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三线表的绘制方法
在一个word文档里操作如下: 表格→“插入”→ “表格” →输入行数和列数 ,点击确定→点击表格左上角的小方块,全选表格 →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 →在预览框内,将顶 线点击1次→在宽度选项里面选择1 ½ 磅→在预览框 内,将顶线点击1次,使之加粗,再点击底线,使之 加粗,点击每一条竖线,使他们消失→将除了第一 行的全部表格选中,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 → 在预览框内单击“中间的横线”,让其消失,点击 确定→点击表格左上角的小方块,全选表格→选择 “单元格对齐方式”,单击最中间的一个键→ 输入 数据→完成
袋子中取5个果子进行Vc含量测定。
如下方式填写数据,按照上一例中折线图的做法,却绘制成下图:
调整方式,如此输入数据,再次绘制折线图:
我们用同一组数据,绘制柱状图,比较同 一组数据的2种不同作图效果:
柱状图作图方法: 在excel表格里,将数据全部选中→点击图表 向导→选择“柱状图”,点击下一步→看数据区 域无误,点击下一步→输入图表标题、X轴、Y轴 的名称,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将图表的标题 移动到最下面,并根据需要,对图进行调整。
69.7
70.3 70.4 71.2
3
1 6 4
3%
1% 6% 4%
77.6
78.0 78.8 79.5
1
1 3 3
1%
1% 3% 3%
72.0
72.7 73.5 74.0 74.3 74.7
7
7 11 1 8 1
7%
7% 11 % 1% 8% 1%
80.3
80.5 81.2 81.6 83.4 总数
85
70 100 85 70
正交试验设计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 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 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 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 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 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表2 不同保水剂和水肥组合对西瓜株高、叶面积、茎粗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五、实验误差的控制
1、校正仪器 2、采用科学的实验设计 ①设置重复实验 ②随机化实验 ③局部控制实验 ④对照实验 ⑤对比性实验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2、正交试验设计 • 3、三线表 • 4、标准差
O(∩_∩)O谢谢
O(∩_∩)O 谢谢!
1
2 1 2 1 100
1%
2% 1% 2% 1% 100.0
从此表中可见,女大一新生血清蛋白含 量的变异情况,即血清蛋白最高为83.4g/L,
最低为64.3g/L,平均为73.3g/L.由频次分布
可见73.5g/L出现的频次最高为11。
例3:比较不同倍性水稻的谷粒性状(数据见excel表格), 利用excel,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和标准差。 标准差(s),也称标准偏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 距离的平均数,用s表示,英文名称standard deviation(SD),标准差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 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 程度越大,距离平均值越远,越不精确,反之,标准差越 小,代表实验的数据越精确。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路线
1、从实际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 2、广泛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根据现有的条件,设计出一条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 案。 4、对此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假设可能出现的情况。 5、进行试验。 6、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正。 7、实验完成,得出结论。 8、把得到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三线表
实验测量和计算数据是科技论文的核心内容,三线表 作为数据表述主要形式之一的表格,因具有鲜明的定量表 达量化信息的功能而被广泛采用。三线表以其形式简洁、 功能分明、阅读方便而在科技论文中被推荐使用。
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没有
竖线。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栏目线为细线。当然,三 线表并不一定只有3条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但无论加 多少条辅助线,仍称做三线表。
四、举例讲解
例1: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在西瓜无土栽培中的节水节肥效果。首先进 行正交试验设计:
表1 试验中各个处理的水用量,肥用量及保水剂用量
处理 CK 保水剂用量/% 0 水肥相对用量/% 100
T1
T2 T3
0
0 0.6
85
70 100
T4
T5 T6 T7 T8
