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泰回报系列四期收益凭证 产品说明书 (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泰回报系列四期收益凭证 产品说明书 (1)

产品编码:【S44340】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安泰回报系列四期收益凭证产品说明书(沪深300指数挂钩本金保障型浮动收益凭证)
发行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8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邮政编码:518048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特别提示:本期收益凭证产品说明书包括风险揭示书、条款说明书、产品收益测算与产品风险示例四个部分。

投资者投资本期收益凭证,即表示对本产品说明书全部内容已认真阅读,完全了解并全部接受。

投资者在投资中信证券发行的收益凭证之前,应完成收益凭证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

投资者投资本期收益凭证的行为本身即表明其对本产品说明书、《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发行计划说明书》、以及《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业务协议(柜台市场版)》及相关文本的承认和接受,并按照其有关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一、风险揭示书
第一部分——本期收益凭证产品风险提示
收益凭证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如影响您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发生变化,请及时完成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收益凭证存在各种风险,不被视为一般储蓄存款的替代品,投资人可能会承担下列风险,因此应认真阅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发行计划说明书》、本期收益凭证的产品说明书、《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业务协议(柜台市场版)》及相关文本,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本风险揭示书的揭示事项仅为列举性质,未能详尽列明投资者投资本期收益凭证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和可能导致投资者损失的所有因素。

投资者投资本期收益凭证的行为本身即表明投资者已经理解并愿意自行承担投资本期收益凭证的风险和损失。

1、认购风险:如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相关法规政策变化或《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发行计划说明书》、本期收益凭证的产品说明书、《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业务协议(柜台市场版)》约定的可能影响本期收益凭证正
常运作的情况,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有权停止发行本期收益凭证,投资者将无法在约定的募集期内预约认购本期收益凭证。

2、政策风险:本期收益凭证是根据当前的政策、法律法规设计的。

如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本期收益凭证的认购、投资运作、清算等业务的正常进行,导致本期收益凭证投资收益降低甚至导致本金损失。

3、市场风险:本期收益凭证将面临沪深300指数波动引发的市场风险,即投资者投资本期收益凭证的收益与沪深300指数相关。

投资者需对沪深300指数有自身判断并能承担指数波动带来的收益波动风险。

4、流动性风险:本期收益凭证不对投资者提供提前终止权,将导致投资者面临需要资金时不能按需变现的风险。

5、信息传递风险:中信证券按照《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发行计划说明书》、本期收益凭证的产品说明书、《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业务协议(柜台市场版)》约定有关“信息披露”部分的约定,发布发行人和本期收益凭证的相关信息。

投资者可通过中信证券营业部网点、中信证券网站以及中信证券金融交易终端获知。

如投资者在认购收益凭证时登记的有效联系方式发生变更且未及时告知或因投资者其他原因导致中信证券无法及时联系投资者,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6、募集失败风险:收益凭证募集期结束后,中信证券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凭证业务协议(柜台市场版)》、本期收益凭证的产品说明书约定的情况确定本期收益凭证是否成立。

如不能成立,即募集失败,投资者的收益凭证预约认购金额将于原定起始日后的【2】个营业日内解除冻结。

7、不可抗力风险:因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战争、罢工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导致本期收益凭证认购失败、交易中断、资金清算延误等。

8、电子合同风险:若投资者采用签订电子合同方式认购本期收益凭证的,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存在无法预测或无法控制的系统故障、设备故障、通讯故障,导致电子合同无法及时签订,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电子合同签订后,投资者凭交易密码登录中信证券金融终端进行交易,投资者通过交易密码登录后所有操作均将视同本人行为。

如投资者设置交易密码过于简单或不慎泄露,可能导致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操作投资者账户,给投资者造成潜在损失。

9、本期收益凭证投资风险:本期收益凭证为本金保障型浮动收益凭证。

收益凭证的收益挂钩于沪深300指数,一旦存续期内的沪深300指数表现欠佳,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将会受到影响,投资者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第二部分——本期收益凭证产品风险等级
本期收益凭证内部产品风险等级:中低(以下产品风险等级与适合的投资者风险评级为中信证券柜台市场内部评级,仅供参考)
二、条款说明书
三、产品收益测算
中信证券依据本期收益凭证的产品说明书、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本期收益凭证的未来可能收益,但预期收益、预计收益、测算收益或类似表述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构成收益承诺。

测算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投资者投资前仍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评估投资本期收益凭证所面临的风险。

假设沪深300指数在期初观察日的收盘价格为3000(即期初价格),收益凭证存续期限为183天,收益凭证份额面值为1元/份,发行价格为1元/份。

投资者期初认购收益凭证资金100万元(不含费用),持有收益凭证份额100万份,
并持有收益凭证到期。

1、假设沪深300指数在期末观察日的收盘价格为3300(即期末价格),且在收益凭证的观察期内,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从未高于3480(即期初价格×116%),则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到期日份额价值以及到期兑付金额计算如下:
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Max(4%,期末价格/期初价格– 1)=Max(4%,3300/3000 – 1)=10.00%;
到期日份额价值=份额面值×(1+凭证约定收益率×存续期限/365)=1元/份×(1+10%×183/365)=1.0501元/份(四舍五入精确到小数点后第4位);
到期兑付金额= 到期日份额价值×凭证份额= 1.0501元/份×100万份= 1,050,100元;
2、假设沪深300指数在期末观察日的收盘价格为2900(即期末价格),且在收益凭证的观察期内,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从未高于3480(即期初价格×116%),则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到期日份额价值以及到期兑付金额计算如下:
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Max(4%,期末价格/期初价格– 1)=Max(4%,2900/3000 – 1)=4%;
到期日份额价值=份额面值×(1+凭证约定收益率×存续期限/365)=1元/份×(1+4%×183/365)=1.0201元/份(四舍五入精确到小数点后第4位);
到期兑付金额= 到期日份额价值×凭证份额= 1.0201元/份×100万份= 1,020,100元;
3、假设沪深300指数在期末观察日的收盘价格为3300(即期末价格),但在收益凭证的观察期内,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曾高于3480(即期初价格×116%),则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到期日份额价值以及到期兑付金额计算如下:
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5.50%;
到期日份额价值=份额面值×(1+凭证约定收益率×存续期限/365)=1元/份×(1+5.50%×183/365)=1.0276元/份(四舍五入精确到小数点后第4位);
到期兑付金额= 到期日份额价值×凭证份额= 1.0276元/份×100万份= 1,027,600元。

本测算中的示例均采用假设数据,只用作说明本期次收益凭证如何运作,并不代表投资者可以获得的实际收益。

四、产品风险示例
投资者投资本期收益凭证,可以获得的凭证收益金额取决于所挂钩的沪深300指数的变化,具体情境分析如下:
1、较好情景A:沪深300指数的期末价格高于期初价格的104%,且在收益凭证的观察期内,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从未高于期初价格的116%,则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区间为4%至16%。

2、一般情景B:在收益凭证的观察期内,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曾高于期初价格的116%,则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为5.5%。

3、较差情景C:沪深300指数的期末价格低于期初价格的104%,且在收益凭证的观察期内,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从未高于期初价格的116%,则凭证约定收益率(年化)为4%。

(本页以下无正文)
11/ 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