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及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工程力学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及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三、T字型截面梁的切应力
T字型截面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矩形组成,下面的 狭长矩形与工字形截面的腹板相似,该部分上的切 应力仍用下式计算:
τ
FS
S
* z
I zb1
最大切应力仍然发生在截面的中性轴上。
四、圆形及环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圆形及薄壁环形截面其最大竖向切应力也都发生在
中性轴上,并沿中性轴均匀分布,计算公式分别为
M+dM
FS dx
σ
现假设用一水平截面将微段梁截 开,并保留下部脱离体,由于脱离 体侧面上存在竖向切应力τ ,根据 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在脱离体的
顶面上一定存在切应力τ ',且 τ '=τ ,如图所示。
dx τ
z y τ' τ
y dx
以FN1、FN2分别代表作用在脱离体左侧面、右侧 面上法向内力的总和,dFS代表水平截面上切应力的 总和,如图所示。
翼缘上的水平切应力可认为沿翼缘厚度是均匀 分布的,其计算公式仍与矩形截面的切应力的形式 相同,即
τ
FS
S
* z
Izδ
式中FS为横截面上的剪力;Sz*为欲求应力点到翼 缘边缘间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Iz横截面对中性轴的 惯性矩;δ为翼缘的厚度。
水平切应力的大小沿水平方向的分布如图所示。实 践和理论推导已经证明,在整个工字型截面上切应力 的方向可用图c表示。从图中表示切应力方向的许多小 箭头来看,它们好象是两股沿截面流动的水流,从上 (或下)翼缘的两端开始,共同朝向中间流动,到腹 板处汇合成一股,沿着腹板向下(或上)到下(或上) 翼缘处再分为两股向两侧流动。对所有的薄壁杆,其 横截面上切应力的方向,都有这个特点。这种现象称 为切应力流。掌握了切应力流的特性,则不难由剪力 的方向确定薄壁杆横截面上切应力的方向。
τ
FS
S
* z
I zb1
式中:FS为横截面上的剪力;Sz*为欲求应力点到 截面边缘间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Iz为横截面对中 性轴的惯性矩;b1为腹板的厚度。
切应力沿腹板高度的分布规律如图所示,仍是按
抛物线规律分布,最大切应力τ max仍发生在截面的 中性轴上。
2.翼缘上的切应力
翼缘上的切应力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平行于y 轴的切应力分量(竖向分量),也有与翼缘长边平 行的切应力分量(水平分量)。当翼缘的厚度很小 时,竖向切应力很小,一般不予考虑。
l=3m,h=160mm,b=100mm,y=40mm,F=3kN,求m −m
截面上K点的切应力。
解:先求出m −m截面上的剪力为3kN。
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A
A*
F F m l/6 mB
K
y y* zh
l/3 l/3 l/3
b
Iz
bh3 12
0.1 0.16 3 12
0.341 10 4 m4
0
Iz
Iz
经整理得
τ
FS
S
* z
I zb
τ
FS
S
* z
I zb
式(10−8)即为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任一点的切应
力计算公式。式中:FS为横截面上的剪力;S z*为面
积A1对中性轴的静矩;Iz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b为截面的宽度。
b
对于矩形截面梁,由图可知 h
z y
τmax
S
* z
b(h 2
由 Fx 0
FN1
dFS FN2
dx
得
FN2 FN1 dFS 0 (a)
其中
FN1
σdA
A1
My1 dA M
I A1
z
Iz
A1
y1dA
MS*z Iz
(b) b
式中的A1是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y的横
线以外部分的面积,如图所示。
h
z y
S
* z
A1 y1dA
是A1对中性轴的静矩。
y A1
FN1
MSz* Iz
同样有
FN 2
(M
dM
)S
* z
Iz
(c)
由于微段的长度很小,脱离体水平截面上的切应
力可认为是均匀分布的,所以有
dFS τ'bdx (d)
FN1
dFS FN2
dx
将FN1、FN2、dFS代入式(a),得
(M
dM
)S
* z
MS*z
τ' bdx
y) y
1 (h 22
y)
b (h2 24
y2)
y A1
(a)
(b)
将其代入上式,可得
τ
FS
h2 (
y2)
2Iz 4
τ FS ( h2 y 2 ) 2Iz 4
此式表明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切应力沿梁高
按二次抛物线形规律分布。在截面上、下边缘
( y h)处,τ=0,而在中性轴上(y=0)的切
的最大切应力不能超过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即
τmax
F S* S,max z,max Izb
τ
此式即为切应力的强度条件。
在进行梁的强度计算时,必须同时满足正应力强 度条件和切应力强度条件。一般情况下,梁的强度计 算由正应力强度条件控制。因此,按正应力强度条件 设计的截面常可使切应力远小于许用切应力。所以一 般情况下,总是根据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来设计 截面,然后再按切应力强度条件进行校核。但在少数 情况下,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也可能起到控制作用。 例如梁的跨度较短,或在支座附近作用有较大的荷载, 因而使梁中出现的弯矩较小而剪力很大时;在铆接或 焊接的组合截面钢梁中,其横截面的腹板厚度与高度 之比小于一般型钢截面的相应比值时。
圆形截面
τmax
4 3
FS A
FS为横截面上的剪力,A为圆形截面的面积。
薄壁环形截面
τmax
2
FS A
FS为横截面上的剪力,A为薄壁环型截面的面积。
五、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对于等截面梁来说,最大切应力应发生在剪力
最大的横截面的中性轴上。即
τ max
F S* S,max z,max Izb
为了保证梁的安全工作,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
§10-3 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及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1.两条假设 (1)横截面上各点处的切应力均与侧边平行。 (2)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距离各点的切应力相等。 2.切应力公式的推导
从图所示的梁中取出长为dx的微段。
微段梁上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微段梁上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
FS
M
2
应力有最大值,如图所示。即
b
τmax
FSh2 8I z
3FS 2bh
3FS 2A
τmax
3FS 2A
h
z y
y A1 (a)
τmax (b)
式中的A=bh是横截面的面积。由此可见,矩形截面
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是截面上平均切应力的1.5倍。
例题10−5 一矩形截面的简支梁如图所示。已知:
面积A*对中性轴的静矩 S*z A* y* 0.1 0.04 0.06 0.24103m3
则K点的切应力
τ
FS S z Izb
3103 0.24103 0.341104 0.1
0.21Pa
0.21MPa
二、工字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1.腹板上的切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