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1:2003年,在一次全国农机产品展销订货会上,某农机公司将一份已拟好的加盖公司印章的订货单交与大会订货部门,由订货部门帮其联系卖方。
该订货单注明购买某型号的农用拖拉机8台,价格为每台14万元,交货方式为卖方送货上门,运费由卖方支付,买方于收货后1个月内验收并委托银行付款。
某农机厂得知此消息后,与订货部门签订了该农机公司的订货单。
随后按合同约定向农机公司供货,但货到后,农机公司却拒收,农机公司称其订货单仅为订货意向,具体事项还须对方确认后磋商。
农机厂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农机公司履约。
请问该案例中订货单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案例2.2:某超市与一制衣厂订立了一份购销3种规格的运动服合同,合同规定,质量按样品规格,先寄样品,待确认后发货,货到付款。
双方代表在合同上签字,约定待确认样品后再盖章。
但制衣厂未寄样品,就发出全部货物,超市收货后致函制衣厂,对发货表示突然,但未表示拒收。
后来,超市将部分货物拆包销售,因该运动服销售困难,超市致函制衣厂,要求延期付款,遭到制衣厂拒绝。
双方协商不成,超市将制衣厂告上法庭,超市声称合同因未盖章而无效,要求将购销关系变为代销关系,退回大部分剩货。
请问此案中合同是否成立?案例2.3:甲公司于2001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当年产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为盼”。
3月3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希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分析: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假设乙公司在3月10日复电给甲公司称:“完全接受贵方条件”,则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假设乙公司在接到甲公司的电报后,于3月3日派人直接去公司提货时,甲公司已将这50吨玉米高价卖给了丙公司,甲公司是否需要对乙公司承担责任?案例2.4:云南市昆明市某百货商场与四川省某电器生产厂家有常年的交易关系。
时值盛夏,百货商场经理发现从该电器厂家购买的A产品空调销路非常好。
遂通过信函形式向四川该电器厂家发出要约称:原向你厂购买的A型空调,再发货100台,价格条款依原约定。
后该长经理考虑到自己购买的空调数量如此之大,应当享受一定数额的优惠,即在信函发出的第三天即2001年7月21日以E-mail的形式给四川电器生产厂发电子邮件一封称,对7月19日的发盘做如下修改:增够A型空调100台,速发货,价格条款在原定价基础上要求每台优惠100元。
电子邮件到达四川电器生产厂后第三天,信函也寄到。
四川省电器生产厂认为要求合理,决定发货100台,于2001年7月27日致函昆明市该商场,信函称:“贵公司于7月19日和7月21日所发的信函和电子邮件,我公司均已收悉。
感谢贵商场多年来对本厂的支持与厚爱。
为此,本公司同意以每台优惠100元的价格向贵商场再发货A型空调100台,即日发货,敬请注意收货”。
该函到途期间,云南省一电器生产厂家找到商场经理表示愿意想该商场提供A型空调机100台,商场经理见本省厂家所要求的价格与自己要求的优惠价一致,而四川电器生产厂家一直未与回音,遂于2000年7月30日与本省电器厂家订立了100台A型空调的购销合同。
本省电器厂于8月2日即将货物送至商场双方钱货两讫,合同履行完毕。
此时,商场经理再次发电子邮件给四川电器生产厂家称,本商场已购入A型空调100台,故现撤消于2001年7月19日和2001年7月21日向贵公司发出的要约,感谢贵公司的支持,下次合作。
8月3日,四川电器厂于7月27日发出的函到达昆明该商场。
同时该商场的电脑接收到四川电器厂家发出的电子邮件称:货已于8月1日发出,请贵公司依照合同履行。
8月12日,昆明该商场受到铁路提货单而拒绝提货,将货物退还给四川省电器生产厂家,该电器厂家遂将昆明该商场告上法庭,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昆明市该商场辩称,自己已于2001年8月2日向原告发出电子邮件告知撤消所发出的要约。
因此,对方依后要约所做的承诺应该是无效的,双方之间没有合法有效合同,本商场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问题:本商场有没有构成违约?案例2.5:某年3月5日,甲公司给乙公司发出的传真,称:“本公司有一批盐酸欲出售,每吨5000元。
如贵公司有意购买,请速与本公司销售部联系。
”乙公司接到传真后,认为价格较合算,遂向甲公司发出订单,订购盐酸100吨,总价款50万元,并请甲公司在3月30日前给出正式答复。
但直到4月中旬,甲公司才发来传真,说盐酸已售完,请谅解等等。
由于乙公司为准备购货款及仓库花去近2万元的费用,遂将甲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经济损失2万元。
试分析:乙公司能否要求甲公司对其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对于乙公司的2万元的损失,甲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案例2.6:赵某为某个体饭店老板。
一次,赵某到朋友孙某家做客,见其门市房地点不错,就与孙某商量,是否能将此房出租给他开分店,孙某知其饭店生意兴隆,就表示同意。
双方约定,由孙某代为装修,装修后双方再签订合同,后来,赵某多次找到孙某,要求加快装修进度。
门市房即将装修完工时,赵某再次找到孙某,称自己的饭店因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而无力再开分店,所以不能签订租房合同。
孙某要求赵某支付装修费用并赔偿损失,赵某认为自己未签合同,没有赔偿责任。
孙某一气之下将其告上法庭。
请问赵某应承担什么责任?案例2.7:李某自幼习武,自认为武功高强,遂与好友刘某外出卖艺赚钱,刘某担心表演时误伤李某,遂与李某订立了一份协议书:若李某表演时受伤,后果自负,与刘某无关。
李某签字表示同意。
