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王欢欢安徽省全椒中学
【设计思想】:
现代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征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终身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善于与人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
这些要求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可以说,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的许多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学生,也使很多学生远离了我们。
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探索交互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交互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机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教材分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神经调节的第一课时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
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在细胞间的传递这一部分,介绍了突触的结构,然后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讲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神经表面电位差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史的分析使学生认可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和修正的过程。
【教学重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教学方法】:
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随堂练习;
2.总结我们目前学习过的几种特殊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板书设计】: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反射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基本单位神经元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兴奋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