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燃油指标与常见问题
11
抗燃油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项目
外观
异常极限
浑浊
异常原因
油中进水 被其他液压梯污染
颜色
密度 20℃ g/cm3
运动粘度 40℃ mm2/s
迅速加深
油品严重劣化 油温升高,局部过热
<1.13或>1.17
与新油牌号代表的 被矿物油或其他液体污染 运动粘度中心值相 差超过±20%
20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 外观 密度(20℃)g/cm3
运动粘度(40℃,ISO VG46)mm2/s
倾 点℃ 闪 点℃ 自燃点℃ 颗粒污染度 (NAS1638) 级 水 分 mg/l 酸 值 mgKOH/g 氯含量 mg/kg
指标 透明 1.13~1.17
凝点 ℃ ≤-18 酸值
闪点 ℃ ≥246 水份
运动粘度
SUS 220
℃
mL
%(m/m) mgKOH/g %(m/m)
566
10
0.002
≤0.03
≤0.03
3
新油验收注意事 项
为了加强抗燃油油质监督,新油验收应按指定标准进行, 合格后存放于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现场加油前应抽样检查,检修放油时不可用镀锌铁桶以防 形成金属皂基,堵塞过滤器,应使用专用油桶存放,注明 油种以免混淆。
39.1-52.9
≤-18 ≥235 ≥530
≤6 ≤1000 ≤0.15 ≤100
试验方法 DL/T429.1 GB/T 1884
GB/T265
GB/T 3535 GB/T3536 DL/T706 DL /T432 GB/T 7600 GB/T264 DL/T 433
21
序号
项目
24℃
11
泡沫特性ml/ml
6
4、电阻率:
电阻率是抗燃油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电化学性能控制指标,电阻率越低,电化学腐 蚀就越严重,抗燃油对不锈钢金属部件而言,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是一种不可 修复的损坏。这样的结果将使机组调节系统的性能正常发挥带来潜在的不安全影 响,有时不得不频繁更换已劣化的油品或性能无法满足要求的伺服阀,从而进一 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性
水层酸度mgKOH/g
铜试片失重mg/cm2 a 按ISO 3448-1992规定,磷酸酯抗燃油属于VG46级。 b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见本标准附录D。
指标 ≤ 50/0 ≤ 10/0 ≤ 50/0 ≥1×1010
≤3
≤0.02
≤0.05 ≤0.008
试验方法 GB/T12579 DL/T421 SH/T0308 SH/T0301
泡沫特性 mL/mL
24℃ 93.5℃
异常极限
>250/50 >50/10
>250/50
空气释放值 50℃ min >10
异常原因
1)油老化或被污染 2)添加剂不合适
1)油质劣化 2)油质污染
处理措施
1)消除污染源 2)更换旁路再生装置的再 生滤芯或吸附剂 3)添加消泡剂 4)考虑换油
1)更换旁路再生滤芯或吸 附剂 2)考虑换油
颗粒度的控制: 推荐每月检测一次。通常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抗燃油的颗粒污染: 1.在系统中合理地布置过滤器; 2.新油过滤合格后才能加入到系统中; 3.经常开起滤油泵旁路滤油;
注意:每次更换过滤器滤芯后应装上冲洗板进行冲洗。
8
6、抗泡沫特性:
泡沫特性是在规定条件下对油鼓气后产生泡沫量大小的一个条件值。 泡沫特性超标的危害:磷酸酯的空气释放速度比汽轮机油小1/2~1/3,常压下油 中的一般可溶解10%(体积比)的空气,随着压力的升高,空气于油中的溶解度随 压力而成比例增加,使之进入泵的不溶解空气在很长的压力油管中溶解于油,但 是节流时在很小的局部减压区段内,空气又可能从油中释放出来, 油中空气的存 在使油的可压缩性增大,这样会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而引起相关调节阀门振动 等现象。油中有不溶解的空气还会影响到泵的运转,同时会加速油的老化。
9、闪点: 闪点降低,表明抗燃油中产生或者混入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应采取适当措施, 保证机组安全运行。闪点要求≥235℃。
10、自燃点: 自燃点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一项主要指标,如果运行油自燃点降低, 说明油品被矿物油或其它易燃液体污染,应迅速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10
11、运动粘度: 抗燃油运动粘度一般是稳定的,它的改变主要来源于污染,像在EH系统中汽轮 机的矿物润滑油的侵入会减少粘度。
1、采用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2、具有“上疏下亲”双层表面分子结 构 3、具有超强的亲水疏油特性 4、脱水过程不需要对油液进行加热, 不需要在真空状态下进行,不需要增 大压力及流量 5、脱水过程不会对油液造成二次污染
