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链球菌PPT课件
链球菌
1994年,WHO郑重宣布,发现了比艾滋病毒更 可怕的“食人肉菌”━A族链球菌,该菌能产生强 烈毒素,以每小时2.5厘米的速度吞噬人的肌肉, 可在24小时内置人于死地。患者首先发生高热, 皮肤出现水泡,并发展成为非常严重的坏死性筋膜 炎、皮肤坏死和坏疽病,导致局部组织和肌肉坏死。 美国从1989年以来,平均每年有400多人因感染 A族链球菌而死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由于 人类对链球菌的免疫水平下降和耐 药菌株出现,A族链球菌大有卷土 重来之势,且病情严重,不可掉以 轻心!
但也不必惊慌失措,青霉素对A 族链球菌有很好的疗效。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链球菌
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 其中死亡38例
2005年7月23日,四 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南津 镇,面对亲人不知病因 的故去,家属感到悲痛 万分。
链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 形态与染色:球菌,呈链状 排列。革兰染色阳性。
一、生物学特性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需补充血液等。
2. 容易形成菌栓,不扩散,阻 塞血管,形成血栓
链球菌 稀薄
容易扩散,与 周围组织界限 不清,脓汁稀 薄、带血色, 边缘不清
1. 透 明 质 酸 酶 : 分 解 细 胞 间 质 , 促进细菌扩散
2. 链 激 酶 : 溶 解 血 块 、 阻 止 血 浆凝固,促细菌扩散
3. 链道酶:溶解脓汁中DNA, 降低其粘稠度,促细菌扩散 。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链球菌感染后2~3周,通常抗 “O”抗体升高,大于 1∶400有诊 断意义,尤其是风湿热患者中的血 清抗“O” 显著增高。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扩 散因子)、链激酶(纤维蛋白溶解 酶)、链道酶(DNA 酶)。
化脓性感染病灶有明显的扩散 倾向,周围界限不清、脓汁稀薄、 带血色。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致热外毒素:有致热作用和细 胞毒作用
猩红热是一种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全身 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为特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4)M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 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的抗 原,可刺激机体特异性抗体,引发 超敏反应性疾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风湿热:以关节炎、心肌炎为 主,常是链球菌性咽炎的并发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痈、丹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脓疱疮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咽喉炎、扁桃体炎、 产褥热等
链球菌与葡萄球菌化脓性感染的区别
细菌 脓汁 病灶特征
原因
葡萄球 粘稠 菌
容易局限化, 与周围组织界 限分明,脓汁 黄而粘稠
血浆凝固酶:
1. 容易在菌体周围形成纤维蛋 白沉积,具抗吞噬作用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 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多见于 儿童和青少年。常是咽炎或脓皮病 的并发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M蛋白可引起Ⅱ 型超敏反应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M蛋白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本世 纪初十分常见,但愈后有长期免 疫力, M蛋白、猩红热抗毒素免 疫力牢固,能防止同抗原型链球 菌的再感染,所以发病越来越少, 病情缓和。
一、生物学特性
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血作用分类
分类
丙链
溶血环
致病性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2mm草绿色溶血环 条件致病菌
甲链
乙链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4mm无色溶血环
致病菌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无溶血环
非致病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链球菌溶素(strepolysin):有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的作用,其中溶素O对中性粒细胞、 神经细胞和心肌有毒性作用,可引 起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