后在一次表演中李某受重伤,一直昏迷不醒,李某家人要求刘某负责,刘某以协议在先为由拒不负责,李某家人将刘某告上法庭。
请问本案中免责条款有效吗?案例2.8:张某以其房产做抵押物向刘某借款10万元,双方虽签订借款合同和房屋抵押合同,但未办理房屋抵押登记手续,张某仅将其房产证书抵押在刘某那里。
借款期限已过,因张某无力偿还本息11万元,刘某便将张某的房产以15万元的价钱转卖,张某知道后向刘某索要卖房的余款,被刘某拒绝,张某遂将刘某告上法庭。
试分析:本案中的房屋抵押合同有效吗?案例2.9:某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拟在本市租赁几间厂房。
后与某机械厂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规定:如果能在年底之间竣工新厂房,该机械厂就将旧厂房租给该公司,租期两年,月租金5000元。
该机械厂未到年底新厂房就竣工了。
因某个体户以每月6000元的租金租赁旧厂房,该机械厂就通知某公司解除原房屋租赁合同,该公司不同意,多次协商未果,该机械厂就单方解除合同。
某公司将其告上法庭,要求机械厂承担违约责任,请问法院会支持他的诉讼请求吗?案例2.10:某林场与某酒店签订畜肉买卖合同,其中包括野生狍子肉和黄羊肉。
后由于某酒店大量拖欠货款,该林场与其协商未妥,便私自将酒店运货的面包车扣留。
酒店遂拒绝支付其余货款,该林场只好将其告上法庭。
请问该合同有效吗?案例2.11:王某到新结识的朋友李某家做客,见李某家中有一碗底印有“康熙年制”字样的青花瓷碗一件,李某又称此碗为其母亲的遗物,王某以为是文物,便与李某协商以3000元买下此碗。
数日后,王某发现此碗为仿制品,便向李某提出退货还款的请求,李某不同意,王某便将李某告上法庭。
请问该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法院会如何处理?案例2.12:某山区农民赵某家中有一花瓶,系赵某的祖父留下。
李某通过他人得知赵某家有一清朝花瓶,遂上门索购。
赵某不知该花瓶真实价值,李某用1万5千元买下。
随后,李某将该花瓶送至某拍卖行进行拍卖,卖得价款11万元。
赵某在一个月后得知此事,认为李某欺骗了自己,通过许多渠道找到李某,要求李某退回花瓶。
李某以买卖花瓶是双方自愿的,不存在欺骗,拒绝赵某的请求。
经人指点,赵某到李某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并请求李某返还该花瓶。
试分析:(1)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无法律依据?为什么?(2)法院应如何处理?案例2.13:原甲公司业务员张某在火车上遇到与甲公司有长期业务关系的乙厂经理陈某,闲聊中张某得知乙厂正准备进行技术改造,需购置一台精密仪表。
张某表示甲公司有这方面的业务关系,可以代为采购。
双方达成协议。
乙方按规定时间向甲公司寄去预付款10万元人民币。
但到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甲公司却以张某在与乙厂签订合同时已是该公司下岗人员,没有该公司业务代理权为由,拒绝履行合同。
乙厂却认为甲公司并没有把解除张某业务代理权的情况通知自己,且张某仍持有盖有甲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自己没有过错。
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经协调,甲公司同意在15日内履行合同,乙厂同意追加1%的代理费。
但15日后,甲公司仍未能购到乙需要的仪表。
乙方催告甲公司因时间紧迫,只能再给10日的宽限期,届时仍不履行合同,将解除合同并追究责任。
但期限过后,甲公司仍未购到乙厂急需的精密仪表。
乙厂为此损失15万元人民币。
于是乙方提出解除该合同,要求甲公司退还预付款,并赔偿损失。
试分析:(1)张某代表甲公司与乙厂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甲公司与乙厂就履行时间和代理费达成的协议属于订立的新合同,还是原合同的补充,是否有效?为什么?乙厂向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退还预付款并赔偿自己损失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案例2.14:甲公司法人代表以书面方式授权其供销科长与乙公司签订购入A 商品的合同。
委托书规定:(1)时间5月12日至6月12日;(2)购入A商品1000件,每件单价不超过420元;(3)可以选择保证方式。
供销科长5月20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A商品合同如下:(1)乙一次性向甲供货1200件,每件单价400元,供货时间为6月18日(2)甲公司于6月10日前向乙预付定金8万元,预付货款10万元,余款在收货后一次付清;(3)任何一方违约均承担总标的10%的违约金。
乙公司就供货数量、价格和时间于5月25日向甲公司以传真方式确认,甲公司法人代表以传真件认可。
6月5日甲公司将持有的面值18万元的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乙。
18日乙公司发来全部货物,甲公司发现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拒绝收货并拒绝支付余款。
乙公司认为货物质量问题属于运输部门不负责任造成的,与本公司无关,并要求甲公司支付余款,由此引起纠纷。
经查证,甲公司向乙购货的原因是乙公司寄来的供应A商品的价目表和质量证明书。
但乙公司并无短期生产1200件A商品的能力,为了做成该笔生意,只有委托丙公司加工生产,造成质量问题。
试分析:(1)乙公司是否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2)该合同采用的是哪些担保方式?担保是否生效?(3)合同的违约责任在哪一方?(4)合同中关于购货数量的规定是否有效?(5)该纠纷依法应如何处理?案例2.15:某公司与某厂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约定由某厂在6月份先支付某公司20万元预付款,再由某公司于8月份向其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