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一).
第二章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一).
赤霞珠的来源
. 1736年,比利 修道院长(Abbé Bellet)开 始研究波尔多附近葡萄园的葡萄,他 详细记录了Cadillac地区葡萄园中的 18种红色品种和20种白色葡萄,其中 一种他称之为Vidure(是法语 “坚硬 的葡萄树--Vigne dure” 的一种简略 读法,他描述了该葡萄树的明显特点) 的红葡萄
第二章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
第一节 主要酿酒品种
酿酒葡萄的分类 主要酿酒品种
第二节 葡萄的栽培与管理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 育苗 建园 架式选择 整形修剪 土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越冬
全世界果品生产中,葡萄的产量和种植面 积一直稳居首位;
2004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超过7905MHa;
(资料来源: ⑦--Discovering wine, by J. SIMON, Fireside Simon & Schuster Inc, 1995)
酿造优质的赤霞珠
正确的选择赤霞珠葡萄品系 和与之对应的砧木 控制好葡萄的产量和成熟 正确的采摘和破碎方式 正确的浸渍
良好的,独特的酒精发酵和苹 果酸乳酸发酵
栽培要点
赤霞珠为高单宁含量类晚熟品种,适宜在积温
较高、无霜期长、生长期长、夏季温度较温凉、
土壤富钙质的地区栽培。
该品种喜肥水,易丰产,栽培上就注意严格控
制产量,提高果实品质。
赤霞珠的来源
有一种说法: 公元71年,古罗马博物学家,旅行家和 诗人老蒲林泥(PLINY,生卒年月:公 元23-79),访问位于波尔多和布尔热 (Bourge) 的古高卢部落—Bituriges 时,他发现了当地的一种称为 “Biturica”的葡萄色泽优雅,酿成的 酒精美醇厚,比起罗马流行的葡萄 更胜一筹,他将这个发现写进他的 高卢访问记中,并为了适应罗马人 的发音,将名字简化成—Bidure
适度的,有个性的陈酿 个性化的勾兑 准确的后处理
品丽珠(Cabernet Franc)
别名:卡柏纳、佛朗、卡门耐特等。欧亚 种,原产法国。
品丽珠与赤霞珠类似,更肯耐寒能力,使 葡萄酒芳香,种植面积不多。它是法国波 尔多地区的主要葡萄品种,在我国与赤霞 珠,蛇龙珠统称为解百纳。 主要特性:青草及红莓子;铅笔芯的气味;
赤霞珠葡萄已占有了中国全部酿酒葡萄栽培 面积的近50%,是中国酿酒第1品种.
赤霞珠的世界
2000 年世界个别产区赤霞珠葡萄的栽培情况
国家 加州 法国郎格多克和卢西荣酒区 智利 法国波尔多酒区 澳大利亚 中国 保加利亚 摩尔达维亚 南非 意大利 瑞士 世界赤霞珠总面积(估计) 世界葡萄总种植面积(估计) 赤霞珠占世界葡萄总种植面积的比例 栽培面积,公 顷 67,000 33,880 30,000 29,000 28,700 23,133 18,000 12,000 8,000 3,000 2,900 300,000 8,300,000
果实性状: 果穗中等大小,平均穗重175克,圆锥形或圆 柱形,带副穗,长15.5 cm,宽10 cm。果粒小,着 生中等紧密,平均粒重1.82 g。果粒近圆形,紫黑 色,果皮厚,果粉厚;果肉多汁,有淡青草味, 含糖量15%~19%,含酸量0.57%,种子与果肉易分 离,出汁率75%。 植物学特征 嫩梢黄绿色,幼叶黄绿,叶面无绒毛,叶背 灰白色绒毛密。成叶中等大,圆形,叶缘锯齿纯, 深5裂,叶柄洼圆形闭合。一年生成熟枝条褐色, 节间短而粗。卷须间隔性。两性花。
赤霞珠的特色
世界红葡萄酒的各“贵族”品种的风格,特性
品种 Cabernet S(或波尔多类型的陈 年红酒) Merlot Pinot N Shiraz Zinfandel 典型的品种香气 红色的浆果,植物香(青椒,芦笋,橄榄)或香料香(黑胡椒),薄 荷,奶油,皮革,烟草,雪松,咖啡,巧克力,黑梅,香草等 红色的浆果,奶油,黑梅,香草,李子,玫瑰花,草莓和草莓酱, 烟草,雪松,咖啡,巧克力,水果蛋糕等 红色的浆果,草莓,香料香,奶油,香草,樱桃,桑葚果,草莓和 草莓酱,覆盆子,小红莓,紫罗兰花香,玫瑰花香等 红色的浆果,混合的香料香,咖啡,巧克力,香草,覆盆子,黑 梅,皮革,黑加仑子,沥青等 红色的浆果,黑胡椒,葡萄香,奶油,香草等
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中庸,萌妇力中等,每个结果枝平均 有1.4个花序,副梢结实力一般,产量偏低,抗寒 性较差,单株间一致性较差。在山东烟台地区4月 中旬萌芽,5月底至6月初开花,9月中旬成熟,从 萌芽至果实成熟平均需150天左右,有效积温 3400℃,属中晚熟品种。
栽培要点:
植株生长中庸,喜肥沃土壤,宜篱架栽培,中 短梢混合修剪。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别名:卡柏纳、苏维翁、解百钠、加本力 苏维翁等,是世界著名红葡萄酒品种之一, 全世界广泛栽培。 原产法国波尔多地区,是栽培历史最悠久 的葡萄品种; 赤霞珠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已超过2.3万公顷, 是中国第一主栽品种。 主要味道特性:青椒及黑醋粟;橡木、香 草、咖啡香气 ;
黑比诺(Pinot noir)
黑比诺、黑比诺、黑美尔、黑品乐、黑皮 诺、比诺罗拉等,欧亚种。原产法国,1936 年由日本引入我国。目前,在甘肃河西走 廊栽培较多。
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有法国布根地,新西兰, 美国俄纳冈州,其至澳洲及智利也有不错 的表现。在山西表现不佳。
赤霞珠的品系
人们发现,来自相同的 “祖株”的葡萄, 有时会出现变 异.赤霞珠葡萄也不例外. 这个变异导致他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品系,而不同的品系 生产出的葡萄,其最终酿成的葡萄酒质也相当不同! 今天,在法国,用于酿酒的品种葡萄65%以上,砧木90%以 上,均是采用有质量保证证书的不同的葡萄品系. 而在中国,品系的选择尚未引起各酒区和果农的重视!而 这,可能对中国将来酿造独具中国风格,体现本土特色 的顶级赤霞珠葡萄酒极为不利!
