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国外媒体报道,2013的年度热门字是“Selfie” (自拍),年度使用率暴涨170倍!人们疯狂进行各式各样的自拍。
这个新流行,反映出什么?⏹你是否想过,你selfie的内心动力是什么?⏹请描述一下你的长相。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分别是谁?分别描述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现状。
⏹你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你对目前的大学生活满意吗?⏹你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是怎样?⏹你现在为理想中的生活做了哪些努力?⏹斯芬克斯之谜⏹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
⏹ -----苏轼⏹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如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活着?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是否思考过,是否为此感到困惑、无助?⏹故事:我是谁?博学孤傲的大哲学家叔本华也在苦苦思索着“我是谁”,一次,叔本华步入园圃,园丁问道“你是谁?”,他对园丁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将不胜感激。
”⏹调查统计⏹90%的人其实都不了解自己。
⏹我们可能因为外在的诱惑太大,忽视了内心感受,慢慢地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可能因为不愿意正视自己那些“不够好”的部分,久而久之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可能因为不善于洞察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深层意愿,因而不知道自己是谁。
⏹所以,“认识你自己”这句被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过的话才这样打动人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并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
⏹人是如何一步步增进对自我的认识的?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我?认识之后呢?⏹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概念⏹1、定义⏹是指个体(I)对自身(me)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与体验。
⏹2、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和生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
如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心理自我——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如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等⏹社会自我——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如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等⏹3、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千颂伊之积极心理学】——欣赏自己的优点,坚信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努力生活。
●“世界因我而美丽”——巨幕广告语●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搬到这栋楼?●因为那地方能看得很清楚。
●那地方是我国最贵的地方了,想在那里放广告,一个月花费多达……1亿。
所以那个地方,总是挂着当代最红的明星面孔,所以现在……那个就是我咯。
●我为了登上那个位置,花了将近12年,每晚睡觉之前,还有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忧郁的时候,还有为了减肥空着肚子什么也不能吃的时候,只要看那个,心情就会变好,肚子也好像饱了。
被人们抨击、受伤的时候,只要看到我笑的如此美丽,就会有些安慰。
⏹4、自我意识的观念存在方式: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认识。
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中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又称镜像自我。
理想自我也称为“理想我”,即个体想要的完善的形象。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
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
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
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
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周国平)⏹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指出:青年期是开始“自我发现”的新时期。
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自己是否是成人的自我意识。
如,我是个成人吗?我的行为符合成人要求吗。
2)、关于自己美丽的自我意识。
如常在镜子面前评价自己3)、关于自己能力、性格的自我意识。
如我聪明吗?我温柔吗?我是一个诚实的人。
4)、关于性的自我意识。
如我的男性特征明显吗?男生喜欢我吗?怎样才招异性喜欢?5)、关于社会归属与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
