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离不开土壤,在()、()、()等地方有土壤。
2. ()、()、()、()是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
3.土壤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
4.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有(),说明土壤里有()。
5.把硬土块放入水中,有()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6.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水变(),静置后,出现(),上层较小的颗粒是(),下层较大的颗粒是()。
7.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到一股(),说明土壤中有()。
8. ()、()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9.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细小颗粒为()。
11.人们根据三种土粒()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12. ()土渗水性最大,因为它的颗粒(),()土渗水性最小,因为它的颗粒()。
13.用()、()、()等方法可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4.土壤可分为()、()。
15.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它们被称为()。
16.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越多,土壤越肥沃。
17.落叶下面的土壤颜色是()的,比较()。
18.山上的表层土就因为经常受()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比较贫瘠,有的地区通过(),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还可以通过增加()常用的方法有()和()、()。
19.蚯蚓是“土壤()”和“改良()”。
20.迄今为止,从土壤中发现()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
21.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个土壤动物。
2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它为植物提供了()、(),为动植物提供了(),也为人类提供了()和制作物品的()。
土壤是()和()的共同家园。
24.植被被破坏,对土壤的()有很大损害。
25.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26.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里,降低了土壤的(),同时也阻碍了植物()的发育,和对()、()的吸收和利用。
27. ()、()、()、()等活动都会破坏土壤。
28.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应该()、()。
二.选择题1.检验土壤中有沙粒和黏粒的实验是()⑴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⑵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⑶把干燥的土块放入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是能闻到臭味。
2.腐殖质是由()变成的。
⑴泥土⑵动植物遗体⑶塑料袋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⑴蜗牛⑵蚂蚁⑶蚯蚓4.能保护家乡土壤活动是()⑴挖土烧砖⑵植树造林⑶过量喷洒农药5.下列各项中,()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⑴农药⑵化肥⑶枯草⑷病菌6.下列各项关于防止土壤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⑴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⑵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⑶对粪便、垃圾和生活用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⑷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农田。
7.下列各项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⑴.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⑵.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⑶焚烧作物后土壤无需再施肥。
⑷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三.判断题1.土壤是一种混合物。
()2.地球表面的土壤是一样的。
()3.壤土的颗粒最大。
()4.沙土比壤土渗水慢。
()5.含沙粒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6.黏土因为渗水慢,保水性能好,透气性就一定差。
()7.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8.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9.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
()10.贫瘠的土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11.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下层土能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
()13.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力。
()1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四.分析题1.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
⑴.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纸巾上有什么印迹,说明什么⑵.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什么冒出说明什么⑶.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可以观察到什么静置后观测到什么说明什么⑷.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发现什么说明什么实验结论:.土壤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
2.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沙土黏土用放大镜看用手捻握成团3.用什么方法鉴别家乡的土壤4.什么是腐殖质它有什么作用5.土壤肥力为什么会流失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6.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7.假如没有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8.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在(田野)、(花圃)、(水塘边)等地方有土壤。
2. (蚯蚓)、(屎壳螂)、(青蛙)、(蚂蚁)是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
3.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和(腐殖质)组成的混合物。
4.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有(黄色潮湿印迹),说明土壤里有(水)。
5.把硬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6.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水变(浑浊),静置后,出现(分层),上层较小的颗粒是(黏土),下层较大的颗粒是(沙粒)。
7.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8. (陶器)、(砖瓦)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9.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11.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12. (沙)土渗水性最大,因为它的颗粒(最大),(黏)土渗水性最小,因为它的颗粒(最小)。
13.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可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4.土壤可分为(表层土)、(下层土)。
15.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6.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7.落叶下面的土壤颜色是(黑)的,比较(肥沃)。
18.山上的表层土就因为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比较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和(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19.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0.迄今为止,从土壤中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
21.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动物。
2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共同家园。
24.植被被破坏,对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很大损害。
25.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26.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里,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27. (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窑烧砖)、(开山毁林)等活动都会破坏土壤。
28.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应该(植树造林)、(环保宣传)。
二.选择题1.检验土壤中有沙粒和黏粒的实验是(⑵)⑴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⑵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⑶把干燥的土块放入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是能闻到臭味。
2.腐殖质是由(⑵)变成的。
⑴泥土⑵动植物遗体⑶塑料袋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⑴蜗牛⑵蚂蚁⑶蚯蚓4.能保护家乡土壤活动是(⑵)⑴挖土烧砖⑵植树造林⑶过量喷洒农药5.下列各项中,(⑶)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⑴农药⑵化肥⑶枯草⑷病菌6.下列各项关于防止土壤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⑵)。
⑴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⑵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⑶对粪便、垃圾和生活用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⑷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农田。
7.下列各项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⑶)。
⑴.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⑵.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⑶焚烧作物后土壤无需再施肥。
⑷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三.判断题1.土壤是一种混合物。
(√)2.地球表面的土壤是一样的。
(×)3.壤土的颗粒最大。
(×)4.沙土比壤土渗水慢。
(×)5.含沙粒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6.黏土因为渗水慢,保水性能好,透气性就一定差。
(√)7.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8.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9.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
(×)10.贫瘠的土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11.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下层土能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
(×)13.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力。
(√)1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 四.分析题1.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
⑴.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 看纸巾上有什么印迹,说明什么答︰有(黄色潮湿印迹),说明土壤里有(水)。
⑵.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什么冒出说明什么 答︰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⑶.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可以观察到什么静置后观测到什么说明什么答︰水变(浑浊),静置后,出现(分层),上层较小的颗粒是(黏土),下层较大的颗粒是(沙粒)。
说明土壤里有黏土、沙粒。
⑷.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发现什么说明什么 答︰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实验结论:.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和(腐殖质)组成的混合物。
2.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3.用什么方法鉴别家乡的土壤答︰⑴用放大镜看。
⑵. 用手捻。
⑶握成团。
⑷.到图书馆查资料。
⑸向当地的农民请教。
4.什么是腐殖质它有什么作用答︰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5.土壤肥力为什么会流失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答︰.山上的表层土就因为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比较贫瘠, ⑴.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⑵. 通过增加(腐殖质),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和(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6.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沙土 黏土 用放大镜看颗粒较大颗粒较小用手捻 粗糙 细腻 握成团不能 能答︰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第二.蚯蚓吃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7.假如没有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答︰土壤是动植物和人类的共同家园,假如没有土壤,动物、植物、人类将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