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1

沈阳远达霍林河项目部防人身伤害措施一. 防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不能满足电力生产工作基本要求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①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合格。

②凡患有病症不适于担任热力和机械生产、电气作业工作或其他特殊工种要求的人员,经医生鉴定和有关部门批准,应调换其他工作。

③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

④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⑵防新参加工作人员、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人员、离岗后再上岗前工作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进入现场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新参加工作人员入厂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人员或离岗连续超过3个月及以上人员,在开始工作前或重新上岗前必须学习安全规程的有关部分,并经过考试合格。

二. 防特种作业工作人员不能做到持证上岗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①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有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方可安排上岗。

②特殊工种人员资格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到期及时安排审验、换证。

③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安排上岗和从事生产工作;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特殊作业。

三.防工作人员违反两票管理制度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①严格执行两票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工作票和使用操作票。

严禁无票作业。

②现场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及操作人、监护人和单独巡视高压电气人员,设备动火票签发人、动火工作负责人等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由厂行文公布或有关规定要求的人员担任。

③各级人员做到认真履行职责,不越权审批,不越位操作。

④工作负责人严格按照工作票已确定的工作范围进行检修,严禁随意扩大工作范围。

工作全部结束后要尽快办理终结手续。

如再次检修需重新办理工作票。

四. 防工作人员不办理动火工作票或动火防范措施不当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①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消防规程》及上级和本单位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②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如需动火工作时,根据动火级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按规定做好动火现场监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

五. 防工作前不进行有关安全措施学习、不进行危险点分析或者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①布置工作要做到“两交清”:交清工作任务、交清安全措施。

班长负责组织工作组成员对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进行学习并签字。

②严格两票管理,正确操作执行安全措施。

③工作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全面检查安全隔离措施执行情况,确认无误方可工作。

六. 防野蛮施工、违章指挥而造成的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的措施①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章制度。

②各级领导、工作人员认真实施反违章实施细则。

③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

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检修工艺纪律。

⑤各级人员按分工恪尽职守,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制止和杜绝各类违章现象的发生六.防填写的工作票,工作内容不明确,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完善,工作票签发人、工作票许可人审票、把关不严,进行设备停电、送电、隔离系统等操作时,措施不对、不全、不细,导致设备损坏的措施①填写工作票时,应写明设备名称和设备编号,并与现场相符。

②工作票填写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清楚,票面修改不超过三处,修改的部分应字迹清楚并加盖修改人印章。

③工作票重要内容(如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压板、插头;操作“动词”如“拉开”、“合上”、“开”、“关”、“启”“停”、“送”等)不得涂改,若有错误,必须重新填写工作票。

④要求运行人员做好的安全措施,如: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对检修设备消压、吹扫等。

填写热力机械工作票时,应具体写明必须停电的设备名称(包括应拉开的开关、刀闸和保险等),必须关闭或开启的截门(应写明名称和编号),并悬挂标志牌,还应写明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规定应加锁的截门。

⑤写明要求运行值班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的措施。

⑥写明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

⑦写明防止检修人员中毒、窒息、气体爆燃等特殊的安全措施。

⑧工作许可人接票后,要认真、仔细的审查,若发现安全措施不完善,必须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保障检修现场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安全。

七.防因火灾或爆炸发生人身伤亡的措施⑴在一、二级防火区域动火工作,应相应办理一、二级动火工作票。

⑵办理工作票时应检查动火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并已全部落实。

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检修自行补充安全措施。

⑷有关防火安全措施应详细列入相应工作票的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内,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掌握并能复述。

⑸动火工作票填写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清楚,修改的部分应字迹清楚并加盖修改人印章。

⑹动火工作票不能代替其他工作票。

⑺检查动火工作区域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并放置灭火器。

⑻动火工作结束,必须彻底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方可离开。

八.高处作业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凡在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易发生人员坠落、落物伤人等危险的工作。

1.人身伤害方面⑴坠落工作人员高空坠落伤人⑵落物从脚手架上落物伤人⑶倾倒、坍塌脚手架使用的材料不合格、不按规定搭设或使用不当等,造成脚手架倾倒、坍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防工作人员高空坠落伤人措施(1)高处作业均需先搭好脚手架,脚手架需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才能使用。

(2)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做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做好,尽量减少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在没有脚手架或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安全带的挂钩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挂安全带的钢丝绳上。

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4)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工作,可以使用梯子。

使用梯子前应先检查梯子的结构是否牢固、无缺陷。

使用时,梯子与地面成60°角。

使用梯子须采用可靠的防止下部滑动的措施,要用人扶牢。

在通道和门口使用梯子,还要采取防止有人突然开门的措施。

防落物防从脚手架上落物伤人措施①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工具袋,工具和材料要用绳子上下传递,严禁上下抛掷,较大的工具和材料要用绳子绑牢,防止落物伤人。

②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方行走和停留。

工作地点的下面应有明显的围栏,悬挂“当心落物”的标志牌。

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须有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它隔离措施。

