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

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



政 投
1.政策性融资,新型融资渠道





2.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
主要载体: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 出口银行
案例:财政投融资制度支持上海苏州河综合整治项目
苏州河综合整治项目虽然能带来 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但由于 本身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项目 在建设初期,融资遇到较大困难, 商业银行均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范围
竞争性行 业
基础性行 业
公益性行业
(公共物品或
(典型私人产 (共同生产条 准公共物品)
品)
件)
非政府投 资
投资主体
部分投资
部分投资
政府投资
重点项目、 高科技开发 等有选择参 与
集中必要资 应为投资主体, 金进行投资, 积极吸引社会 并引导社会 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
二、政府投资的作用
(二)政府投资的构成
• 从财政支出项目分类来看,我国政府投资主要包括基本 建设支出、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 生产支出等。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是最主要的部分(表5 -1)。
• 从财政支出行业分类来看,我国政府投资分布于公益性 行业、基础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竞争性行业应以企业 为投资主体,政府可以有选择地加以支持,参与投资; 基础性行业主要应由政府集中必要的资金进行建设;公 益性行业主要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总之,政府投资应 以公益性和一部分基础性行业作为重点。
上海苏州河是黄浦江的重要支 流,在上海境内长约54公里, 其中市区段24公里。长期以来, 苏州河具有泄洪、排涝、航行、 运输、工业用水、农田灌溉、 水产养殖等多种水体功能。二 十世纪以来,随着上海人口、 经济的发展,苏州河受工业废 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日益严重, 苏州河沿岸不规则的房屋和街 道布局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经济和社 会全面发展。1998年,上海 市政府批准《苏州河环境综合
整治方案》。一期工程包括水
域和陆域的整治,项目总投资 69.8亿元。
• 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在接到苏州河 综合整治项目30亿元贷款申请后,没有将其拒之门 外,而是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把融资优势和地方 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以建设市场的方法, 促进治理结构、法人、现金流和信用建设,在充分 调研和评审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信用结构,确定以 市政府批准的用于苏州河项目还贷的排水费增加部 分的收费权作质押担保,为贷款偿还提供了保证。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 ——政府投资
第一节 政府投资概述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第三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第四节 财政农业投资
第一节 政府投资概述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和构成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 ➢ 政府投资也称财政投资,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投资
活动,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 非政府投资也称民间投资,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法人身份的微观经济主体(如企业
和个人)去执行的。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特点
特点
投资动机
政府投资
追求社会效益; 微利甚至不盈利
非政府投资
追求微观盈利; 利润最大化
投资来源 投资领域
财力雄厚,无偿的 资金有限,有偿的外部
财政资金,可以投 融资和自身积累,通常
资于大型、长期项 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

投资规模小的项目
集中于基础性、全 投资于微观性、竞争性 局性、外部效益较 的领域 强的建设项目
三、我国财政投融资的现状和 改革措施
(一)我国财政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
➢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范围狭窄 ➢ 财政投融资管理体系不健全 ➢ 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界限不清, 缺乏法律上的依据 ➢ 财政投资缺乏规范管理
(二)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的改革建议
• 1.拓宽融资渠道,壮大投融资规模 • 2.明确财政投资的原则、范围和领域 • 3.健全和规范财政投融资运作组织结构 • 4.加强对财政投融资的监督管理
• 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协调社会投资结构 • 国家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
三、影响政府投资的因素
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 阶段
市场经济国家:非政府投资在社会投 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计划经济国家或政府主导型的国家: 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
发达国家:非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 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
• 由于苏州河排水费收入形成稳定资金流,商业银行 开始关注该项目,已有多家银行提出以低利率贷款 介入,置换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同时也积极加入苏 州河综合整治二期项目的贷款竞争。
阶经 段济 的发 需展 要初

财政投融资的必要性
物政 品府 的提 重供
要准 手公 段共
银形 行成 投对 资企 的业 诱和 导商 机业 制
三、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渠道
财政融资
市场融资
• 银行信贷 • 资本市场
利用外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三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和特征
✓ 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 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 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 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 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四、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 —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的分类
经济基础设施 • 文教 • 医疗 • 科研
基础设施的特点
✓ 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 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自然垄断性质 ✓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风险高的特点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 式
• 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如 长江三峡工程。
• 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 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如“贷款 修路,收费还贷” 。
• 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如高速公路。
• 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如中小型机场。
• BOT投资方式(建设Build-经营Operate-转让Tr ansfer投资方式)。 如能源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