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流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探讨
摘要:经济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也使得流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财务管理处于物流企业管理中核心地位,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这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文章从物流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物流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前言
现代物流的崛起,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一个核心增长行业,我国的物流产业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对财务管理来说,相关体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这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的制约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物流业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在慢慢地培育一批优秀的物流专家和企业家,物流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中,但是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现代物流企业中,还是有很多的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一、物流企业与财务管理的相关介绍
(一)物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动力
物流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产业。
在国际上,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着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高低。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经济组织,按照现代物流企业从事活动的范围划分,可以将其分成两类:第一类主要是从活动中去赚取利润,经营活动表现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它是专业化的来进行各种与商品流通相关的经济活动。
而第二类主要目的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倾向,它不是为了去从事专门的商品流通,所以在企业内部开发出了一条自身物流活动的供应链和物流作业系统。
作为是一个刚兴起不久的服务产业,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还算可以,它的行业规模以及行业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地上升。
现代物流业在国际上已经成为经促使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动力。
(二)财务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目的
物流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它既不属于生产领域,也不属于消费领域,它是一种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方式的企业,根据市场供需之间的情况,有计划的进行购销和储运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要使得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能够正常的进行,同时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生产的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的成本,这样可以使得在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去最小化的降低用户的成本。
而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上,则是最大化自身企业价值的同时,最小化自身的运营成本,从而获取利润,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管理目标,就得充分考虑到货币资金的使用价值,为自己筹划相应长短期计划,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并降低资金使用风险,这样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活动在物流企业中的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三类:事前的财务规划,事中进行的财务控制以及在事后的反馈活动。
而在事前的财务规划中,包括了相关的财务预测及预算决策,事中进行的财务则包括对成本的管理和对预算施行的管理。
事后的反馈活动则包括了报表的编制和财务的分析,评价财务管理在具体实行过程的效果。
一个物流企业若想要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益,就必须去具备有高水准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样才可以对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一个准备的评判。
二、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虽然物流企业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上的其他企业相比较,我国的物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服务水平上和服务质量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资金的缺乏及在融资方面的障碍
如果想要同国内外的同行进行竞争,那么就必须采取转型措施。
改变传统的物流经营模式,改变规模小和本土化的经营现状,向着大型化以及国际化进行转变。
但是要成功的进行转型,大量的资金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前我们国家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不理想和信用不足这些问题,如果是单看自身的力量来筹集所需要的大规模资金是很困难的,虽然有些已经在寻求独立的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但是银行等信贷金融机构对于贷款的限制条件很多,审核及资金的发放所需要的时间长,同时融资成本也很高。
而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上长期缺乏,中介机构不健全的缺乏,使得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都不足。
要解决这样的困境,急需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的政策保证,从而为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缺乏对资金的管理利用能力
我们知道要解决物流企业的资金问题,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对于物流企业本身的经营特点来说,获得金融机构的投资或支持是有一定困难的,即使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所要承受的融资费用和风险都很高,这大大的增加了物流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成本。
而在资金的利用上,由于存在着自身规模不足,面临的风险大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总会倾向于尽快的将资金回收过来,因此在资金利用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短期性和过于追求眼前利益的局面,从而忽视对自身规模的扩大化和长远利益。
资金管理方式的松散以及落后也是一直困扰着物流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而这样就会出现诸如资金的盲目使用和重复投资等问题。
当前,物流企业在资金的储备上普遍面临的是资金的不足,这就使得资金周转起来非常困难,而资金管理方式的落后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复杂,有些集团的下属企业中可能会存在有多余的资金,而有的却明显的资金不足,另有一种是明明资金够用,但是出于其他的目的去向母公司要资金,这种局面无形中就加深了企业在整体的资金运作上的负担和经营风险水平,严重影响资金的统筹使用,影响企业未来整体效益水平。
(三)财务监管方面力度不够
由于物流企业经营的特点,特别是大型的物流企业,都是跨地区经营,下属机构会存在机构庞大和组织结构复杂等问题。
集团企业对于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财务监督体制和力度都不足,制度难以落实下来,而既能算账又懂管理的财务管理人员屈指可数,这样的话,会计基础工作就会存在工作薄弱及财务核算的不规范等问题。
其次,对于物流企业的财务监管,大多还是停留在事后监控的方式上,对于事前的规划和事中监督的比较缺乏,导致无法及时纠正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财务信息弄虚作假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采集财务信息的手段仍然很落后,这样导致难以实时追踪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基本上依赖于财务人员的报告,而企业的财会人员由于受到个人业务能力及利益方面等影响,可能会做出不同程度的虚假信息。
使得企业管理者无法了解到企业真实实际经营情况。
三、针对财务管理优化的相关建议
(一)寻求多种融资方式
企业筹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也可以去向银行等金融部门申请贷款,但是每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条件要求,这些风险的大小和融资要求都不一样,这个时候,企业可以从自身实力和发展状况出发,为了降低融资的风险和成
本,来选择一种最适合的融资手段。
同时也可以去拓展和开发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可以考虑去引进外部资金以及寻求国外的资金投入,利用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来为物流企业注入相对充足的资金,以方便企业进行转型。
证监会应当适当放宽对物流企业的融资审批门槛,鼓励扶持经营管理好和有潜力的物流企业上市融资。
相关金融机构,尤其是政策性的银行,应当积极的调整信贷的结构,以支持物流企业的发展。
国家也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供政策性的支持手段。
(二)完善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率
要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使用效果。
必须合理的使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式得到配合。
要准确的预测资金的回收时间。
然后合理地分配资金,
完善财务管理活动的运行原则,评估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降低投资风险,把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以及反馈控制结合起来。
(三)加强监管水平
从物流企业的特点出发,合理优化财务机构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在各单位内部设立会计监督管理制度。
加大对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水平,使得企业的会计行为得到规范,同时应当进行科学学的预算,使企业将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等手段结合起来。
(四)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企业财务人员
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不断的提供给财务人员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同时还要设置奖惩分
明政策,吸引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加入,同时在计算机使用能力和统计分析判断能力上要加大培养。
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得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韩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7)
[2]段理慧.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大众商务,2009(7)
[3]徐维维.物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0(1)
[4]蒋晓慧.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思路[j].企业导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