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畎.亩(quǎn)箕备折戟.(jǐ)丈夫之冠.(guān) B.孀.妻(shuāng) 按辔提携.(xié) 荷.担者三夫(hè) C.始龀.(chèn) 弓驽傅说.(yuè) 法家拂.士(fú)D.智叟.(sōu) 穷匮曾.益(zēnɡ) 一厝.朔东(xī)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军士吏被甲 B.入则无法家拂士C.丈夫之冠 D.往之女家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与民由.之____________(2)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4)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5)曩.者霸上____________(6)而后作.____________(7)衡.于虑____________(8)改容式.车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怒/而诸侯惧B.曾益/其所不能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居/天下之广居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5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5~6题。

(4分)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对本诗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诗的题目点明了诗作涉及的时间和地点。

B.前两句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初春特有的美丽景色。

C.后两句写人,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的紧张繁忙。

D.本诗通过描写乡村四月的美景,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6.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前两句诗以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B.此诗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比作“烟”,绘出了雨的形态。

C.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D.本诗语言大气磅礴、豪迈粗犷,体现田园诗清新明快的风格。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

(4分)对雪杜甫战哭①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②。

瓢③弃樽④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战哭:指在战场上哭泣的士兵。

②回风:旋风。

③瓢: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

④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交代了写作此诗的背景,国家正处于动乱之中,战场上战斗异常惨烈。

B.颔联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旋风中飞舞的情景。

C.颈联写诗人贫寒交困的境况,酒没有了,只有火炉中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D.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但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颔联借景抒情,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B.“樽无绿”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樽无绿”中的“绿”比作酒。

C.全诗刻画了一个贫寒交困、孤苦伶仃、牵挂亲人、关心国事、愁苦无奈的形象。

D.题目中的“对”是“对着,向着”之意,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曾不/若孀妻弱子D.河曲智叟/亡以应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毕____________(2)惠____________(3)苦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3~17题。

(12分)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注】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名声、名望。

③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救济、周济。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尝于太学/见晖B.欲以妻子/托朱生C.晖少子/怪而问曰 D.大人不/与堪为友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素____________ (2)对____________(3)尝____________1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哪句话揭示了朱晖助人的原因?请找出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8~22题。

(12分)唐兵攻兖州,末帝①召彦章②,使率五百骑守捉③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④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庄宗⑤爱其骁勇,欲全活.之。

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注】①末帝:指五代后梁皇帝朱友贞。

②彦章:王彦章,五代后梁名将。

③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

④俚语:俗话,俗语。

⑤庄宗:灭后梁的后唐庄宗李存勖。

1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唐兵/攻兖州B.彦章以兵/少战败C.彦章武人/不知书D.庄宗/爱其骁勇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活____________ (2)谢____________(3)遂____________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记叙彦章“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主要表现了王彦章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古诗文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