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私募行业基础 -阳光私募行业简介
私募行业基础 -阳光私募行业简介
私募基金按其投向可以分为私募证券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私 募创投基金等。
注:而本系列培训主要关于私募证券基金。不加说明的话,本系列PPT中提到的“私募基金” 指私募证券基金。
按投向分类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主要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 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主要投资于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 3、创业投资基金 主要向处于创业各阶段的未上市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新三板挂牌企业视为未上市 企业);(对于市场所称“成长基金”,如果不涉及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投资的,按 照创业投资基金备案) 4、FOF基金 主要投向证券类/股权类等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资产管理计划的私募 基金。
2003年8月,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成立中国龙资本市场集合资金信托计 划,成为国内首个投资于证券二级市场的证券类信托产品。该产品的受托人 云国投自己担任投资顾问。
2012年7月,中国龙投资团队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上海涌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3年-2004年
中国阳光私募行业的起步期
我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阳光私募基金要从2004年开始,“阳光私募教 父”赵丹阳成立“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我国 第一支阳光私募产品,被大多数人视为中国阳光私募时代的真正开始。 该信托计划受托人为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即现在的华润信托。该信 托聘请了国泰君安咨询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作为投资顾问。之后,国泰君安咨 询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改为深圳市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 至此之后,以信托产品形式募集资金,同时聘请私募公司作为投资顾问 成为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普遍产品组织模式。
信托计划
保险产品
期货权益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主要区别
私募基金 募集方式 非公开募集 公募基金 公开募集
募集对象
投资者数量 产品认购起点 投资限制
特定的合格投资者
不超过200人 100万元
不特定投资者
无限制 1000元
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限制少,操作灵 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向与基金类型的匹 活 配上有严格限制 要求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新规要求私 严格。披露投资标的、投资组合等信息(每 募基金出具季报,披露基金净值、主要 季度末公布一次前10大重仓股)
排名 1 产品 重阳1期 当年收益 投顾机构 基金经理 2鼎
鑫兰瑞一期
23.97%
18.4%
金中和
中睿合银
曾军
刘睿
经历过2006年-2007年的牛市后,A股进入长达6年 的熊市。2008年1月2日,“深国投·赤子之心”清盘,赵 丹阳认为A股整体估值过高,“无股票可买”。
2012年阳光私募产品业绩增长的头名由注册于西藏、运营于成都的西藏银帆投资旗下的 银帆3期产品夺得,年度收益率为54.44%。而以53.59%的年度收益夺得当年私募收益第二名的 是上海云腾投资公司管理的云腾1期,其当年收益主要来自于四季度的市场反弹。2011年私募 冠军呈瑞1期则打破了行业头年优秀次年落魄的“冠军魔咒”,以48.21%的净值增长取得2012 年的第三名。这三家私募都属于民间派。 2012年 阳光化的私募产品参与期货交易的问题逐渐解决 2011年6月,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文件允许阳光私募信 托产品以套保和套利为目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在实际业务中,真正有阳光私募信托产品 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则是从2012年开始。 另一方面,2012年年中,公募专户在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开户的问题得以解决。当年三 季度,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开闸。这两个通道的打开使发行阳光化的期货私募产品成为可能。
私募行业基础知识培训 I
私募基金行业的历史与现状
1
私募投资基金简介
CONTENTS
2
中国私募行业的发展历史
3
私募行业的现状
私募是什么?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解释:私募投资基 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 设立的投资基金。 根据募集资金的方式可分为公司式、契约式、有限合伙式等。
2005年 股市历史性大底与股权分置 改革 2005年6月6日星期一,上证指数 创下历史性的低点998.23点,之后A 股开启了一波两年多的波澜壮阔的牛 市行情,该低点至今未被再次打破。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在 中国证券史上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让中国股市制度更完善,发展更健康, 助推了之后两年的大牛市。
29.86%
23.35% 14.51%
呈瑞投资
倚天阁 银帆投资
芮崑
黄如洪唐伟晔 王涛
2011年的另一个现象是有限合伙型基金开始大量出现。 这是由于当时信托产品无法投资于股指期货,所以不少想要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 私募机构,都选择通过成立有限合伙基金这一通道。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2013年。