生长结果习性: 蛇龙珠生长健壮,萌芽率高,平均每个结果 枝有1.6个果穗,抗病性强,丰产性良好,但进入 丰产期稍晚。在山东胶东地区,4月中旬萌芽,5 月下旬开花,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从萌芽到果实 完全成熟约需150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栽培要点: 蛇龙珠为我国通过筛选育成的酿造葡萄品种, 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着色良好,成熟一致,品 种内一致性明显较强,是当前华东地区主要推广 的优良酿造品种之一。适宜在稍为干旱的沙壤地 栽培。适于篱架整形,中长梢修剪。
被引进 到智利
1900's 开始在波 尔多普 及,在欧 洲推广. 南非开始 推广
1960's 1820 年首 次被引进至 澳大利亚.60 年代大面积 推广,并被介 绍到新西兰
1970 美国开 始大量 推广. 继而南 美开始 普及
赤霞珠的世界
今天赤霞珠已经位居世界最普遍栽培的酿酒品种的前5位之 内 全球的栽培面积估计在30万公顷左右(2000年度) 同时, 赤霞珠还被认为是成长潜力最强劲的一个品种! 这在中 国出现的情况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短短的20年时间(从1980 第3次从欧洲引进,并进行品种纯化和关注品系的不同开始 算起),
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我国适宜葡萄栽培的面积极为辽阔; 葡萄栽培与酿酒业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主要酿酒品种
植物学:葡萄科葡萄属;
全世界目前共有葡萄品种2000余个,酿酒用 品种达200余个;
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北美种群三大种群;
一、酿酒葡萄的分类
按照酿造用途分: 酿造白葡萄酒品种、酿造红葡萄酒品种和 调色调香品种三类; 白葡萄酒品种:霞多丽、贵人香、白诗南、 龙眼、赛美蓉等;占20%; 红葡萄酒品种:赤霞珠、品丽珠、美乐、 佳丽酿、黑比诺等;占79%; 调色调香品种:烟74、晚红蜜、红汁露、巴 柯等;
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强,结果枝占总芽眼数的36.9%, 每果枝上结1~2穗果,着生于第五、六节。 副梢不易形成花芽。4月下旬萌芽,到10月 上旬果实充分成熟需生长150~176天,需有 效积温3258~3616℃,为晚熟品种。 在肥水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易早期丰 产,扦插第二年亩产达450公斤。风土适应 性强,抗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能力强, 较抗寒,喜肥水,宜篱架栽培,中短梢修 剪。
赤霞珠的品系
主要的赤霞珠品系的特点介绍(资料来源:⑥)
品 系 15 169 191 337 筛选,确认 ENTAV 1 ENTAV 2 INRA-Bx 2814 INRA-Bx 2049 原产地 Gironde Gironde Gironde Gironde 确认年 1971 1972 1973 1975 在法国的主要栽 培地 波尔多,朗格多克 和鲁西荣 卢瓦尔河,朗格多 克和鲁西荣 波尔多 波尔多 成熟时含 糖状况 中等 中等或高 高 高 酿酒特点 产量高,酒体均衡,结构感强 产量中等,酒质优良,单宁饱 满 产量中等,酒体十分丰满,适 合酿造陈酿型的葡萄酒 产量中等,酒制协调,结构完 整,适合酿造陈酿型的酒
3.61%
赤霞珠在中国
中国是1892年首次从欧洲引进赤霞珠,种植 在山东烟台. 1961年,又再次从前苏联引进.
1980年前后, 国内各重要的葡萄种植区, 第 3次从法国或欧洲引进赤霞珠, 此次引进, 保证了赤霞珠品种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 异, 同时人们有意识的开始选择引进不 同的品系, 从而使中国赶上了世界品种 和品系研究和使用的发展步伐, 为生产 优质的中国葡萄酒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赤霞珠的来源
赤霞珠葡萄的历史进程
年 度 公元 71 年 71 年-1400 年 前
173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00's 根瘤蚜灾 难之后,正 式命名,开 始在波尔 多推广
1830 木桐酒庄 首次大量 种植,赤霞 珠霸主地 位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