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作业之检泵施工作业

井下作业之检泵施工作业

井下作业之检泵施工作业
抽油泵采油是一种常用的机械采油方法,而抽油泵又是主要的井下设备。

因此,它的结构能否适应油井的自身情况,对油井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发生断、脱、卡、磨等故障,而且经常需要加深或提高泵挂深度、改变泵径等工作。

现场常把排除上述故障和调整抽油泵工作参数的工作统称为检泵。

它是保持抽油泵性能良好、维护抽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且经常性的工作。

一、检泵的原因:
抽油井检泵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抽油井的条件摸索出来的检泵周期检泵;另一方面是突然发生的抽油井事故所致。

⒈油井结蜡造成活塞卡、阀卡、使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或将油管堵死。

⒉砂卡、砂堵检泵。

⒊抽油杆的脱扣造成检泵。

⒋抽油杆的断裂造成检泵。

⒌泵的磨损漏矢量不断增大,造成产液量下降,泵效降低。

⒍由于产出量粘稠,使抽油杆在下冲程中发生绕度变形,抽油杆接筛或杆体与油管壁产生摩擦,长期作用将油管磨坏或将接筛、杆体磨断。

⒎油井的动液面发生变化。

⒏根据油田开发方案的要求,需改变工作制度。

⒐其他原因:如油管脱扣、泵筒脱扣、衬套乱、大泵脱接器断脱等造成的检泵施工等。

总之,造成检泵的原因很多,有时是某项原因造成,有时也可能是多种原因同时作用而造成检泵。

二、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⒈搬迁、安装:将性能良好的修井设备搬迁安装就位,进行安全检查,开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1) 立放井架按SY/T5791-1993《液压修井机立放井架作业规程》执行。

2) 设备的搬迁安装执行石油行业的相关规定。

⒉热洗:
1)根据油井结蜡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洗井,洗井时要防止洗井液对地层的污染。

2)新井下泵井施工要求正洗井,检泵井施工要求反洗井。

3)洗井用水量不低于井筒容量的2倍,水质清洁,水温不低于60℃。

⒊压井:根据地层静压选择合适密度的压井液进行反压井,排量不低于500L/min,压井后开井口,不漏不外溢为合格。

1)需要压井作业的施工的井,要尽量使用无固相或低固相的优质压井液,以减小压井液对地层的污染。

2)根据油井地层压力值和油井深度计算压井液相对的密度,附加系数为10%-15%。

压井液量为井容量的1.5-2倍。

3)检泵井采用反循环压井,热洗后直接替入压井液,要求大排量、中途不停泵,待出口返压井液后要进行充分循环。

4) 压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井口泵压,不致引起井漏、井喷。

⒋起原井抽油杆:起出原井抽油杆及活塞,检查有弯曲、变形、丝扣损伤的不合格杆,不得下井,立即更换。

1)装有脱节器及开泄器的井,起第一根抽油杆时要缓慢上提,以保证脱节器顺利脱开;以保证顺利打开泄油器,遇阻时,不要盲目硬拨。

2)防止造成抽油杆变形和造成井下落物。

3)平稳操作起完抽油杆及活塞。

抽油杆桥要求使用4根油管搭成,每根油管至少使用4个桥座架起,起出的抽油杆在杆桥上每10根一组排放整齐,抽油杆悬空端长度不得大于1.0m,抽油杆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0.5m。

⒌拆井口、安装封井器:拆井口,安装FZ18-21封井器,并试压21Mpa,稳压30min,压降小于0.7Mpa为合格。

1)拆井口按SY/T5587.9-2004《油水井修井作业常规作业规程换井口装置》执行。

2)装封井器按SY/T5053.1《地面防喷器及控制装置防喷器》执行。

3)对防喷器进行试压,试压合格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⒍起原井管柱:起出原井管柱,并对起出管柱做仔细检查,查明检泵原因。

1)试提油管头,待大勾载荷正常方可进行起管柱作业。

如果井下管柱被卡,最大上提载荷不能超过井架及游动系统的安全载荷。

2)井下管柱装有油管锚时,按照油管锚的使用要求使锚爪脱离套管;井下管柱装有封隔器时,解封封隔器;丢手管柱装有活门时,如果上提管柱一次活门不严,应活动几次以关闭活门。

3)平稳操作,起管柱做到不碰、不刮、不掉。

4)油管桥至少使用3根油管搭成,每根油管至少使用5个桥座架起,起出的油管在桥管上每10根一组排放整齐,接箍朝向井口,油管悬空端长度不得大于1.5m,油管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0.3m。

5)起完泵管柱,检查原井管柱完好情况,做好记录。

⒎探冲砂:下Ф73mm油管下带Ф73mm笔尖进行探冲砂,有砂则冲至人工井底,出口含砂小于0.2%为合格,上提管柱30m,沉砂4h,加深复探砂面,无
砂为合格,起出冲砂管柱。

