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开坡口埋弧焊焊接工艺中,对铣边机操作工和铆工的要求很严,铣边尺寸不达标或
是铆工在卷筒时稍有扭曲,使得焊缝间隙不能符合设计要求,会给焊接质量对来致命的缺陷。
2、可能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
筒体自重易变性筒体纵向窜动筒体局部变形操作人员精力集
中
组对间隙质量
焊接人员操作技
术水平焊接参数
操作人员生理心
理因素
焊缝外观成型焊接一次合格率
焊缝修磨熔池深度不够操作人员责任感
3、解决方案
对策目标措施
筒体自重易变性增加刚度变形量小于2mm 1、小于1500mm直径的筒体,
采用十字支撑
2、大于1500mm直径的筒体采
用刚性弧板加十字支撑
筒体局部变形筒体校圆圆度应整体均匀1、卷制预弯时弧度不易过大
2、校圆时加强测量检查
筒体纵向窜动转胎布局
应
主副转胎
间对角固
定
滚轮对角线之差小于
1mm,轮之间距离误差小
于1mm
1、筒体放置之前,应对转胎的
对角线和轮距进行测量
2、清理滚轮上的杂物
3、滚轮损坏的进行修复
焊接参数参数范围
取上限
保证足够的熔深
1、正面450A,电压32V,反面
530A,电压32V,速度40mm/min
组对间隙间隙要小避免穿透1、尽量不留间隙
2、局部最大不能超过1mm,
坡口清理采用机械
清理
无锈、无油、无杂质
1、坡口砂轮打磨至金属光泽
2、焊缝坡口侧面30mm,应清
除铁锈
操作人员责任感作业前进
行质量要
求交底
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
识
1、讲解此种工艺的意义
2、质量奖罚制度
操作人员技术水
平作业前进
行技术交
底
把握操作重点
1、提出操作要点
2、熔池位置,焊缝必须对准焊
缝中心
4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程序坡口加工检验—坡口清理—拼板—焊接—筒体卷制—纵缝焊接—校圆检验—加固—环缝组对—环缝焊接----检验。
1、对策实施过程
(1)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
确定焊接参数:电流:正面450A,电压32V,反面530A,电压32V,速度40mm/min,焊接剂烘干2h。
(2)坡口加工
坡口为Ⅰ型,坡口面的直线度≤1‰,采用机械加工法,要求坡口表面平整,不得有凹陷凹槽。
(3)坡口清理
采用砂轮机对坡口进行抛光,去除坡口30mm以内的铁锈、油污、杂质等,保持坡口的干燥。
(4)纵缝组对
组对间隙0-1mm,尽量不留间隙,点固焊焊20mm,间隔100mm,焊条必须按规定烘干处理,错边符合规范要求。
(5)纵缝焊接
选择操作熟练的埋弧焊焊工,持有焊接项目资质,进行技术交底,焊前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地线十分接触良好,焊接剂的烘干情况,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给制定的参数进行焊接,注意防止焊接跑偏,焊后清除药皮。
(6)焊接检测
焊缝表面检查,如有表面缺陷进行修磨,委托无损检查部门对焊缝进行X射线检测,确定检测结果合格。
(7)筒体卷制
预弯时不能出现死弯,卷制是时采用2m样板进行检查,整体应保持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弧度过小
(8)筒体校圆
筒体校圆时的曲率应逐渐减小,多次小给进量。
校时应用样板进行检查,间隙不得大于4mm。
(9)环缝加固
组对前对坡口进行处理,组对处理按纵缝要求进行。
组对后,在距离焊缝50mm处,用钢管十字或米字撑对焊缝处的强度进行加强,保证筒体的圆度。
(10)环缝焊接
施焊前,按要求对焊接剂烘干,对滚轮架应按要求对角线、轮距进行检查,施焊时,先进行空转,检查筒体是否有,?径向移动或是由于加固措施不合适,必须进行调整,纵向移动是由于滚轮架径向不对称造成的,应调整滚轮架。
调整合适后,根据经验,径向的移动量应小于3mm/转,纵向移动量应小于10mm/转,为合格。
焊接起弧时应在筒体的正上方,等正式焊接时,应有20mm的提前量。
(11)检查
对所有的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包括焊缝附近的缺陷,修磨后方能进行无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