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部分第八章细纱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
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后隔距工艺参数:(1)总牵伸倍数(2)前牵伸区工艺:①浮游区长度②皮圈钳口隔距(3)后区牵伸工艺(4)罗拉加压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小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作用压成扁平带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布,捻度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
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
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
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5、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
用捻度稳定定理计算各段捻度。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BC段:气圈段:n t-T BC V Rλ2=0 T BC=n t/V Rλ2AB段:纺纱段:T AB=n tη2/V Rλ2CD段:卷绕段:T BC V Rλ2-T CD V R=0 T CD=n t/V R6、细纱断头的原因?在纺纱过程中,当纱线某断面处瞬时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原因是强力与张力的矛盾。
★7、细纱国标质量检验项目有哪些及定义?国标有六项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2)、重量不匀率3)、重量偏差4)、条干均匀度5)、一克纱内棉结杂质数6)、10万米纱疵8、何谓乌斯特公报?乌斯特公报是全世界纱样的质量指标的统计值。
目前大多用乌斯特统计值:有条干CV%,粗节,细节,棉结,强力及CV%,伸长率,各项指标有相应水平指标。
另外,毛羽指标也是重要考核指标。
9、提高纱线强力的措施?①合理配棉②开松梳理工序:提高纤维平行顺直度,防止纤维损伤。
③并条、粗纱工序:应提高纤维平行,提高半制品条干均匀度。
④细纱工序:提高条干均匀度;合理选择细纱捻系数,降低捻度不匀;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10、细纱工序如何提高纱线条干?条干不匀重要指短片段不匀,因此细纱上加强控制就更显重要、直接、有效。
设计合理牵伸工艺参数减少牵伸波,保证设备良好减少机械波。
1)采用先进的牵伸型式:四种现代牵伸装置2)喂入纱条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α 1 =α0E+X(E-1),牵伸倍数↑附加不匀越大。
如纺出细纱特数不变,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3)细纱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4)细纱后区工艺采用两大两小工艺: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粗纱牵伸小,细纱后区牵伸小。
5)罗拉握持距R=L P(纤维品质长度)+K(牵伸力系数)在牵伸力与握持力平衡的条件下,R偏小掌握有利于对纤维的控制,罗拉要有适当的加压。
缩短前牵伸区浮游区长度并适当加重前钳口压力,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
6)机械状态罗拉的偏心,胶辊不圆整,弹性不匀等均会造成握持钳口偏移或速度变化,而使纤维变速不规律,产生机械波。
7)车间温湿度车间温湿度影响纤维摩擦性能,导电性能等8)操作接头、清洁工作第十章后加工1、络筒、并线工序作用?络筒:1)、将管纱接成规定的长度或重量,提高后道劳动生产率2)、通过清纱器,去除纱疵3)、制成均匀的卷装。
并线:1)、保证两根单纱张力一致的并合;2)、去除毛纱上部分外观疵点;3)、制成较大的筒子卷装且成形良好。
2、清纱器的分类及原理?按检测纱线粗细原理,清纱器可分两类(1)机械式清纱器:以纱线直径为基准,确定清纱板隔距,去除纱线外观疵点。
(2)电子清纱器:电子清纱器原理:是把纱线粗细变化这一物理量线性地转换成相对应的电量。
A光电式电子清纱器B电容式电子清纱器C光电加光电、光电加电容清纱器3、何谓无结头纱?在络筒时,纱线断头后用捻接器(空气、机械)替代手工打结或机械打结而生产的纱线为无结头纱★4、何谓捻幅?二股纱反向加捻时,股线最好强力、最好光泽时的捻系数与单纱捻系数的关系如何?并作出综合捻幅图。
捻幅:单位长度纱线加捻时,截面任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转动的弧长称为捻幅。
股线最好强力:当P1=2P0时,股线中纤维倾斜度相同,所受应力分布均匀,强力利用系数达到最高,股线强力达到最佳的程度,股线的捻系数为单纱捻系数的2倍。