如我被重视吗?我在班上名气大吗?6)、关于对人生价值的自我意识。
如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及类型课堂练习:我是谁请用20分钟写出20句“我是……的人”要求:安静、沉思、书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她)一起出发去旅行。
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1)分化*主观我与客观我的分化*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2)矛盾*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我年轻时总感到自己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又自信丧尽。
我想像自己完全无能,毫无魅力,没有价值。
同时又觉得自己是天生我才并且可以计日功成。
在我充满自信时,我连最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但哪怕一次最微不足道的失误,也叫我确信自己仍旧一无是处。
不过没关系,年轻就是这样。
”(3)统一⏹第二节、建立真实的自信⏹一、全面认识自己:人能完全认识自我吗?⏹1、内省法有意识的省察自己的行为表现以及内里的观念、欲望、情绪等等活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个有效的内省能带来神奇的改变。
内省与内心的宁静状态是相互促进的。
入静与独处(注意力转向自己)的重要性关于独处的意义(见后页)⏹对我自己而言,和人们在一起,哪怕是和一个我最爱的人一起待上一段时间,而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时,事情就会变糟。
我失去了重心,感到混乱不堪,无所适从。
我一定得有自己独处的时刻,好去仔细咀嚼所有发生的事情,汲取精华,本质,去了解其结果对我所起的真正作用。
——梅·萨藤《独居日记》⏹有时,你总觉得自己不正常,为自己的路与大多数人不同而自责。
这个毛病得改。
看火也好,看云也好,如果灵光闪现,内心的声音开始说话,就安心投身于其中吧。
不要一上来就问自己,这是否迎合了老师、父亲或某位亲爱的神灵的想法。
这样一来,人就毁了,只能固步自封,心如死水。
——黑塞《德米安》⏹喜欢独处绝不是病态,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诉求。
叔本华也有过类似表述:“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
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
”2、比较法(1)与他人比: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注意比较的参照系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为后的结果?第二,跟人比较是看相对标准还是绝对标准?是可变的标准还是不可变的标准?。
第三,比较的对象是什么人?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或极不如已的人?(2)与自己比3、他人评价法(注意三种评价:异口同声的;亲密他人的;对方的立场。
)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
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在因素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4、实践法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课堂小活动:一分钟,多少下5、测验法例:测测你的自信程度(回答“是”“否”)1.当你进入一间很多人的房间,而其中你只认识少数几位时,你是否会感到紧张?2.当你遇到不认识的人时,你是否会自告奋勇地自我介绍?3.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你是否会害怕?4.你是否因担心可能的失败而避免尝试一种新的工作?5.你交新朋友困难吗?6.和陌生人交谈时难以启齿吗?7.当一群人看到你便停止交谈,你会觉得他是在讨论你的不足吗?8.你是否老想知道别人在背后是怎么讨论你的?9.别人冷嘲热讽时,你觉得受到伤害吗?10.你是否经常有意争取别人的恭维?11.你敢不敢承认自己的主要缺点?12.你曾幻想如何去对付那些伤害你的人吗?13.当你尝试某件事情失败后,你会轻易放弃吗?14.当别人在你面前受到赞美和恭维时,你会觉得不舒服吗?15.当别人在竞赛中赢了你,你会整天闷闷不乐吗?16.你常嫉妒同学或朋友的成功吗?17.别人成功时,你会立即真心赞美吗?18.别人批评你后,你会长时间耿耿于怀吗?19.你喜爱和别人比较,因而产生不平衡心态吗?20.你容易受流行观念影响吗?用5乘以答"是"的题目数,就是你的总分0~20分,你很有信心;25~45分,你的信心尚佳,但你还应再改进50~70分,你的自信程度不理想,应努力加以改善;80~100分,你的自信很差了,必须抓紧时间加以提高。
⏹二、悦纳自我(欣然接受自己)⏹1、永远的不完美⏹2、不必苛求自己⏹哪些观念是苛求的表现呢?(下页)⏹3、对失败做适当的归因⏹不一定非要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不一定非要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
⏹别人有的,我也应该都有。
⏹我必须得到人们的赞许和喜爱。
⏹只有我取得了成就,我才有价值。
⏹我的表现必须比周围的人更出色,才算成功。
⏹只有等到自己某方面能力十足的时候才有资格去尝试某种活动或表现自己。
⏹一次过错或失败足以说明自己无能。
⏹我不能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暴露缺点。
⏹作为女性,我必须娇媚、温顺、敏感、文静等。
⏹作为男性,我必须强壮、独立、果敢、不拘小节、富于竞争等等。
⏹关于悦纳自我的课后练习⏹学会歌曲《我真的很不错》⏹三、有效控制自我⏹对自己的期望应恰当⏹情绪放松,关注事件本身⏹把每一次自我表现当作学习机会⏹四、超越自我⏹主动尝试新事物⏹自觉充实闲暇时间⏹结束语:⏹如果你对自己感到满意,那么接纳自己吧,你会从自身获得最热烈的赞赏和最有力的鼓舞;⏹如果你对自己感到失望,那么接纳自己吧,你将得到自己最温暖的拥抱和最真诚的信任。
⏹你是把自己当作朋友,相知、相伴、同舟共济?还是把自己当作敌人,百般挑剔、无情驱逐?一念之差,可以使你登上天堂,也可以把你赶入地狱。
⏹自我认识案例:⏹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