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2011山东高考真题基本能力(解析版)

地理:2011山东高考真题基本能力(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试题与评析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队形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神奇壮丽的大自然,生命的摇篮,孕育着万物茁壮成长。

1.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江上如画,景象万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起潮落与月球密切相关C.“月下檐西,日出篱东”,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绕地球运动周期相同D.“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南坡暖北坡寒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答案:B解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不是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

故A不正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一轮明月是指满月(望月),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我们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每到涨潮时,钱塘江会掀起巨大波涛,如万马奔腾其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

故B正确。

C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其实是地球由西向东自转,所以看起来太阳、月球和天上的星星就是从东方升起而西方落下。

D是指北半球。

评析:本题以地球为题材,对诗歌的理解为选项,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涉及到生物物理的考点。

要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气候对自然景观影响颇多,“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选项描述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答案:B解析:天气通常是指某个地区短时间(几小时到几天)的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如某市某日"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4℃、午后有雷阵雨"就属于天气概念;而气候是指某个地区较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或更长时间)内气象要素的统计状态,一般也可以理解为气候是某个地区天气的平均状况及变化特征,如某市"年平均气温为11.8℃、年平均降水量577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0.6℃(出现在1961年6月0日)、极端最低气温27.4℃(出现在1966年2月22日)",则属于气候概念。

评析:本题通过对人们司空见惯的“气候”与“天气”差异,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3.画家常常用画笔表现神奇的自然。

油画《黄山云海》生动描绘了黄山的秀美景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山地处热带地区B.黄山是“五岳”之首C.该画运用了散点透视中的高远法D.作品表现出山色苍茫、云海弥漫的意境答案:D解析: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

为三山五岳(三山五岳,成语,泛指名山或各地。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指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被视为崇高、神圣的象征,故有“五岳独尊”之说)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

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该画运用了散点透视中的深远与平远法。

评析:本题通过油画所表现的黄山云海自然景观,将美术鉴赏与地理知识相融合,考查了考生艺术感受、表达与评价的基本能力和对基本地理知识的把握。

4.美丽的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高B.金刚石是一种金属单质C.金刚石是可再生资源D.在金刚石被琢磨成钻石的过程中,金刚石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金刚石与石墨同属于碳的单质。

是一种具有超硬、耐磨、热敏、传热导、半导体及透远等优异的物理性能,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

金刚石是一种稀有、贵重的非金属矿产,世界金刚石矿产资源不丰富。

B与C不正确,D明显不正确。

5.大理石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理石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耐酸碱腐蚀B.大理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石灰石相同C.选用大理石作为建筑材料时应考虑其放射性D.大理石可用于艺术雕塑答案:A解析:又称云石,是重结晶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CaCO3。

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软,并在所含矿物质发生变化时重新结晶形成大理石。

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评析:本题考查了大理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我们身边的一些物质的特性,让生活更美好,是基本能力考查的主要的一个方面。

6.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利互惠”。

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A.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C.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答案:D解析:1共生:指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一种关系。

但如果失去一方,双方或一方就不能独立生存或繁殖。

例:薜荔和薜荔榕小蜂,白蚁与鞭毛虫,根瘤菌(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与豆科植物共生,还有本题D选项。

2共栖:指二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的一种生物间的关系。

例:海葵和寄居蟹,鲨鱼和印鱼,绿藻与龟。

3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一种生物关系。

例:猫吃老鼠,捕蝇草,避役的捕食还有选项C。

4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依靠它生活,并消耗其营养的一种生物关系。

例:肉苁蓉,跳蚤,虱与被寄生的生物,冬虫夏草。

5竞争:当二种生物同时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竞争。

例:杂草与庄稼,五爪金龙与杉木。

评析:本题考查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能够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服务。

7.按照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兔子生下来就会吃奶B.喜鹊育雏C.猩猩用木棍取食蚂蚁D.蜘蛛织网答案:C解析: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鸟育雏、蜜蜂采蜜、灰喜鹊喂养小杜鹃、蜘蛛织网。

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动物的后天性行为例如:山雀偷吃奶油,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会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徒手拿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8.野外活动其乐无穷,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技能是享受乐趣的保障。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绳或布带将伤口远心端扎紧B.发生中暑时,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实施物理降温C.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对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术D.出现冻伤时,立即用温水浸泡或用火烘烤冻伤部位答案:B解析:被蛇咬伤后,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果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

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与止血的目的不同故绑扎无需过紧,它的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

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一次,每一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已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急救,先清除口、鼻中杂物(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

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

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再空水(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

这一过程就是“空水”。

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然后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出现冻伤时,可用温水浸泡冻伤部位,但不能直接用热水浸泡,不能用火烘烤冻伤部位,不能用电热毯等直接给冻伤部位加热,也不能用热毛巾或是手掌摩擦受伤部位来提升温度,更不要把水泡挑破,以免引起皮肤组织坏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