⑶防倾倒、坍塌防脚手架使用的材料不合格、不按规定搭建或使用不当等,造成脚手架倾倒、坍塌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脚手架搭设与使用”。

手拉葫芦人身伤害方面⑴手拉葫芦自身存在缺陷,在使用前未经认真检查,在使用中发生断链、断钩、自动下滑造成人身伤害。

⑵使用手拉葫芦方法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⑶手拉葫芦没有进行定期试验,其内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在使用中造成人身伤害。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⑴防手拉葫芦(链式起重机或倒链)自身存在缺陷,在使用前未经认真检查,在使用中发生断链、断钩、下滑等造成人身伤害措施①手拉葫芦必须具有有效期内的检验合格证。

②使用前应对吊钩、起重链条及制动器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变形和损坏,制动器应灵活、可靠。

③检查转动部分,试拉一下,不能有滑链和掉链的现象,转动部分加油润滑,但不能将油渗到磨擦片上,以防制动失灵。

④严禁手拉葫芦超负荷使用和用手拉葫芦长时间吊拉重物。

⑤磨损和锈蚀严重的手拉葫芦要坚决报废。

九.防使用手拉葫芦时起重链条扭劲、悬挂点不牢固、链条或吊钩断裂、葫芦整个掉下,用力猛拉时手拉链跳动、卡住,操作者在手链轮的背面拉致使手拉链卡住、用力大时把手链轮的保护罩拉掉,造成人身伤害措施①使用前应做无负荷起落试验一次,起重链条应处于垂直状态,不能有担劲现象。

②重物不能挂在吊钩的尖端部位,应挂在吊钩底部。

③悬挂点要牢固可靠,不准把手拉葫芦挂在任何管道上或管道的支吊架上。

④拉手拉链时,操作者应站在手链轮的同一面均匀、缓和的用力。

⑤2吨以下的手拉葫芦,只能有1人拉,2吨以上的可以2人同拉,严禁多人同拉。

⑥已吊起的重物需要悬挂时间较长时,要把手拉链拴在起重链上,防止因重物悬挂时间过长自动下滑,同时要在重物的下方加牢固的支撑。

⑶手拉葫芦没有进行定期试验,其内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在使用中造成人身伤害防范措施。

十.电焊作业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电焊工具的准备、电源的接设、电焊机的放置、焊接作业,焊接工作结束清理现场、收回工器具。

人身伤害方面⑴触电焊接设备接线不规范、电焊机外壳接地不良或未接地,工作中触及带电部分,造成人身触电伤害。

⑵弧光烧伤焊工在进行焊接过程中未按规定戴好防护面罩、焊工在移动焊钳时焊钳碰在接地体上,产生弧光对焊工及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⑶焊渣烧烫伤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对飞溅焊渣未采取防范措施或误触热焊件造成烧伤、烫伤。

⑷爆炸在未采取措施的油系统管道、不明容器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区域进行焊接工作时,引起火灾或爆炸。

⑸意外伤害在不允许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焊接,造成的意外伤害。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⑴防触电防焊接设备接线不规范造成人身触电伤害措施①所有焊接设备接线必须正确,接触良好,机壳接地可靠。

焊机一次线不得超过3米,如超过3米应采取措施,加临时电源开关。

②电焊机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线,必须是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焊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焊工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检查修理。

焊工不得随意拆修焊接设备。

焊机的装设、检查和修理工作,必须在切断电源后进行。

③焊工在合上电焊开关前,应先检查电焊设备,如焊机外壳的接地线是否良好,电焊机的引出线是否有绝缘损伤、断路或接触不良等现象,应戴干燥的手套拉、合电源开关,人侧向开关,禁止接触电焊机的外壳。

④电源线要完好无损并架空布置,如无法架空时,应覆盖安全防护罩。

⑤焊钳应有可靠的绝缘,防止焊钳与焊件( 钢筋、预埋件等) 发生短路烧毁电焊机或发生其它意外。

焊接完毕后,焊钳应放在可靠的地方,再切断电源。

焊钳的把柄必须是电木、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

⑥焊机一次、二次电缆线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要求,绝缘必须良好,不能把电缆随意压在钢筋下或靠近电弧,防止压损或高温破坏绝缘层。

电缆磨损破皮应立即修好或更换。

⑦更换焊条时要戴干燥的防护手套;工作服潮湿及作业环境潮湿时,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

⑧作业时要穿好帆布工作服、橡胶绝缘鞋、脚罩,戴好防护手套。

⑨焊工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触电及触电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⑩焊工所使用的二次焊线,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橡皮线,如有接头,则应连接牢固,并包有可靠的绝缘;连接到电焊钳上的一端,至少有5米为绝缘软导线。

○11在金属容器内、金属结构上及其它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垫橡皮垫、戴干燥的电焊手套、穿橡胶绝缘鞋,容器外面设监护人,可随时切断电源等),以保障焊工身体与焊件间绝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