2012年
大盘跌势减缓,私募业绩反弹
2014年年初,赵丹阳回归A股,同时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的推出,可以说为阳光私募的发展“换轨”。2014年下 半年,上证综指从1900点上涨至3300点。而在赵丹阳离去的A股6年熊市中,阳光私募在关注度和成长性上得到了长效 的发展,机制建设也不断完善。 从产品发行数量来看,万德数据显示,2007年前,阳光私募产品不到10只;2007年-2011年分别达到170只、336只、 718只、1310只和1996只。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末,私募基金合作的证券投资信托余额仅为466.1亿; 而到2014年9月末,私募基金余额已达到2359.42亿。
A股行情2010年跌宕起伏。 当年的阳光私募冠军是常士杉管 理的世通1期,年度收益92.66% 。 常士杉是民间派,其管理的产品 的业绩大起大落。世通1期成立 于2008年2月,产品成立的第一 年便亏损了59% 。 泽熙徐翔旗下的泽熙1号, 以71.35%的年度收益排名第二位。 混沌道然旗下的华宝-混沌 单一信托以64.36%的收益率排名 第三。
2014年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2014年对于私募行业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2014年8月21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公布。《办法》的制定和执行为私募基金的设立和运营提供明确的依据,并起到了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 私募行业发展的作用,因而得到了私募行业的广泛欢迎与认可。《办法》的推出,使私募机构在原有的借助 信托、公募专户等通道发行的基础上,新增了自主发行(契约型)这一选项。 2004年“深国投·赤子之心”之前,私募只能是地下运作,见不得光。2004年,证券投资类信托为私募 基金找到了制度基础和法律依据,信托公司成为私募基金产品的受托人和发行人。2006年,相对“地下私募” 而言,媒体把证券投资类信托称为“阳光私募”,与公募基金呼应。而基金业协会于2014年1月17日发布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私募不仅实现了阳光化,得到各方承认,而且形成 了一种制度,私募基金管理人可独立发行产品。
此外,原“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徐翔在2009年成立了私募 基金“泽熙投资”,日后以其卓著的战绩而成为业绩标杆。
2010年
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
随着2010年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对冲时代。 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期货交易市场和股票现货市场的连结融合,有利于这两个资本金融证券市场的一体化 联系;融资融券的推出,有利于货币资金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的连结融合,有利于这两个资本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联 系。
2013年 小盘开始走牛
私募业绩优秀
2013年大小盘走势分化,代表大盘股走势的上证指数全年维持震荡横盘,期间在6月份出
现过一次绝望般的暴跌,创下了1849.65点的低点。另一方面,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则从
年初开始即一路走牛,创业板指数全年上涨83%。 2013年私募收益率前三名分别是创势翔1号、恒复趋势1号和泽熙3期,2013年度收益率分 别为:125.55%、110.33%和90.37% 。
信息披露 业绩激励
财务指标以及投资组合情况等。
高(收取业绩报酬)
低(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
收益比较标准
追求相对收益,即跑赢大盘指数的收益。 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同时投 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 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排名。
中国私募行业的发展历史
2003年-2004年 中国阳光私募行业的起步期
2011年 行情惨淡 私募公募均业绩不佳 2011年,A股一路下跌,沪深300指数年度下跌25%,而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 分别下跌35%、37%。整个二级市场一片惨淡。而当年年度业绩最优秀的公募基金则 亏损了11% 。
排名 产品 当年收益 投顾机构 基金经理
1
2 3
呈瑞1期
西部信托-信合东方 银帆3期
向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4、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类基金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5、并购基金
主要投资于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先进的
指主要对处于重建期企业的存量股权展开收购的私募股权基金。
合格投资者标准
一、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累计不得超过特定数量。
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者合伙企业形式设立的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其他私募基 金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2009年
新价值取得年度冠军,徐翔转型阳光泽熙成立
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其创始人罗伟广券商派 出身,曾供职于广东证券(现安信证券)。个人操作风格凶猛,习惯 重仓集中持股,以擅长在上涨行情中抓市场热点而出名。旗下的新价 值2期在2009年创下192.57%的年收益率,在当年全市场所有私募及公 募基金中排名年收益率第一。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此后连续数 年的下跌行情中,新价值旗下的产品损失惨重,不少产品的净值曾经 一度腰斩,在本轮反弹之后,目前新价值产品大部分净值仍只是在1.0 左右。(2015年4月) 当年收益第二的是永圣慧远旗下的“策略大师”产品,投资经理 杨永兴,产品收益率181.10%。排名第三的是新价值1期,收益 15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