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1)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1)

【分析】
【详解】
A、设KClO3和KMnO4的质量都为a,KClO3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KMnO4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因为 > ,所以加热相同质量的KClO3和KMnO4时KClO3生成的氧气多,但是KMnO4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而KClO3需较高温度且缓慢放出氧气,故A错误。
B、等质量的金属(+2价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最终镁生成氢气的质量较多,故B错误。
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硫酸中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D、恒温下蒸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由于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也不变,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
故选C。
8.小莹同学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绘制了如下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没反应之前,没有硫酸镁,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镁越来越多,但反应结束后,质量就不变了,故正确;
C、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由化学方程式:2Mg+O2 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能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由图可知,Mg与O2的起始量是相等的,必然是氧气有剩余,应该是镁变为0,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开始前,已有铁粉和铜粉固体质量,曲线不能从零点出发,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B、金属活动性为镁大于锌,镁与盐酸反应速率大于锌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所以代表镁的曲线斜率大于锌的,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所以开始时镁对应生成气体质量大;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由于加入盐酸的量相同,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为相等,选项B错误;
C、一定温度下,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也含有氯化钠,因此刚开始氯化钠的质量不能为零,选项C错误;
A. 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
C.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D. 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铁粉
C.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
D.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镁在空气中加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 可知,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会减少,在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一条水平直线,不符合题意;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酸反应过程中的曲线在同一线上,且当金属反应完后,铝产生氢气要比镁产生的氢气要多,曲线要高,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pH逐渐增大,由于反应生成水,溶液的pH不能大于13;故选项错误;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镁的金属活泼性强,镁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错误;
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待有晶体析出时,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C、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铁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时,由于金属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当向等质量的铁和锌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则铁和锌全部反应。根据方程式: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则相同质量的金属过量的稀硫酸,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C正确;
B、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D正确。故选D。
5.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
A. 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 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 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2.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点睛】
判断化学反应与曲线的关系,要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在曲线中找出起点、折点和终点。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B. 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故选B。
11.下图四个图象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固体
D. 某温度下,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
【答案】C
【解析】
D.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时,虽然硝酸钾溶解度增大,但是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这一句话推出镁条全部参加反应,硫酸有剩余。
9.下列图像中,坐标标示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反应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 电解水
B. 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
C. 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溶液会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稀硫酸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无论如何加水稀释都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pH不会大于和大于7,故C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弱,每54份质量的铝和足量的酸反应会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反应速率快,铝生成的氢气多,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C.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D.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逸出到空气,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但是根据锰元素质量守恒,锰元素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当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完毕,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在改变,因此锰元素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选项A错误;
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钡离子与硫酸根直接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