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JIT精益生产实务-安定化生产(质量的安定)
JIT精益生产实务-安定化生产(质量的安定)
3
二、品质的三不政策!
1、不制造不良品 不良品是因为人犯错,才制造出来的;人如果不犯错的话,不良品自然就不会产 生了。所以,人不可以有“不良品的发生是正常的现象”的错误观念。或许有人认 为,谁也不想制造不良品,没有人是故意做出不良品来的。不良品的发生都是因为 材料不良、设备不佳,或者一时疏忽造成的,所以它是必然存在的。这样的想法, 基本上仍是“性善说”,零不良也就永远达不到了。反观积极的“性恶说”见解, 就必须针对材料不良,或设备不佳等因素,事先防止或改善,以及找出避免疏忽的 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零不良。 2、不流出不良品 如果能达到不制造不良品的完美境界,那么后续的一些检查也可以不用做了。但 是现实中,无法一下子达到这个目标,所以退而求其次,先防止不良品流到下一制 程去。换句话说,制造者必须自主全数检查,不可以有“制造的是一个人,检查的 又是另外一个人”的错误做法。
品管 (QC) ↓ 品保 (QA) ↓ 全面品管 (TQC) ↓ 全面品保 (TQM) 6
三、3种不良形态:
1、消费者感受到的不良 消费者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商品的不良,再次就是交货期不准的不良,这 些都是属于可量化、可具体指出的不良。此外尚有属于感性的或人文科学领 域的所谓魅力的品质,这是难以用具体的尺度来衡量,这些就称之为“消费 者满意度”,满意度的低落或是比竞争对手来得差,也算是不良。 2、管理的不良 从营业部接单错误开始,设计图面不良与上下游工厂的关系不佳等等都 是属于管理的不良。这些不良的件数必须明确罗列出来,才能随时改善。工 厂内部的不良就更多了,例如出勤率不良、作业不良、设备不良、生产计划 不良、工艺不良、停线不良、缺件、加工不良、装配不良、材料不良等都是, 必须一一改善
7
3、制程的不良 制程不良就是无法达到制程标准而产生的不良品,也是一般人所指的加 工不良品。事实上光考虑到这点仍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前述的消费 者感受到的不良及管理的不良,同时解决,这才是LP所追求零不良的内涵 及境界。 制程的不良,是一般工厂每天在生产时,经常遭遇到的问题及困扰,也 是必须立即克服的不良。制程不良发生的类别,依其频率排位一般如下:
不制造不良品
不流出不良品
不接受不良品
5
品質的歷史面 作業員的品質管制 ↓ 領班的品質管制 ↓ 檢驗員的品質管制 ↓ 統計的品質管制 ↓ 品質保證 ↓ 全面品質管制 ↓ 全面品質管理
品質的觀念面 品質是‘檢查’出來的
品質的制度面 品檢 (QI)
品質是‘製造’出來的 ↓ 品質是‘設計‘出來的 ↓ 品質是‘管理’出來的 ↓ 品質是‘習慣’出來的
9
四、零不良的原则
所谓零不良就是要做到连一个不良品都没有。要实现“零不良”的境界,基本的原则 如下: (1) 全数检查的原则:所有零件及制品非做到全数检查不可。 (2) 在制程内检查的原则:品质是制造出来的,所以必须在制程内实施检查。 (3) 停线的原则:在制程中一旦发现不良,发现的人就需即刻将生产线停顿下来,并 且着手采取排除不良根源的对策。 (4) 责任的原则:发生不良制程的作业员,必须立即做现物的修理或补正,要确定每 一个人的责任范围。 (5) 逮捕“现行犯”的原则:一旦发现不良,对是在什么时候由谁做出来、在哪一台 机器做出来、用哪种材料做出来,要能够立即查明确认,不可用主观想象的心态、含糊 其词地来处置。 (6) 彻底实施标准作业的原则:标准作业就是指作业员每一个周期的作业动作都具有 规律性及重复性,而且在每一个周期中都必须实施检查。
8
第一位:加工物在加工时,漏加工,或是逆加工,或是过度加工的不良。 第二位:在加工时,产品尺寸的大小发生偏差,或是位置不对的不良。 第三位:在安装胎具或机器时,因为某些零件忘记装上,或是左右或正反方向安装 错,或是安装不完全而发生外观不良,或未加工、逆加工等等。 第四位:制品在装配时,取用错误的零件,或忘记装配零件,或是左右方向装配错 误,或是装配不完全的不良。 第五位:像螺钉、螺帽之类的小零件漏装或是没有锁紧所造成的不良。 第六位:混入异种物料或零组件等所造成的不良。这种不良同时又造成机械的故障 及损坏。特别是像螺丝这种小物品的混入更常有发生。 第七位:出货包装时的标签、尺寸、铭牌等的错误或遗失等不良。 以上是一般企业常发现的制程不良类型。在使用自动机器时,因为无法及时发现刀 具折损、磨耗而产生未加工、过度加工的不良,也经常发生。
4
3,不接受不良品 要求前制程自主全数检查,以防止不良品流到下一制程来,也是一种理 想。事实上,或许前制程的自主全数检查没有做、做不好,或者偶然疏忽 而流到下制程来。所以,下制程的人员一旦发现前制程来的不良品,必须 即刻退回去,要求处置纠正,绝对不可以代为修正或者没有反映到前制程 去。要建立“不良品是谁做出来的,就必须由其自己修正”的观念,以提 高警惕。
JIT精益生产实务 质量的安定
1
目录
一 二
• 追求• 零不良原则
谢 谢
• 零不良源流管理的战术
2
一、追求零不良:
为什么要以零不良为追求的目标?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就是制造商品,由于生产的数 量非常多,为了经济的原因或者某些条件的限制,自然就会认为不可能全数检查。所以, 下意识就接受了“多少总有些不良品存在吧”这种错误的想法。比方说,生产汽车的工 厂每年生产数十万辆甚或数百万辆车,假设其中发现一台不良,以不良率来说只是数十 万分之一,甚或数百万分之一而已,品质可说是非常好了。然而,具体到某一消费者来 说,一生中或许就只买了这一部恰好是不良的车子,那岂不是遗憾终生并会一辈子对这 家公司留下恶劣的印象。所以,对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是不会接受任何一个不良品的。 此外,就制造工厂来说,任何一个不良品的发生,除了造成成本增加之外,也会使整 个生产计划及管理控制活动发生混乱,而衍生的问题及额外的成本负担更是难以细算。 所以,企业的品质目标就应该是“零不良”当然,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品质零不良只是理 想、口号而已,或者认为必须投人更多的检查人力或仪器设备才能达到。然而,TPS却 认为它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的方式是源流管理。其实品质不良的原因中生产流程 安排不佳、管理上的问题以及管理者观念上的错误所占的比例很大。一般来说约有80% 是属于管理上的问题所造成的,剩余的20%才是属于统计品管的应用问题或是技术层面 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