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
2、地理大发现
3、大洋洲
4、尼罗河
5、巴黎盆地
二、简述题(20)
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
在图上填出:(15)
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
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
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
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
四、论述题
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30)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0)
(2001)
一、名词解释(20)
1、中国经济地理
2、人口构成
3、华南农业区
4、京津唐工业地带149
5、经济地带
二、分析论述题(80)
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2)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后发优势
4、涓滴效应235
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6、点—轴开发模式
二、填图题
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
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
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
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
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3)
一、名词解释(5×6=30)
1、经济区位
2、网尼克指数
3、“三湾一海”地区
4、霍尔木兹海峡
5、温带海洋性气候
6、区位商品率
二、简答题
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
标主要有哪些? (15)
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10)
3、试述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
(15)
4、简评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5)
三、填图题(15)
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
里底群岛、泰晤士河、奔宁山脉
四、论述题(25×2=50)
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
区的认识。
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
(2004)
一、名词解释(8×5=40)
1、劳动地域分工
2、京津唐工业基地
3、主导产业174
4、经济地域系统2
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92
二、简答题(15×4=60)
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
3、简要评析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
4、试对我国能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
三、论述题(25×2=50)
1、试述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动因和世界主要
旅游区域。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
推进改革和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试用经济地理学产业布局和区域开发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你对“统筹区域发展”的认识。
(2005)
一、名词解释
1、西电东送
2、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3、马六甲海峡
4、巴拿马运河
5、生产要素禀赋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
2、简述地理大发现。
3、简述企业增长的动因及企业空间扩张的基本规律。
三、论述题
1、论述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区域优势与经济发展重点。
2、试析战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条件和特征的新变化。
3、试论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2006)
一、名词解释(5×5=25)
1、经济区226
2、旅游环境
3、区位理论
4、第三次科技革命
5、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71
二、简答题(15×3=45)
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析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97
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
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策。
39
3、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三、简述题
1、联系我国实际,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
途径。
(25)252
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
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25)
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答发展。
(30)
(2007)
一、名词解释(5×6=30)
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174
2、雁行形态学说182
3、京津塘钢铁工业基地
4、黄淮海农业区
5、美国的制造业带
6、黑海海峡
二、简答题(15×3=45)
1、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67
2、简述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78
3、简述地理大发现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影
响。
三、论述题(25×3=75)
1、论述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5
2、举例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3、试述澳大利亚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与分布特征。
327
(2008)
一、名词解释(5×6=30)
1、区位和区位条件34.36
2、倒“U”字形假说250
3、深圳经济特区289
4、第二条欧亚大陆桥69
5、西欧工业地带60
6、霍尔木兹海峡
二、简述题(15’×3=45’)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38
2、简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及其振兴。
3、简要回答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
三、简述题(25×3=75)
1、阐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
构演变理论。
176.188
2、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
征及其问题。
3、分析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并阐述我国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
329
(2009)
一、名词解释(5*6)
1.交通网的连接性51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长江三角
洲及沿江地区 4.鞍本钢铁基地 5.苏伊士运河 6.鲁尔
工业区
二、简答题(15*3)
1.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92
2.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333
三、论述题(25*3)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面对的
措施249
2.中国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中国--东盟的形成动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