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解放自己,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我们做一个优秀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时刻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智者。
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实现真正的高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充足准备角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重新构建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教学任务,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高效便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今天,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它要求尊重学生,尊重个性,重视培养能力,鼓励创新。
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解放自己,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我们做一个优秀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时刻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智者。
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实现真正的高效。
第一、高效课堂课前的充足准备。
备好教学活动。
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
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钻研课标,正确解读。
课程标准是进行学科教学的重要依据,每个教师都应该深入学习和了解标准对整个学科的要求和对本学段
的要求,进而明确本册教材教学应该要采取哪些策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任务相当明确,目标相当清醒,才能高瞻远瞩,站在学科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指导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对文本正确解读。
正确解读是真理的回归,是朴素的回归,是还事物的本质给学生,还教育的本真给课堂。
让我们的课堂去掉虚伪的面纱,因为真实而生动,因为简单而高效。
教师错误的文本解读,就如同南辕北辙,离教学目标越来越远。
那么,如何做到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呢?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占有本课教材的相关材料。
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信息交流场所,我们的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是因为我们占有的资料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其次要善于和同伴互助,每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谦虚的好学者,多请教、多交流、相互讨论和启发,许多深刻的教育见解就会融会贯通,许多教育智慧也会因碰撞而产生。
再其次要”简单”设计。
有人说,课堂上深入深出者是人,深入浅出者则是神。
把课上得高效,一定要让人感觉到简单中的不简单,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突出重点。
有的教师曾产生这样的疑惑:”语文课堂很麻烦,一节课要处理的东西太多了。
”其实这种感觉是错误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问题上问问自己:这节课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呢?这篇课文在语文教学上的价值是什么呢?进行以上的追问后,你就
会发现语文老师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那么哪些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东西呢?理解重点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练习说话造句、概括小标题、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读背优美片段、仿写等。
然而这些内容并不是在每一篇文章中都要加以训练的。
只要我们依据学科特点,迅速筛选和确定出学科教学的重点,就能在一篇篇生动美妙的课文中,领着孩子走进语文的天地。
第二、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这就是高效课堂。
在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中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有自主发展的舞台。
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前提。
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
得以实现。
第三、教师课堂教学的重新构建
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
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
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
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各位老师,打造激情、高效课堂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通过不懈
地努力,才能让课堂教学演绎更多的精彩,闪烁更亮丽的教学智慧!“做最好的老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一朝、每一夕都朝这个方向努力,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使我们的人生更少一点遗憾,更多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