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恩花《饮酒歌》教学设计

马恩花《饮酒歌》教学设计

《我是城里大忙人》
《饮酒歌》
学科:音乐
教师:马恩花
单位:天津市八里台第一中学
一、教学内容:《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二、教材出处: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魅力歌剧
课型:欣赏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三、教材分析:
《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首歌曲。

1853年初,威尔第根据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创作歌剧,同年6月在威尼斯演出。

歌曲《饮酒歌》为降B 大调,3/8拍,单三部曲式结构。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抒情曲,C大调,6/8拍,急速的快板。

这部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将《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进行改写而成。

四、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边远校。

这里生源差,学生的文化素养较低,没有音乐特长生。

他们喜欢、爱唱的都是社会上流传较广的流行歌曲。

对于歌剧,尤其是外国歌剧知之甚少。

本课是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设计。

五、教学目标:
1 通过歌剧欣赏激发学生欣赏歌剧的兴趣,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歌剧音乐。

2 通过聆听、欣赏《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受、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3 了解有关歌剧的音乐文化,了解威尔第和罗西尼的生平及贡献。

提升学生赏析水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六、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难点: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七、设计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是欣赏两部歌剧作品中的两首歌曲《饮酒歌》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课标中提出,欣赏教学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

所以,本课欣赏两首歌曲,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多次聆听。

课标中还重点强调了,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

教学过程中,我大多采用教师引导、设问,学生聆听、感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歌剧的学习,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到相关歌剧知识,了解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作者生平及贡献等。

重点是通过两首歌曲欣赏,感受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音乐
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预备:《今夜无人入睡》
教师:课前播放歌曲。

学生:进入音乐教室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歌剧氛围,为上课做准备。

(二)感受新知—《饮酒歌》
1、导入:带问题欣赏视频《茶花女》
教师设问:<幻灯片>属于哪种表演形式?你知道作品名称吗?作者是谁?
学生:欣赏答题。

教师:解答歌剧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欣赏,激发学生欣赏歌剧的兴趣。

为欣赏分析做准备
2、歌剧知识介绍:
学生:介绍歌剧起源到发展。

(课下提前搜集资料)
教师:总结重点记住内容。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掌握必备的歌剧知识。

3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贡献。

(课下提前搜集资料)
教师:总结重点记住内容。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作曲家“威尔第”生平及贡献。

4作品简介:
(1)背景
(2)故事内容简介
教师:介绍作品创作背景。

<幻灯片>
介绍故事大致内容。

学生:了解、记忆。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为使学生能更好的体验歌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做铺垫。

5欣赏、分析作品:
(1)聆听分析
a教师设问:<幻灯片>歌曲音乐情绪?歌曲节拍特点?歌曲速度?
学生:聆听答题
b学生:聆听三遍旋律的演唱形式有何不同?调性、情绪有何变化?
教师总结:<板书>一遍领唱+合唱
二遍领唱+对唱+合唱
三遍合唱(转调)
(2)教师中文演唱歌曲
(3)学生试演唱教材中所给段落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学生能分析出作品音乐情绪变化,节拍特点,歌曲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三遍旋律的不同演唱形式。

通过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学生演唱欲望。

使学生愿意主动尝试歌曲的简单演唱。

(三)感受新知—《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1简介故事、背景、作者生平贡献
教师:介绍故事内容和背景
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贡献(课下提前搜集资料)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能更好的体验歌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做铺垫。

2带问题完整欣赏视频
教师提问:<幻灯片>
分析节拍特点、音乐情绪、速度。

通过视频欣赏,你认为费加罗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合音乐说说,你为什么认为他是这样的人?
学生:分析、思考、答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通过音乐了解费加罗的性格特点。

3带问题分段聆听、欣赏:
段落问题:<幻灯片>
20小节前奏将人们引入情境中。

大段衬字唱腔:表现了费加罗性格心情。

穿插衬字唱腔及乐队间奏:刻画了一个人物形象。

与此前颇为近似的唱段:表现费加罗的心态。

转调段落:C大调转为回到C大调。

尾声:费加罗模仿各种人呼叫他的声音,表现了费加罗性格特征。

教师:多媒体播放音乐、引导、分析、总结。

学生:聆听、感受、分析、答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聆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音乐特点。

体验音乐塑造的人物形象。

(四)对比总结<幻灯片>
(五)小结本课
1 教师语言小结
2 布置作业:课下搜集关于中国歌剧资料(起源、发展、相关作品、代表作曲家等)板书:
《饮酒歌》选自——《茶花女》作者——威尔第
三遍旋律:
一遍领唱+合唱
二遍领唱+对唱+合唱
三遍合唱(转调)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选自——《塞维利亚理发师》作者——罗西尼。

相关主题