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思考

基于云铝公司铝加工产业链延伸的思考——加快实施“水电铝”和“一体化”两大发展战略,实现云铝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部门:铝业分中心技术研发科职务:副科长姓名:和锦黎经过40年来的不懈努力,云铝已发展成为一个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铝冶炼、铝加工、铝用炭素制品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知名铝企业。

为实现更高速、更科学的持续发展,公司提出了加快实施“水电铝”和“一体化”两大发展战略。

自1999年成为云铝一名员工以来,经历了公司铝加工快速发展的历程:2000年国产冷轧生产线投产;2006年倾斜式铸轧生产线投产;2006年进口铝圆杆生产线投产;2010年八万吨铝板带新生产线建成投产。

随着公司对铝加工发展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公司铝加工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培养了大批铝加工生产技术、管理人才。

将“一体化”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之一,公司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公司发展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由于自己一直以来以铝加工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为主,结合工作实际,对基于铝加工产业链延伸的“一体化”发展战略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一体化”的认识经济学上,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对于公司,铝加工产业链延伸属于前向一体化战略。

公司延伸铝加工产业链的优势在于:1、带来经济性。

随着我国铝行业的迅猛发展,铝电解产能不断扩大,重熔铝锭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目前,铝锭销售价格趋于成本价,以铝电解为主的企业大多生存线上挣扎,且这一现状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过去的金融危机中,铝加工行业同样面临了巨大的考验。

结合公司生产情况,延伸产业链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1)生产成本优势:公司铝加工生产采用电解铝液直接供料方式,与传统的铸锭重熔供料方式相比,产品生产成本可减低200元/吨左右。

同等产品,提升了盈利空间。

(2)铝加工发展分枝较多,与重熔铝锭比较,在经济不景气时,可降低市场竞争压力和市场波动风险。

(3)延伸产业链后,产品生产环节中的更多利润将留在公司;在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各工序更加容易实现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平衡经济性,节能降耗的空间将显著拓宽。

2、有助于技术开发。

公司铝加工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进一步熟悉下游经营相关技术的机会。

这种技术信息的对基础经营技术的开拓与发展非常重要。

以公司铝板带生产为例。

2000年以前,公司仅有2台铸轧生产线,铸轧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对于虎皮纹、铝粉、致密度等产品隐形质量缺陷却未关注。

2000年冷轧投产后,虎皮纹、铝粉、致密度等缺陷的影响逐步被认识,铝板带生产技术又迎来了一次飞跃。

随着产能的提升,与不同客户的联系也不断加深,在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的提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司铝圆杆生产线投产后,公司铝加工产品更加丰富,极大的拓宽了公司铝加工覆盖范围,同时也迈出了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发的步伐。

铝加工产业链的不断延伸,铝加工产品销售收入在公司销售收入总的比例逐年递增,推进了公司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的步伐。

3、确保供给和需求。

铝加工产业链的延伸,铝加工产能不断提升,能够确保公司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

也就是说,纵向一体化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

以公司铝板带生产所需要的铸咀材料为例,在仅有两条铸轧生产线时,由于所需材料量有限,材料的供应量及时间常常得不到保障,铝板带产能达到十万吨后,铸咀供应存在的难题将得到一定承担的缓解。

铝圆杆、铝合金和铝板带共同所需的原材料(如精练剂、覆盖剂、铁剂、硅剂、铝钛硼丝等)供应保障和价格谈判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提升。

2008年在铝锭、铝板带市场萎缩情况下,铝合金、铝圆杆确保了正常的销售渠道,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取得了预期成效,和铝加工产业链延伸有着重要的关联。

二、“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思考铝产业作为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确定了在铝电解达到250万吨/年的同时,铝加工产能达到100万吨的目标。

公司发展中,贯彻“一体化”发展战略时,在延伸铝加工产业链方面需对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进行科学的规划。

我认为需重点关注的方面如下:1、铝加工产业链延伸面临的挑战(1)国内铝加工发展情况进入21世纪, 中国受国内消费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拉动,铝加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到2007年, 中国铝加工材生产能力达到1408.9万吨/年;铝加工材产量达到1250.8万吨,2000年-2007年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8.26%。

中国2006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材生产国, 产量占到全球的27.6%。

2007年全国铝加工材产量1250.8万吨,占全球的比例超过33%。

2008年全国铝加工材产量1427.6万吨,2009年铝材快报产量达到1650.3万吨。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面临了较大的生存挑战。

2009年是世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一年,也是世界铝加工业经营状况最为惨淡的一年,铝材产量同比下降约2.2%,是1947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2001年~2007年主要铝加工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4.5%, 铝板带、铝箔、铝挤压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9.7%、18.4%、22.8%。