0.6
0.6 1.2 1.2 1.2
血清蛋白 出现次数 概率 含量
64.3 65.0 67.2 67.3 68.0 68.8 1 2 1 4 2 3 1/100=1 % 2/100=2 % 1% 4% 2% 3%
75.4 75.6 75.8 76.5 77.2 7 1 1 5 7 2 7% 1% 1% 5% 7% 2%
例5: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防腐保鲜剂以其 广谱、高效、无毒副作用、无化学残留和污染,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分别用高良姜提取液、大黄提取液、高良姜提 取液与大黄复合提取液浸泡新采摘的甜樱桃5min ,每500克装一袋,每个处理为3袋,并重复3次
,以蒸馏水浸泡5min为对照。每隔三天,从每个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实验 对照、自身对照和历史对照。 2、重复原则:即研究对象要有一定的数量 ,或者说样本含量应足够。 3、随机化原则:即应保证每个实验对象都 有同等机会进入实验或接受某种处理。 4、均衡原则:即各处理组非实验因素的条 件基本一致,以消除其影响。
通过excel的计算,填下列表格 谷粒长 二倍体 7.34 ~ 7.86 7.58±0.16 四倍体 8.24 ~ 9.14 8.73±0.22 增减率 +15.17%
最小值:MIN 平均值:AVERAGE
谷粒宽 2.22 ~ 2.5 2.36±0.06 2.44 ~ 2.76 2.59±0.1 +9.75
圆粒 高茎 黄色 灰色 饱满 绿色
花的位置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1
基本内容 一、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路线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四、举例讲解(5个重点实例) 五、实验误差的控制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
一、为什么要学习实 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在对一个实际中的问题研究分析前,就如何开 展实验,实验方案的具体细节都要进行科学合理 的规划和设计。正如盖房子需要图纸一样,做实 验也是一样,有了实验设计,一方面保证了实验 结果的可靠准确,一方面减少了工作量。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所取得的实验数据进行 整理、归类和处理,必要时建立相应的模型,以 便于控制和预测。通过实验,我们揭示了自然科 学里的客观规律,也激发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同时,我们也能够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造福。
F2的表现 性状 显性
种子的形状 茎的高度 子叶的颜色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的颜色 (未成熟)
隐性 5474 787 6022 705 882 428 皱粒 矮茎 绿色 白色 不饱满 黄色 1850 277 2001 224 299 152
显性:隐 性 2.96:1 2.84:1 3.01:1 3.15:1 2.95:1 2.82:1
日产蛋率=每日实际产蛋数/种鸭只数×100%
利用excel绘制折线图:
绘制折线图的方法: 在excel表格里,将数据全部选中→点击 图表向导→选择“折线图”,点击下一步→
看数据区域无误,点击下一步→输入图表标
题、X轴、Y轴的名称,点击下一步→点击
完成→将图表的标题移动到最下面,并根据
需要,对图进行调整。
例2:调查某大学女大学生新生的血清蛋白含量,随机从 名单中挑选100名,不考虑其外貌、专业、年龄,测定 她们的血清蛋白含量(g/L),结果如下:
74.3 74.3 64.3 76.5 74.3 74.7 70.4 72.7 76.5 71.2
73.5 75.8 75.8 70.4 76.5 65.0 77.2 73.5 72.7 69.7 73.5 65.0 80.3 71.2 77.6 76.5 68.8 73.5 77.2 68.0 75.8 75.8 68.8 76.5 70.4 71.2 81.2 74.3 71.2 69.7 68.0 73.5 75.0 72.0 69.7 74.3 73.5 73.5 75.8 75.8 68.8 81.2 75.0 70.4 68.0 74.0 72.0 76.5 67.3 72.0 75.0 74.3 73.5 79.5 73.5 81.6 75.4 72.7 72.7 67.2 76.5 72.7 67.3 67.3 67.3 72.7 78.5 73.5 75.0 72.7 81.6 70.3 74.3 73.5 79.5 70.4 83.4 75.0 76.5 70.4 75.8 65.0 74.3 73.5 75.0 72.0 64.3 75.8 80.3 69.7
例4:酪酸菌能够在数量或种类上补充肠道内 的正常微生物菌落,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 态平衡,产生多种酶类和维生素,提高动物 对饲料的利用率。 选用10月龄的种鸭1000只,随机平均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基础日粮参照 种鸭饲养标准配制,试验组在对照日粮基础 上添加0.2%酪酸菌。在1-34天试验组添加 酪酸菌,35天后试验组恢复为基础日粮。
谷粒厚 1.38 ~ 1.9 1.74±0.15 2.04 ~ 2.3 2.16±0.07 +24.14%
最大值:MAX 标准差:STDEV
函数计算的一般方法: 打开一个excel表格,选择一个打算 存放数据的空白格→单击“自动求和” →选择“其他函数” →选择自己需要 的那个函数,点击确定→用鼠标选择需 要进行计算的数据集,点击确定→计算 结果就在最开始选择的那个空白格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