股线最好光泽:当P1=P0时,股线最外层纤维都直立平行,捻幅为零。
股线只是内层纤维倾斜,股线表明获得最佳光泽,手感柔软,纵向耐磨。
股线的捻系数为单纱捻系数的2/2倍。
5、用捻度稳定定理求倍捻捻度?如图所示,而将C点扩大成为包括两段纱段AC、BC 的空间而进行回转,这时再从定点A与B看加捻点C,加捻器转一转在AC与BC段上各自都获得一个相同捻向的捻回。
纱线输出过程中AC段上的捻回在运动到BC段时,就成为两个捻。
捻度稳定定理:AC:n-T AC V =0 ;BC:n+T AC V -T BC V =0 → T BC=2n/V毛纺部分第二章原毛初加工1、原毛中有哪些杂质?一般用什么方法去除?羊毛脂、羊汗、砂土、粪尿、植物性杂质、蛋白质污染层(PCL)。
乳化洗毛、炭化。
2、乳化洗毛的原理?(1)润湿阶段: 洗液渗入弱环,降低污垢与羊毛之间的结合力。
(2)污垢与羊毛表面脱离并转移到洗液中(3)转移到洗液中的油脂土杂稳定地悬浮在洗液中,呈乳化状态,不再回到羊毛上去。
3、羊毛炭化原理?利用浓酸对草及羊毛作用不同,使纤维素脱水后成碳——变脆易碎而去除。
4、何谓洗净毛、炭净(化)毛?洗净毛:原毛经过洗毛后得到的产品;炭化毛:洗净毛经过炭化后得到的产品。
第三章精梳毛纱的生产1、何谓毛条制造?将洗净毛经过配毛、和毛加油、梳毛、精梳等工序制成毛条的工艺过程。
2、梳条配毛的目的?保证毛条成品符合质量标准;同一批号质量稳定。
3、和毛工序作用?将原料开松、均匀混合★4、加和毛油的目的?其基本组成?目的:增加纤维间的润滑,减少纤维在开松梳理过程中的损伤;减少生产中静电;增加纤维的柔软性、抱合性。
组成:水、油剂、抗静电剂。
第四章梳毛1、梳毛工序作用(1)梳理(2)混合(3)除杂(4)制成毛条★2、锡林、工作辊、剥取辊这个梳理单元的作用?剥取辊、锡林:同向剥取剥取辊、工作辊:反向剥取工作辊、锡林:分梳作用纤维在梳理单元间形成梳理和混合作用★3、从提高梳理效果及防止纤维损伤角度,从机器进口到出口,锡林与工作辊间速比与隔距是如何配置的?从机器进口到出口,锡林与工作辊间速比是逐渐增大的,而隔距是逐渐减小的。
★4、何谓工作辊分配系数?每平方米锡林针面转移给工作辊上的纤维量与每平方米锡林针面参与分梳作用的纤维量的比值,称工作辊分配系数。
第五章针梳工艺设计——理条与整条1、何谓理条?何谓整条?★理条:在精梳工艺之前经2-3道针梳机,使条子均匀度改善,纤维伸直平行,适应精梳机加工要求。
整条:在精梳工艺之后再经2-3道针梳机,使条子均匀度改善,纤维伸直平行,条子达到售条要求。
2、理条工序的作用?一般为几道?作用:使条子均匀度改善,纤维伸直平行,适应精梳机加工要求。
一般为2-3道。
3、画出针梳机牵伸工艺简图?标出相应牵伸工艺参数?画出其摩擦力界图?牵伸工艺参数:①牵伸倍数②隔距③速比④罗拉加压⑤针板号数第六章精梳第一节★1、何谓梳理死区a?拔取隔距R?喂给长度F?纤维头端梳理次数?梳理死区a:当钳板握持纤维须条由锡林进行梳理时其头端未能被锡林梳针梳理的一段长度拔取隔距R:拔取车在最后位置时,拔取罗拉钳口线与钳板钳口线间的距离;(难测)总喂给长度F:一个工作周期(工作循环)中喂入的须从长度。
纤维头端梳理次数:钳板钳口处的纤维被分离前经过多次重复梳理的次数。
2、从理论上分析拔取隔距R,喂给长度F对梳理质量及落纤率的影响?(1)理论落纤率图中Lm—最长纤维.L0—最短纤维.L2-进入毛网的最短纤维.L1—进入落毛的最长纤维.L—右部分为落纤,左部分为进入毛网.理论落纤率: Q=S1/ S2×100%.式中: S1—纤维排列图中纤维分界长度,L线右边面积.S2—纤维长度排列图总面积.(2)影响梳理质量的因素(理论上)①拔取隔距RR↑则L↑落纤率↑落纤长度↑精梳条中纤长↑短纤维率↓梳理次数↑梳理质量↑。
R是控制精梳落纤率的主要工艺手段。
③喂给长度FL=(L1+L2)/2=R+(1 /2 -α)F,当α=1/2时,L=R,喂给长度的大小与L无关。
当0< α< 1/2时,随F ↑,L ↑,落纤率↑,梳理次数↑梳理质量↑。
当1/2 < α≤1 时,随F ↑,L ↓,落纤率↓,梳理次数↓梳理质量↓。
通常毛精梳α1=13、精梳毛条售条主要检测哪些指标?物理指标:细度、细度离散度、长度、长度离散度、30mm以下短纤率。
外观疵点:标准重量、重量公差、重量不匀率、毛粒数、草屑数。
4、写出典型的毛条制造工艺流程?简述各工序作用?选毛→开洗烘→配毛→和毛加油→梳毛→毛条头道针→毛条二针→毛条三针→精梳→毛条四针→毛条末针选毛:将不同品质的羊毛(套毛或散毛)用人工分选成不同的品质,便于以后的合理使用. 开洗烘:将羊毛进行开松、洗涤、烘干,制成洗净毛配毛:使毛条或纱线质量达到质量要求;并相当长期稳定;同时降低成本。
和毛加油:就是将羊毛开松除杂混合,加上润滑油、抗静电等以增加纤维可纺性,防止纤维损伤。
梳毛:将羊毛梳理成有一定平行顺直度的单纤维;去除部分杂质;纤维间进行混合;制成一定规格的毛条。
精梳:梳理纤维成平行顺直的单纤维;纤维间混合;去除毛粒、杂质、短绒;制成一定规格的精梳条。
理条:精梳前的针梳,通过条子并合改善条子粗细均匀度;纤维伸直平行;纤维间混合。
整条:精梳后的针梳,通过条子并合改善条子粗细均匀度;纤维伸直平行;纤维间混合。
第二节条染复精梳1、写出条染复精梳机的工艺流程。
简述各工序作用?松球→装筒→条染→脱水→复洗→混条针梳→前纺头针→毛条三针→复精梳→毛条四针→混条→毛条末针松球:将购买来的毛球制成内外松紧一致的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