铝挤压材、铝板带、铝箔消费量分别占到主要铝加工材消费总量的56.5%、35.4%和8.1%。

表 2001年~2007年主要铝材品种消费单位:万吨(2)铝加工面临的严峻考验铝加工发展速度过快,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明显。

①挤压材供大于求。

2006 年中国铝挤压材总产能超过500万吨,其中铝型材产能430万吨以上;2006年铝挤压材总产量480万吨左右( 出口71.2万吨),其中铝型材产量430万吨。

在铝型材产量中,建筑型材约占70%,工业型材约占30%。

近几年来,中国铝挤压行业提高了集中度,提高了装备水平,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铝挤压材的销售形势主要依赖于建筑业和出口。

目前建筑业不景气,销售非常困难,挤压材供大于求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②铝板带箔发展速度过快,难以为继。

一是铝板带箔需求。

预测2010 年铝板带材的消费量达到300万吨,铝箔的消费量将达到85万吨。

按照供应能力比需求高15% 计算,到2010年需要铝板带材产能345万吨,铝箔产能98万吨;二是在建铝板带生产能力。

中国正在建设一批铝板带项目,增加的产能为200万吨/ 年。

另外还有一些拟建板带箔项目正在进行中。

③现有铝箔生产能力每年为150万吨,预测2010年铝箔需求量为85万吨。

如果净出口量达到50万吨,生产能力和销售量还比较协调,如果净出口量低于50万吨,或者拟建铝箔项目投产,铝箔的供大于求现象也将比较明显。

④替代品对铝加工行业的冲击:烟箔面临喷镀箔的冲击;复合箔也将面临冲击;铝易拉罐面临钢罐的冲击;PS 版面临CTP 版的冲击;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影响铝塑复合板发展;航空用材正在向着复合材料发展。

2、铝加工产业链延伸的思考(1)充分利用政策,树立产品形象①充分了解政策国家在2009年制定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视发展具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

充分研究政府在铝加工产品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政府支撑的铝加工产业,可促进铝加工健康、科学、持续的发展。

②树立产品形象国家出台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提出了大力支撑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优惠。

2010年云内动力的四缸柴油发动机入选国家自主创新产品,2010年云南省确定了44项自主创新产品加工产品。

作为在行业内有着良好口碑和竞争力的云铝,目前却还未有产品入选省级以上自主创新产品称号。

在市场中的形象,是公司铝加工持续发展的根本。

公司铝加工产品应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的重点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和名牌产品等称号,提高公司铝加工产品知名度。

(2)重点发展优势领域公司在铝板带、铝圆杆、铸造铝合金方面具备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和充足的人才保障。

结合公司铝电解、铝加工一体的特点,重点发展以电解铝液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工艺,实现铝电解和铝加工的完美组合。

①以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为目标,提高产品盈利能力。

②开发多用途、多领域加工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公司在铝加工方面需改进的问题有:a、科学的考核机制,体现“质量第一”、兼顾成本的管理理念。

没有好的质量品质,就没有好的市场。

在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基础上,严格控制成本(生产、经营、销售)。

b、建立完善的营销模式。

原有的中间商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在铝加工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对产品开发、市场掌控、提高利润、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制约将日渐显著。

建立中间商销售+产品直销+组建销售公司并存的营销模式,对进一步掌握市场发展和产品质量要求、确保利润、降低风险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c、正确对待客户反馈、投诉。

市场风险是铝加工生产存在的永恒话题,公司铝加工产能持续提高,客户的投诉、反馈同样会不断增多。

公司需更加完善质量反馈处理的管理,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3)对新领域进行探索发展铝加工材分类较多,涵盖板、带、条、箔、管、棒、型、线、粉、自由锻件、模锻件、铸件、压铸件、冲压件及其深加工件等铝及铝合金产品。

目前,公司铝加工产品仅有板、带、线、铸造合金等产品,产品主要以中间产品为主,终端产品少。

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铝加工产能达到100万吨/年的目标,铝加工发展方向和模式是重要课题。

建议:①铝板带方面:在铸轧法生产铝板带基础上,发展热轧铝板带产业。

公司在铸轧法生产铝板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和热轧比铸轧存在产能小的特点,在质量上依然存在差距。

在公司新建的铝电解项目配套热轧生产,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利用,铸轧产品和热轧产品共同打造铝板带生产产业群,实现产品中、高端产品共同占领市场的格局,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话语权。

②铸造铝合金方面:在生产铸造铝合金的基础上,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开发摩托车、汽车轮毂制造技术,以生产终端产品为目标。

③新领域拓展模式:可以建立较小的产品开发公司,开展新领域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等工作,以降低运行的风险。

在铝基复合材、铝用屋面瓦、铝板带终端产品、汽车散热片等方面,可进行适当的延伸,对铝加工发展进行摸索。

对市场前景好,且适合公司发展的项目进行重点发展。

④建立宽容失败的产品开发政策。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