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设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11)《河北省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和标准2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2.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廊坊)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8.3℃冬季通风室外干球温度-4.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6℃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1℃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1%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2 m/s C S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1 m/s C NE最大冻土深度67 cm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6.4hPa夏季室外大气压力1004.4hPa 2.2 主要房间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2.3 主要房间的通风换气次数3供暖、空调系统设计3.1. 冷热源3.1.1 住宅、公寓、底商、办公及幼儿园:冷源采用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空调系统进行空调降温,冷负荷由室外机供给。
采暖热水由市政管网经板换机组换热后来提供。
3.1.2 大型商场及五星级酒店:冷负荷由水冷式电制冷冷水机组提供的冷冻水提供,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
空调热水由市政管网经板换机组换热后来提供。
酒店洗衣房用蒸汽由自建的燃气型蒸汽锅炉来供给;生活热水热负荷优先由市政热水供应,无市政热水时由锅炉房内的生活热水锅炉来提供。
在冬季可采用“免费冷却水”为内区进行空调降温,以节省用电量。
3.2 供暖系统住宅、公寓、底商、办公及幼儿园设置供暖系统,供暖热水由市政热水经板式换热机组换热后提供。
采用散热器为室内提供负荷。
水系统为两管异程式,立管布置在户外管道竖井内。
根据建筑高度的不同,水系统分为高低两个区。
在建筑的热力入口处设置楼前热量计量装置,每户的支管上设置分户热计量措施;户内的散热器上设置自力式温度调节阀。
在换热站的供回水总管上也设置热计量装置。
大型商场及五星级酒店不设供暖系统,冬季的供暖由中央空调系统来满足。
地下室的车库入口设置空气幕,在冬季以避免室外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3 空调系统住宅、公寓、底商、办公及幼儿园由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空调系统进行空调降温,预留室外机位、用电量,自行采购设备及安装。
大型商场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方式,新风机组按照防火分区进行设置。
不小于总新风量25%的排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以节省能量。
空调水系统为一级泵变水量系统、分区两管制。
内区可做到全年制冷,以满足室内的温度要求;外区冬季供热、夏季供冷。
新风需经初效、中效两级过滤,表冷、加热处理后,再经送风机送到室内。
为便于清洗及检修,新风机组设置于专用房间内。
考虑到现在的室外空气状况,考虑在风机盘管中设置净化杀菌装置、在新风机组内还设置电子除尘净化杀菌装置,以大幅减少楼宇内的灰尘并可以抑菌、杀菌。
水系统采用定压补水脱气装置进行定压。
此装置在定压的同时,可以排除水内含有的空气。
水系统配置有微晶旁流水处理装置,以达到杀菌、抑菌、除垢、防垢、去除悬浮物等功能。
为避免冷却塔冬季使用时管道及冷却塔不冻结,在室外管道上设置电伴热、冷却塔设置电加热措施。
五星级酒店除大堂、宴会厅等高大空间采用落地式风机盘管或采用全空气系统外,其他区域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方式。
新风机组按照防火分区进行设置;其中部分新风与不小于总新风量25%的排风进行热交换,以节省能量。
新风需经初效、中效两级过滤,表冷、加热处理后,再经送风机送到室内。
为便于清洗及检修,空调器、新风机组均置于专用房间内。
考虑到现在的室外空气状况,考虑在风机盘管中设置净化杀菌装置、在新风机组内还设置电子除尘净化杀菌装置,以大幅减少楼宇内的灰尘并可以抑菌、杀菌。
空调水系统为一级泵变水量系统、四管制。
水系统采用定压补水脱气装置进行定压。
此装置在定压的同时,可以排除水内含有的空气。
水系统配置有微晶旁流水处理装置,以达到杀菌、抑菌、除垢、防垢、去除悬浮物等功能。
为避免冷却塔冬季使用时管道及冷却塔不冻结,在室外管道上设置电伴热、冷却塔设置电加热措施。
设置燃气锅炉房,为洗衣房提供所需要的蒸汽;并设置生活热水用锅炉,以满足市政热水非供给时的生活热水热负荷的需求。
3.4 加湿在冬季,由于室内的温度高、相对湿度小,容易产生静电、空气干燥不舒服,室外的新风含湿量小于冬季室内的含湿量需求,因此需要设置加湿系统进行加湿,以满足室内的湿度要求。
五星级酒店的加湿采用电极式加湿器进行加湿。
3.5 新风供给除大型商业以及五星级酒店设置有新风机组供给新风外,均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以满足人员的卫生要求。
4 通风设计通风设置原则:根据相应的换气次数或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通风设计;同时兼顾排烟的共用性。
房间上部的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4m。
主要房间的通风措施如下: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排风量按6次/时换气次数计算。
同时设置进风系统并兼作排烟补风。
设备机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相应的换气次数计算。
较大的房间由于补风量较大,设置补风系统。
排风、补风经竖井与地面或通过百叶窗与室外相连接。
公共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以达到排除臭气、改善环境的目的。
