一级C 、本级D 、国家16、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中长期规划应当与 、 、 相衔接。

( ACD )A 、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B 、产业规划协议,就监测点的 、 、等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 ABD )A 、设立B 、保护C 、 撤销D 、补偿19、省人民政府 、 、 、 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补充耕地质量提升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 ABCD )AC)A、查封B、拍卖C、扣押D、没收三、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1、《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自2011 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管理,开展例行监测、监督检查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指导,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对农产品产地安全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工矿企业周边的农产品生产区、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产品生产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两旁的农产品生产区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区域设置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点。

5、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指导和监督农产品生产。

6、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长调节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遵守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制度和规范,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业投入品。

7、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向农产品采购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质量合格证明和产地证明。

8、农产品生产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在生产活动中应当建立完整的生产过程和受检过程记录。

9、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应当具备有效的产地(检疫)证明、检测报告或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证书复印件(需加盖获证单位公章)。

无产地证明、检测报告或者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农产品,经现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交易。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11、耕地使用者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持和培肥地力。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受让方应当承担耕地质量保护的义务。

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其所属的耕地质量工作机构承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评价等有关具体工作。

13、高标准农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特殊保护。

14、补充耕地质量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定,出具质量评定意见,作为省国土资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项目验收的依据。

15、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农业、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组织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

20、设区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三月底前,向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供上年度占用耕地的区位和面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占用耕地的质量状况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

江苏省农业“六五”普法知识竞赛试题答题卡单位:姓名:职务:一、判断题(请在括号中打“√”或“×”)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二、选择题(请填写正确答案序号)1、()2、()3、()4、()5、()6、()7、()8、()9、()10、()11、() 12、()13、() 14、()15、()16、() 17、()18、()19、()20、()三、填空题(请对应题目序号填写答案)1、 2、3、 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20、(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