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PPT课件

环境化学PPT课件



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环境化学
1. 环境科学的任务、对象、手段与内容
任务
环境质量控制与改善
对象 手段
环境问题 自然科学 交叉学科 社会科学
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 评价学、规划学等 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
内容
宏观
环境化学
2. 环境化学的任务、对象、手段与内容
任务
解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
前因
人为因素
环境素质
后果
生态系统 生产生活
工业“三废”,化肥农 业,生活垃圾等
大气、水、土壤质量等 要素质量下降
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破 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能源枯竭,生活 环境质量下降等
环境问题
2. 环境污染的内涵
有害物质的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不可再生资源的滥采滥用 固废、噪声等造成的环境损害
3. 产生环境污染的因素
物理因素:噪声、放射线等 化学因素:工业“三废”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
约占80%~90%。
环境问题
20世纪 9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可持续发展 战略得到国 际认同
境 问 题
1972年 ➢提出解决环

境问题的根

20世纪 60年代
➢=环境污染
➢包含生态破 坏,与社会 因素相联系
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环境污染物
点 和化学污染物的分类及组成;环境污染
物在环境各圈层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一节 环境化学 环境问题 环境化学
2006年十大环境事件之一
化 工 污 水 : 二 甲 基 苯 胺
2006年十大环境事件之四
工 业 废 水 : 铅 污 染 和 砷 污 染
环境问题
1. 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化学
环境良性化学(environmental benign chemistry)是以创造无污染 生产过程和产品为目的化学。例如设 计无铅儿童用品。
环境化学
4.1 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研究污染物形态、价态和结构分析方法是环境 化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方法:环境有 机分析方面,20世纪80年,环境样品前处理技 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联用仪 器技术、连续自动分析和遥感分析等。研究对 象: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和有机氯等)、 挥发性有机物、胺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砷、 汞、锡等金属有机物化合物的分析。
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有机分析化学 环境无机分析化学
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形态分析
大气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
复合污染物的多介质环境行为
土壤环境化学
大气/水污染控制化学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环境化学
4. 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化学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污染生态化学
环境污染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理论化学
环境界面化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环境污染预测模型
环境化学
4. 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
国际: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磷)的生物 地球化学讯及其相互耦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 评价;重视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 20世纪末, 美国化学家提出了“环境良性化学”。
国内(优先考虑与环境化学有关的环境问题):以 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 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 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今后一段时 期的环保工作重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保 护2方面。
本途径—可 持续发展战 略
识 过 程
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

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 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 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
续 发
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
对象
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
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与化学特性
内容
化学行为与效应 控制原理与方法
环境化学
3. 人类活动圈与其它圈层的关系
大气圈
水圈
人类活动圈
岩石圈
生物圈
环境化学
4. 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氧的循环 碳的循环 氮的循环 磷的循环 硫的循环
环境化学
4. 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环境分析化学 各圈层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
自由基也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 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大气中常见的自 由基如HO·,RO·等都是非常活拨的,存在时 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分之一秒。
环境化学
19杉矶烟雾,呈蓝色,具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 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的叶子,使大气能见度 降低。
环境化学
4.2 各圈层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
大气环境化学方面:①研究对象:大气颗粒物、 酸沉降、大气有机物、痕量气体、臭氧损耗及 全球气候变暖等;②空间尺度:从小到大(从 室内空气、城市、区域环境、远距离乃至全 球);③化学过程:大气光化学过程、大气自 由基反应;④模式研究: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 形成机制研究。
14学时
3. 水环境化学
20学时
4. 土壤环境化学
8学时
5.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4学时
6. 实验部分(3个实验)
18学时
7. 复习 共68(50+18)学时
2学时
第一章 绪 论
【概念】环境污染;环境化学;环境
本 污染物;环境效应;迁移;转化;全
过程管理模式;优先污染物

重 【其它】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环境
环境化学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 流体,具有特异增加的溶解能力而发展起来的分离新技术。 它具有萃取效率高、分离工艺简单、不需要溶剂回收设备、 工作条件温和、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一般是在室温或接近 室温下完成。例如深水鱼油(EPA、DHA即脑黄金);维生 素E;维生素C等的提取。当将排放的有机废料与氧置于超临 界水中时,氧化反应进行的非常快,常常在几分钟将有机物 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处理难转换的酚类化合物、氯 烃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有机氧化物、军事材料等方面的 废弃物污染方面,超临界流体技术都显示了其无与伦比的优 越性。尤其是对二恶 英的清理更是如此。
环境化学
课程特点
发展快 概念多 内容新 范围广
教材 1. 戴树桂主编. 环境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董德明,朱利中主编. 环境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2

培养兴趣

联系实际


多记


抓关键词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1. 绪论
2学时
2. 大气环境化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