1)探冲砂按SY/T5587.5-2004《油水井常规作业规程井下作业井筒准备》执行。

2)冲砂前探砂2次,提离砂面2m,开泵循环,钻压5-10KN,排量大于400L/min。

3) 冲砂至预定深度,洗井至井口无砂,提离砂面30m以上,沉砂4h,复探砂面无砂为合格。

⒏通井:下Ф73mm油管下带Ф118mm通井规,控制下放速度在20-30m/min,距油层井段以上50m左右时,控制下放速度5-10m/min,通井至人工井底,大排量反洗井至出口杂质小于0.2%,起出通井管柱。

1)新井下泵施工前必须通井。

2)通井规外径比套管内径小6~8mm,长度不小于0.5m。

⒐配管柱、下生产管柱:按完井管柱示意图组配生产管柱,自下而上为:Ф89mm丝堵+Ф73mm油管+Ф73mm筛管+Ф73mm油管+Ф44mm管式泵+Ф73mm油管+管挂,深度见完井管柱示意图。

拆FZ18-21型封井器,装井口。

1)用蒸汽清洗油管、抽油杆,确保下井油管、抽油杆及工具清洁。

2)螺纹损坏、杆体弯曲、接头或杆体磨损严重,或有其他变形的抽油杆不许下井;螺纹损坏、杆体弯曲、接头或杆体磨损严重,或有其他的变形的油管不许下井。

3) 油管和抽油杆要丈量3次,做好记录,误差小于0.02%为合格。

4)组装下井工具做到设计、合格证、实物三对口,复核无差错后方可下井。

5)下井油管螺纹必须清洗干净后涂密封脂。

6)下油管时应平稳加压,做到“不飞”、“不顶”、不压弯油管,井口要有
防掉、防喷措施,顺利下完管柱。

7)使用液压油管钳上扣时严禁油管偏扣,防止上紧矩过大,要注意保护油管螺纹。

8)对有油管锚、封隔器的井,按照操作规程锚定油管,座封封隔器。

9)坐上井口,装齐配件,摆正方向、均匀上紧各部位连接螺丝,确保不渗漏。

⒑试压:用清水对生产管柱进行整体试压6-10Mpa,稳压30min,压降小于0.5Mpa为合格。

⒒下抽油杆:按完井管柱示意图配下活塞及抽油杆。

1)抽油杆螺纹及接触端面必须清洗干净。

2)抽油杆上紧矩应符合技术规定。

3)平稳缓慢下放,使活塞顺利进入泵筒。

装有脱节器的井,对接好脱节器,对接后提抽油杆不能超高,防止脱节器脱开。

装有井下开关的井,按照使用要求打开井下开关。

4)活塞坐进泵筒后,光杆伸入顶丝法兰以下长度不小于防冲距与最大冲程长度之和,光杆在防喷盒平面以上长度应在1.2~1.5m之间。

⒓试抽、交井:碰泵,连碰三次,按标准上提防冲距,用通井机试抽至井口见液止,井口憋压2.5Mpa,井口流程不刺不漏为合格。

完善井口,清理井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三、检泵要求:
⒈施工队伍应具有检泵作业施工资质,有市场准入证。

⒉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应满足施工设计和施工项目的要求。

⒊油管、抽油杆、抽油泵及下井工具应有质量检测报告。

⒋下井油管螺纹要涂抹密封脂,并用内径规通过。

⒌油井检泵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⒍取全取准油井检泵作业的各项资料,包括泵型、泵径、泵长、活塞长度,光杆、抽油杆规范、型号、根数、长度、接头规范长度、油管规范、根数、长度、泵下入深度,其他附件规范、深度等。

⒎根据泵的下入深度,防冲距应控制在0.5~1m的范围内,做到上不挂、下不碰。

⒏在下柱塞之前应先对泵筒、油管进行密封性试压,一般试压压力为5~8MPa,观察10min压降不超过0.2MPa为合格;下入抽油杆进行一次试抽憋压,一般为2~3MPa,压降不超过0.2MPa为合格。

⒐检泵井洗井应把活塞提出泵筒。

下入活塞进工作筒时,应减缓下入速度,严禁下冲固定阀。

⒑下井管柱结构、泵深、泵规格、泵杆直径及抽吸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HSE及井控注意事项:
⒈HSE注意事项:
1)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按规定穿戴。

2) 井场用电符合安全用电标准和相关规定。

3) 消防器材按标准配备齐全,专人保管,不得挪作他用,并定期检查。

4) 施工单位按HSE管理体系,根据本井施工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

5) 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⒉井控注意事项:
1) 施工单位依据本井施工工序,编制好井控预案。

2) 井口必须安装灵活好用的防喷器,现场配备2只油管旋塞阀及其他控制
装置。

3) 每起出10-20根油管向井内灌注压井液一次。

4) 每班进行井控预案演练。

五、完井管柱图:
××井完井管柱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