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方法ppt课件

结构设计方法ppt课件

可变荷载(活载):一般取1.4,楼面均布活 载大于4kN/m2取1.3
.
一般的排架、框架结构
可采用下列简化公式 •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γQ1SQ1K S=γGSGK+0.9ΣγQiSQiK
•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ΣγQiψciSQiK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
.
三个水准
• 水准1-半概率法,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TJ10-74
• 水准2-近似概率法,如《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I10-89、GB50010-2002
• 水准3-全概率法(一般不用)
.
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设计的目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即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统称。
1、正常使用和施工时能承受各种可能出现的作用。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 1 2 3 4
设计使用年限 1~5年 25年 50年 100年及以上
使用范围 临时性建筑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结.构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会等级
破坏后 果
建筑物类型
结构重要 性系数
一级
很严重
重要工业与民 用建筑物
1.1
二级


一般的工业与 民用建筑物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
基本变量和相应的分项系数
荷载标准值(分恒载和活载),荷载设计值
强度标准值,
强度设计值
三个系数:1、恒载分项系数
活载分项系数
2、强度分项系数
3、结构重要性系数
.
荷载标准值和强度标准值
• 荷载标准值----结构使用期间在正常情况下 出现的最大荷载值
• 材料强度标准值---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 强度实测总体中具有一定保证率的强度
第二章 结构设计方法
.
考核要求
1 了解结构上的作用的含义,了解荷载的分 类,恒载、活载的概念,了解结构效应、 结构抗力的含义及其随机的原因。
2 掌握结构的功能要求,理解两种极限状态 的含义,能判断何种破坏属于超出了何种 极限状态。掌握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可靠的概率称为可靠度。 了解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等基本概念,理 解荷载及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及分 项系数的意义,掌握恒载、活载的分项系 数取值依据,掌握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
.
一般表达式
•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γQ1SQ1K+ΣγQiψciSQiK
•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ΣγQiψciSQiK
.
分项系数
永久荷载(恒载):对结构承载能力不利时, 一般取1.2,以永久荷载为主的,取1.35 对结构承载能力有利时,取1.0 抗倾覆验算时,取0.9
(安全性)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适用性)
3、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
4、在设计规定的偶然时间发生时及发生后,结构仍能
保持必须的整体稳定性。
(安全性)
.
结构的可靠度
• 结构或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 下,完成预定功能的可能性,成为结构的 可靠性
• 结构可靠的概率成为可靠度 •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要采取最
1.0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建筑物 0.9
.
结构的极限状态
定义: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 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 大的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 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的限值。
.
下列破坏分别属于超出了什么极限 状态?
S≤C
• 荷载的标准组合(老规范的短期效应组合) S=SGK+SQ1K+ΣψciSQiK
• 准永久 组合(老规范的长期效应组合) S=SGK+ΣψqiSQiK
ψci -标准组合系数 Ψqi-准永久值系数
.
限分为1.1、1.0、0.9)
.
• eg,某钢筋承受轴拉力N=50KN,此钢筋 为HRB335钢筋,直径d=16mm,结构的重 要性系数为1.0,其强度满足要求否?
• 荷载设计值:S=50KN • 承载力:R=fy×As=300×201.1×10-3
=60.33KN γ0S=50KN≤R=60.33KN 强度满足要求
.
设计值
• 荷载设计值—标准值乘一分项系数 活载---活载分项系数 恒载—恒载分项系数
• 材料强度设计值---标准值除一分项系数 钢筋:1.1 混凝土:1.4
(材料强度设计值通常直接查表)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γ0S≤R
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的设 计值
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γ0-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按重要性和使用年
A、雨棚出现倾覆 B、出现了很大的裂缝 C、结构变成了机动体系 D、发生了失稳破坏 E、出现了很大的振动 F、超过了构件强度而破坏
.
作用、荷载
• 使结构产生效应(如结构或构件的内力、 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原因, 统称为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又分为直接作 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如结构的自重、 风的用。
.
我国设计理论的发展
最初:弹性理论(砼不是弹性材料) 20世纪30年代:考虑砼塑性性能的破坏阶段计
算方法,采用了单一的安全系数 50年代:极限状态计算,规定了极限状态,有
三个系数,荷载、材料系数和工作条件系数。 (1966年规范) 近来: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计算法 89年规范及新规范
经济的手段,使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具 有各种预期的功能
.
设计基准期
• 可靠度和时间有关 • 结构的使用期--设计基准期 • 我国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 超过基准期后,结构的可靠度将逐渐降低
.
设计使用年限(新规范)
定义:设计规定的一个期限,在这期限内,结 构或构件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即可达到预期 目的的使用。
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
作用效应、结构抗力
• 作用效应是指结构上的各种作用在结构内 产生的内力(M、N、V)和变形的总称 是随机变量
• 结构抗力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 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载能力、刚度等) 也是随机变量
.
极限状态方程
• 作用效应--S • 结构抗力--R • R-S>0,可靠 • R-S<0,失效 • R-S=0,极限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