排风量按10次/时换气次数计算。
五星级宾馆的客房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以达到排除臭气、改善环境的目的。
排风量按每间85m3/h计算。
住宅、公寓卫生间仅预留排风道,排气扇由住户自行购置和安装。
电梯机房设置在屋面的电梯机房直接通过侧墙轴流排风机或屋顶风机排到室外,并预留分体空调用电量。
配电室设置排风系统,按照 6 次/h 计算,同时兼作气体灭火后的排风用。
由于部分机房的散热量较大,6次/h的通风换气不能满足室内温度要求时,增设空调系统,在有冷冻水系统供应时进行空调降温,否则采用通风降温。
柴油发电机房设置通风换气系统,满足通风换气以及燃烧空气量需求。
热交换排风:大型商业和五星级酒店设置有排风系统,经热交换机组排到室外。
通过排风与新风的热交换,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排风量不小于建筑总新风量的25%,排风量与热交换新风量的比值不超过3:4或4:3。
5 燃油系统设计柴油发电机房内设置油箱间。
根据《高规》4.1.3关于柴油发电机房的设置要求,储油间的“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00h的需要量”,据此设置日用油箱。
柴油的闪点不应小于55℃。
6 防烟、排烟设计设计原则:按照《高规》的要求进行设计。
6.1 排烟系统设计地下车库:结合机械排风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时换气次数;设置排烟用补风系统,补风量按不小于排烟量50%计算。
地下室的房间及走廊:地下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房间、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量按60m3/m2.h计算。
面积较大的空间同时设置排烟用补风系统,补风量按不小于排烟量50%计算。
地上的房间及走廊:大堂、宴会厅等高大空间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量按体积6次/时换气次数计算。
顶部设置排烟口,烟气经排烟口、排烟管道、280℃防火阀、排烟风机等排到室外。
地上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房间、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等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量按60m3/m2.h计算。
吊顶上设置排烟口,烟气经排烟口、排烟管道、280℃防火阀、排烟风机等排到室外。
负担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风机,风机风量按照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米120m3/h计算。
排风与排烟兼用风机、排烟风机前设置280℃排烟防火阀。
车库采用双速离心风机,低速/高速平时排风,着火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切换到高速运转排烟。
6.2 防烟系统设计防烟楼梯间:均以±0.00m为界,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每部分均设置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
在塔楼或裙房屋面设置加压送风机,为±0.00m以上部分进行加压送风。
±0.00m以下部分的加压送风机设置在地下室的进风机房内。
合用前室:在塔楼的屋面设置一个加压送风机,为整个合用前室进行加压送风;合用前室不分区。
防烟楼梯间每2~3层设置一个送风口,合用前室每层设置一个送风口。
封闭避难区:设置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量按照30m3/h.m2进行计算。
6.3 其他设有气体灭火措施的房间,通风系统兼气体灭火后的排风用。
在通风管道上设置电动密闭阀门,气体灭火时关闭;气体灭火后开启以进行通风换气。
空调新风系统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进行设置。
风管穿过沉降缝、防火分区隔墙、与竖井相连接处、穿过楼板处等位置设置防火阀。
冷热水管、空调风管等的保温材料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7 环境保护制冷剂为环保型冷媒,如R134a等。
管道上设置消声装置,以减少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室内的影响,使房间满足相应的噪声要求。
所有的空调机组、送排风机均采取隔振及消声措施。
所有站房均采取隔振及消声措施。
为空调房间提供足够新风量,以满足人员的卫生要求。
对各建筑内产生的污浊的空气进行有组织的排放,卫生间、更衣室等均设有单独的排风系统。
冷却水系统配置有微晶旁流水处理装置,以达到杀菌、抑菌、除垢、防垢、去除悬浮物等功能,使水质维持在正常的工作允许的状态。
根据不按道的不同位置及风量,选择合适的风管风速。
冷水机组、水泵进出水管采用可曲挠橡胶接头,使设备振动与配管隔离。
布置管道时,避免直角弯头以及管道的突扩、突缩。
进出通风空调机房风管上的阀门等部件,优先设置在机房内。
风机出口设置软接头,使设备振动与管道隔离。
8 节能施工图阶段对每一空调房间进行热负荷和逐时逐项的冷负荷计算,作为选择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房间冷热负荷根据空调面积经计算确定。
围护结构热工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减少围护结构的能耗。
合理确定房间的计算参数。
严格进行水管管道水利平衡计算。
当相对差额大于15%时,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压力平衡阀。
冷水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及制冷机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
进行详细的水流计算后,确定合理的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并确保水泵设计工作点在高效区。
计算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并使得水泵的输送能效比ER小于规范限定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