1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项目 外观 密度(20℃)g/cm3
14
高效抗燃油滤芯介绍
介孔再生滤芯
1、超强的吸附能力
介孔再生滤芯吸附力为
色散力和静电力的叠加,吸附力强大,
可以高效地吸附造成抗燃油电阻率低、
酸值高的导电离子、油劣化产物以及
极性物质,提高电阻率,降低酸值的
能力强,效果明显。
2、极高的吸附效率
介孔再生滤芯降酸速率
快,降酸幅度大
3、优良的吸附选择性
介孔再生滤芯具有超强
指标 无色或淡黄,透明
1.13~1.17
运动粘度(40℃)amm2/s
41.4—50.6
倾 点℃ 闪 点℃ 自燃点 ℃ 颗粒污染度 (NAS1638)b级 水 分 mg/l 酸 值 mgKOH/g 氯含量 mg/kg
≤-18 ≥240 ≥530
≤6 ≤600 ≤0.05 ≤50
试验方法 DL/T429.1 GB/T 1884
异常原因
处理措施
被矿物油或其他液体污染
更换抗燃油
1)运行油温高,导致老化 2)油系统存在局部过热 3)油中含水量大,使油水解
1)冷油器泄漏 2)油箱呼吸器的干燥剂失效,空气中 水分进入
被可导电物质污染
1)被机械杂质污染 2)精密过滤器失效 3)油系统部件有磨损
1)调节冷油器阀门,控制 油温 2)消除局部过热 3)更换吸附再生滤芯,每 隔48h取样分析,直至正 常
颗粒度 级(NAS)
密度 g/cm3
电阻率 Ω.cm
凝点 ℃
闪点 ℃
运动粘度 mm2/s
≤6
1.13-1.17 ≥6.0*109 ≤-18
≥235
39.1-52.9
自燃点 泡沫特性 氯含量 酸值
水份
℃
mL
%(m/m) mgபைடு நூலகம்OH/g %(m/m)
≥530
≤200
≤0.01
≤0.15
≤0.1
2
西屋公司关于运行抗燃油需加强质量监督的指标参数标准,见表2
1)消除冷油器泄漏 2)更换呼吸器的干燥剂 3)更换脱水滤芯
1) 更换旁路再生装置的 再生滤芯或吸附剂 2)更换抗燃油
1)检查精密过滤器是否破 损、失效,必要时更换滤 芯。 2)检查油箱密封及系统部 件是否有腐蚀磨损。 3)消除污染源,进行旁路 过滤,必要时增加外1置3过 滤系统过滤,直至合格。
项目
3、酸值:
酸值是反映抗燃油劣化变质程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化学性能指标,酸值的 升高说明抗燃油已劣化、产生了酸性物质,抗燃油质量标准规定了高压抗 燃油的酸值应≤0.15mgKOH/g。
酸值控制: 应严密监视抗燃油酸度指标,推荐每月检测一次。当酸度指标达到 0.08~0.1mgKOH/g时,投再生装置(按再生装置投运规程进行);当酸度超 过0.5mgKOH/g时,使用再生装置(硅藻土滤芯)很难全酸度指标下降到正 常值,建议更换新油。
7、材料的相容性: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钢、铜、铝、镁、银、锌、镉和巴氏合金等能适应磷酸酯 抗燃油。对某些特殊的金属材料,需通过专门的试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磷酸酯抗燃油对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聚合材料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对一般耐油橡 胶有溶胀作用,因此,对衬垫密封件有特殊要求,使用中应仔细选择。
9
8、抗燃油的沉淀问题: 抗燃油沉淀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外部特别因素污染;其它抗燃油或润滑油 污染;不相容弹胶物和密封垫污染;来自于过滤介质或管路中的过滤器的污染; 抗燃油降解产生的磷酸金属盐沉淀等。
抗燃油指标特性与异常解析
1
抗燃油的主要指标分析
一、质量标准的制定执行
从表1、表2及表3所列质量标准,可得出国家标准、设备制 造厂与油品产厂在油品质量标准上是相互一致的,在使用 国标进行监督执行应考虑具体的设备类型及实际运行状况, 并参照制造厂要求进行控制
国标DL/T571-2007运行抗燃油质量标准,见表1
的极性,能够选择地吸附抗燃油中的
醛、酮、酚和酯类等劣化物,从而降
低酸值提高电阻率
15
干式树脂再生滤芯 1、干式树脂再生滤芯能够在吸收酸性物质和水分的同时,安全膨胀,不会破裂 2、干式树脂再生滤芯能够吸收除酸过程产生的水份,不会将水分排入抗燃油中, 省去外接脱水装置 3、树脂再生滤芯除酸能力高于硅藻土700%,高于活性氧化铝和改性氧化铝250% 4、干式树脂再生滤芯不向系统引入颗粒污染物和金属离子,能够快速滤除金属离 子,提高电阻率
5
水分的控制: 当含水量不是很大(<0.2﹪)时,可使用过滤介质吸附或在油箱的通气孔上 装带干燥剂的过滤器;当抗燃油中水含量很大时,需使用真空脱水。含水量 指标推荐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硅藻土滤芯有一定的吸水作用,需在使用前 于120℃烘干8小时,并在干燥箱中冷却到20~30℃,立即装入过滤筒中。离 子交换树脂,具有亲水性,除水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